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千锋教育副总裁陈川:高校专注科研,企业新进员工都是“小白”,IT职业教育是出路吗?
最后更新: 2021-11-21 12:59:19观察者网:国家现在推进职业教育,在实践中你们面临哪些困难?
陈川:国家推出利好政策,对职业教育而言是强心剂。政策非常好,但是现实依然骨感:专科生无论技术再好,他的机会就是比本科生少,可能连简历那关都过不了。这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要存在20年、50年,没有必要去回避。
比如国家未来要推出职业高考和普通高考,现实中可能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很多学校建校时申办普通高中,国家不会批准。它们就名义上申办职业高中,但教授普通高中课程。数控机床和汽车维修的实验室它都有,教学生的却是语数外、理化生。现在北京周边就有很多这样的高中。
相比之下,德国模式发展得很成熟。从业者不会认为,作为一个机床工人,自己机会比公务员少。中国官本位思想存在了上千年,由它催生出来的产业链非常复杂,这是思想和传承的问题,需要时间去解决。我认为,伴随着职业教育未来长时间的发展、人们思想的转变、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几代职业教育人的努力,这些问题会慢慢改善。
另外一个现实问题是,职业教育要求职业本科师生比1:18,这意味着同样的学生,现在需要三倍的老师。教学成本爆炸。类似与数学这样的专业不属于职业教育,不需要实验室,连计算机都可以不需要。但做职业教育,建一个网络安全实验室,要买靶机、服务器和PC机,安装一整套实验环境要100万,这得收多少学费才能回本?
教育不是公益,教育是生意。只有让教育进入到一个自己造血,自有资金循环的状态下,教育才能长足地发展。
观察者网:与政府和高校合作,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吗?
陈川:我认为解决问题的道路在企业,而不在政府和高校。高校要养活它的教职工,国家下发的经费只够养活这些人,它怎么出钱支持职业教育?
国家的钱该怎么拨?假设国家给一线城市本科生生均补贴12000元/年,职业教育每人补贴22000元/年,这就涉及到公平问题。何况国家的这部分钱已经出了。
所以德国模式是最清楚的:企业要出一部分学费。在中国,本来这些学生入职时什么也不会,企业要花一年半载去带他上手。现在机构帮企业培训,企业是受益者,是不是应该承担一部分?
但现在中国企业没有度过积累阶段,所以这件事只能在发展中解决。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结合,把职业教育做好。这个模式需要慢慢来。
观察者网:资本对IT职业教育的态度是怎样的?
陈川:IT教育培训一直都不是资本追逐的大热点。
教育行业本身不具备很强大的爆发力,它是需要沉淀的。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它达不到资本要求的指数级增长和统一市场。
IT职业教育市场碎片化程度非常高,前10名加在一块可能都不会超过15%。举个例子,一个大学老师自己做开发和技术,租两间教室建一个公司教学生。这名老师能生活得很好,也能把学生教得很好,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千锋能把他怎么样?不能怎么样。资本进场时,它一定会要求你统一市场,把别人挤出去,但是人家营销成本是0,怎么把他挤出去?
而且IT职业教育行业利润率本身不高,对资本没有太多吸引力。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至少现在还没有找到指数型增长的模式。
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虽然经历过两三次重大战略转型,但企业的基础一定是不变的。
什么是不变的?好的课程,好的老师,好的教学结果。现在有些公司会把教育过分娱乐化,甚至有一些机构会找小姑娘穿上一些吸引年轻人的衣服——你也知道,学IT的以男生居多。这太偏离教育的本质了。
我认为教育娱乐化本身没有错,但是将教育过度娱乐化,非常不正确。
观察者网:IT行业从业者工作高强度的问题,时常引发舆论关注。您怎么看?
陈川:
IT企业工作强度大,我觉得是一种“甜蜜的烦恼”。引起社会热议的“996”,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
做IT很辛苦,也不否认一些管理者做法不人道,但是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人才的市场缺口大。
举例来说,有的团队做一个项目,必须在规定时间干完,而且又只有它这个团队里面的人才能干,得不到及时的人员补充,就只能提升强度。之前我做过一个全国孕检大数据系统,只有6个月时间,可我们评估它要4年才能做完。怎么办?只能天天睡在公司里,去拼、去艰苦奋斗,把这个项目做完。
一个公司在快速前进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问题。只能让他更快速地前进,才能把前面的问题解决掉;停下来,可能就意味着团队会死掉。现在没有人拿着枪,指着程序员坐在那里写代码。大家可以用脚投票:有人愿意“996”,有人不愿意。这个事情可能逐渐会达到一个平衡。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新闻:在日内瓦召开第68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会议,通过韩国地位变更案,正式认定韩国为发达国家。自联合国贸发会议1964年创立以来,韩国是首个国际地位变更的国家。韩国现在人均GDP约3.15万美元,是我们的很多倍。在我们没有达到那样一个高度之前,我们实际上很难做到这点。
现在真正是发达国家的可能只有美国。美国遇到了历史性的机遇,而且人口比中国少太多。即使中国达到了美国的发达程度,因为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还是会存在这个问题:有人想多赚钱,觉得自己扛得住,就去选择“996”;有人想要一个平衡的生活,就选择轻松一点的工作。大家自己选择就好了。
中美韩三国人均GDP(单位:美元)对比(1960-2020) 图源万得
观察者网:对于终身学习,您有什么建议吗?
