-
陈经:《美国竞争法案》对美芯片业作用不应高估
最后更新: 2022-01-31 12:50:05【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经】
2022年1月25日,美国众议院公布了长达2900多页的《美国竞争法案》,其中有520亿美元芯片投资的内容。其实之前就有一系列相关的法案,都是针对中国,芯片是重要内容。理解这类事,需要了解一些美国政府常识。
美国参众两院一系列芯片相关法案是怎么回事?
美国国会用法律程序做事,其开端是一些“bill”(议案)。像政府预算案之类的常规事务,由政府工作人员按流程操作。还有一些就是议员找幕僚或工作人员写的,但必须由议员本人(可以几个议员一起署名)正式提交议案。
然后议案由参众两院相关的“委员会”来审核。参议院有17个委员会70个小组,众议院有23个委员会104个小组。先由合适的小组来审核,接收、拒绝或者要求修改。小组通过后,再提交到委员会,再次“接收、拒绝或者要求修改”。过程中,小组或者委员会的人会召开“听证会”,把发起人、专家学者、拥护者、反对者召来问答。
委员会投票通过后,提案就正式进入了参众两院的“地板”。多数党领袖要安排日程处理,紧急的先上,一般等几个月,有的一直没时间。
在两院辩论时,众议院有400多人,每人只能讲一点时间;参议院每个州两人共100人,可以扯个没完,没有时间限制,有时会搞filibuster战术猛拖时间。议员们还能对议案加上“修正案”,众议员加的数量有限制,参议员随便加。
辩论结束就投票,60个参议员可以强行要求终止辩论直接投票。
法案需要参众两院都通过,才能提交给总统签署。所以两院就算单独通过了某个提案版本,最终还得统一版本,就都要出人组成Conference Committee来做这事。最终议案版本出来了,再分别投票通过,简单多数就可以。
两院通过的议案,提交给总统签署生效,成为法规,完成流程。如果总统不签署而是动用否决权,参众两院可以用三分之二多数强行通过。总统也可以什么都不做,10天后自动生效。总统否决后,国会不开会,10天后法案就自动死亡。法案死亡后,想重启就要从最起头开始。
这个过程需要很多步,法案版本不停修改。由于两党在两院的议员人数相差不大,但又有多数党,如何拉票通过、保证按纪律投票很复杂。往往会有议员提出一堆捆绑的要求,令法案越搞越长。
新闻中,一个提案可能处于多种状态,政客发出提案、委员会和小组在审核、开听证会、两院在辩论、两院统一版本通过、总统签署生效。有时中国舆论搞不清流程,将一些还在早期阶段的提案,当成已经生效。
2021年6月9日,美国参议院68:32通过了《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近日公布的《美国竞争法案》相当于是它的众议院版本,还没投票。两个版本主要相同点在于520亿美元的芯片开支,但是其它差异还挺大。
参议院要用1900亿美元加强美国的科技和科研,来“与中国竞争”。众议院不同意这个计划,换成450亿美元“增强供应链韧性,提高关键商品、工业设备的制造技术”,用来“将制造设施迁出引发疑虑的国家,包括对美国构成重大经济或国家安全威胁的国家”(也就是针对中国搞供应链迁移)。
两院分歧很大,众院搁置了半年才弄出一个新版本,后面怎么统一版本还需要两院谈判。
之前2021年5月12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商业、科学和运输委员会以24票赞成、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无尽前沿法案》。这个“通过”其实是说,可以来国会辩论了。
法案是2020年5月由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等人提出的,名字来源是1945年7月美国战时科学研究与发展局局长万尼瓦·布什向杜鲁门提交的《科学,无尽的前沿》报告,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布什的《无尽的前沿》
参议院版本其实加入了一些其它法案,扩充了很多内容,包括6部分:《芯片和开放式无线电接入网(O-RAN) 5G紧急拨款》、《无尽前沿法案》、《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国家安全与政府事务委员会的规定》、《应对中国的挑战法案》,以及支持STEM教育的政策举措等。
这些法案基本都会拿中国说事,一些政客会出来评论。拜登的白宫声明说:“该法案将加强我们的供应链,重振美国经济的创新引擎,让美国在未来几十年内胜过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我们有机会向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表明,21世纪是美国世纪。”
声明中,拜登说“被感动了,国会两党通力合作,努力尽快把法案发来给我签署”。但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其实两党分歧很大,后面要花多少时间讨价还价、会搞出什么版本,还不好说。美国两党斗争激烈,就算在“针对中国”上共识最多,具体办事也有的吵。
美国芯片法案的作用
美国国会不断推出的各种法案,对美国的公司发展,个人认为总体来说起次要作用。虽然有些政客关注科技领域、推动法案帮助发展、提供政府资金,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并不是产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道理不难明白,模仿美国搞提案、听证、议会表决的国家非常多,也有无数扶持产业的法案出台,成功例子不多。没道理美国的政治制度就不一样、法案质量就与众不同。
《美国竞争法案》长达2900多页,很可能没几个议员们能看完。议员们平时并未显示出多高的科技素质,如扎克伯格等科技界精英到国会出席听证会,时常一脸无奈地面对一些白痴问题。
比起议员们,优秀企业家和科研精英不断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对美国科技产业更重要。美国整体的市场经济环境、全球大市场,大学与企业、风投合作滚动发展壮大,这些才是美国创新体制最重要的依托力量,而非议员们“高瞻远瞩”提出的法案。
标签 芯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中国科大首次实验排除实数形式的标准量子力学
2022-01-30 10:43 -
灭活疫苗对奥密克戎效果如何?中国团队《自然》发文
2022-01-30 09: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成
2022-01-29 11:0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我国百千瓦级霍尔推力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2-01-29 08:15 航空航天 -
国家航天局:未来5年将培育太空旅游等新业态
2022-01-28 10:34 航空航天 -
未来五年,将建成中国空间站、实施探月四期…
2022-01-28 10:21 航空航天 -
国家航天局:近五年共发射207次,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96.7%
2022-01-28 10:08 航空航天 -
元宇宙底层技术,中国企业在突破
2022-01-27 11:45 -
发个火箭迎春节!我国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
2022-01-26 08:32 航空航天 -
这种光学元件和材料,全球70%都是从中国出去的
2022-01-25 12:10 -
未来工厂离我们还有多远?
2022-01-25 11:55 -
我国新型发动机飞行演示验证试验成功
2022-01-24 14:30 航空航天 -
数字经济的赶路人与筑路人
2022-01-22 09:58 中国精造 -
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运抵文昌,2月下旬至3月上旬择机发射
2022-01-21 13:52 航空航天 -
潘自强院士逝世,曾推动我国辐射事故和应急体系的建立
2022-01-19 15:35 -
跟风减肥变厌食,轻松锻炼存在吗?
2022-01-19 15:11 -
俄反卫星试验碎片与我卫星擦肩而过,最近14.5米
2022-01-19 13:12 航空航天 -
中国团队“更灵敏”试剂盒获批上市:可精准探测奥密克戎等变种
2022-01-15 15: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发布中国首颗全自研8K画质芯片,海信:技术就是“确定性”
2022-01-13 15:35 大公司 -
一加 10 Pro发布 刘作虎:2021年全球出货量超千万
2022-01-11 16:43 大公司
相关推荐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评论 28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260“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22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101最新闻 Hot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
“我们会考虑恢复斯大林格勒的名称,但最终要由市民决定”
-
“经济上没好消息,但他是靠这个当选的,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