陈川:
我认为驱动一个人终身学习的,一定不是他的职业发展目标。要当项目经理、技术总监、数据分析师,所以要学对应的技术,只有学生才会这么想。因为当你真正走进这个行业后,每天都很累,这时还能有自驱力的人只是少数。
真正能驱动你学习的,一定是好奇心:对行业和技术的好奇,对自身和自身能力极限的好奇,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好奇心是驱动人终身学习的持久动力。
以前为什么要学编程,学IT技术?因为IT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天花板比较高、发展速度比较快,薪水比较高且不用风吹日晒。它是一个非常好的职业,所以我来学编程,这是以前的逻辑。
现在孩子们毕业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说,不着急去工作,玩一两年也可以。现在孩子学习编程的逻辑是兴趣,觉得这个东西很酷。
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入门程序员门槛工资在1万块钱左右,现在干点什么不能挣1万块钱?以前是程序员薪水碾压别的职业,现在是大家各凭兴趣。
我认为IT行业,或者说做程序员、开发者,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在支撑着大家学习下去:程序员是在创造一个世界。我自己已经在这个行业里做了20年,但我现在还在坚持写程序。
写程序有时让我觉得自己像上帝,你们生活在我创造的世界里。比如说微信,它是一个生态,跟真实世界是一模一样的,这个世界里有普通用户、有商家、有内容提供者和消费者。这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做网络安全也一样,我是来保护世界的,对吧?那些破坏网络安全的人,就像手里面掌握着核武器按钮一样。我作为网络安全工程师,守护这个世界,我也很有成就感。我觉得,这可能是驱动更多人来到这个行业,或者驱动现在年轻人去学习这些东西的重要原因。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职业教育-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毅 
-
赴港上市仍未明确,蔚来在美融资20亿美元“补血”
2021-11-21 12:09 观网财经-汽车 -
中联部举办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宣介会
2021-11-20 18:16 中国外交 -
12城住户存款超万亿:北京人均存款近20万
2021-11-20 15:46 观网财经-金融 -
我国首家数字经济人才市场揭牌成立
2021-11-20 15:19 观网财经-宏观 -
烧钱警告!B站6亿拿下“有妖气”,1亿拿下支付牌照
2021-11-20 14:0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刘鹤向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致辞
2021-11-20 13:19 宏观经济 -
依《反垄断法》处理43起案件,涉腾讯、阿里、京东等
2021-11-20 11:21 观网财经-宏观 -
联合国:供应链紧张部分商品将涨10%,对中国影响远小于欧美
2021-11-20 09:23 观网财经-海外 -
上交所发布营业收入扣除指南,精准打击空壳公司
2021-11-19 21:51 观网财经-金融 -
元宇宙激活AR眼镜融资热潮 消费级刚需不足仍是难题
2021-11-19 21:37 观网财经-科创 -
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冬奥场景试点已进入冲刺阶段
2021-11-19 21:37 观网财经-金融 -
年薪10万连带赔偿上亿,康美造假案引发A股独董“辞职潮”
2021-11-19 20:39 观网财经-金融 -
银保监会:个别商业银行与企业客户因存单质押发生纠纷,正调查
2021-11-19 19:57 观网财经-金融 -
利润大幅下降,想退化成拼多多的阿里成功了吗?
2021-11-19 19:2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数据安全新规将至,商汤科技赴港上市有新进展?
2021-11-19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80元买2184元卖!反垄断局“第一刀”砍向原料药
2021-11-19 14:20 观网财经-健康 -
25.09万元起!特斯拉国产Model 3涨价1.5万元
2021-11-19 11:52 观网财经-汽车 -
24个省会城市二手房价环比下跌,8城房价跌回一年前
2021-11-19 10:08 观网财经-房产 -
央视探访国产芯片光刻区:国产芯片给雷达装上最强大脑
2021-11-19 09:05 观网财经-科创 -
《企业境外反垄断合规指引》发布
2021-11-19 08:20 反垄断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评论 16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评论 141“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评论 166“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评论 218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评论 203最新闻 Hot
-
加拿大人也不买了
-
“DOGE让我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
-
特朗普威胁俄罗斯有没有用?“到头来还要看中印”
-
“乌克兰计划夏天大选,前提是...”
-
勒庞被定罪,不能竞选法国总统了
-
他还没去倒是想挺美: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日本再发警告:若发生,或致近30万人遇难
-
“半个房本不够买辆车,特朗普狠伤自己基本盘”
-
美科技巨头重仓这一领域,“但中国已经领先”
-
日本:最后的堡垒,也开始塌了
-
“和中美抢占份额”,欧洲“光谱”首战失败
-
格陵兰岛回怼特朗普:美国不会得到,我们不属于任何人
-
丘成桐:中国已准备好培养自己的顶尖数学家
-
“俄美已开始讨论稀土合作”,但…
-
美部长:还能塞得下特朗普的脸
-
“普京主义在美国获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