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尔:“帝国坟场论”也能碰中国历史的瓷?
瓦罕走廊的出现
自从唐朝退出西域,中原王朝与阿富汗的联系变得稀疏。蒙古兴起,大半个亚欧大陆被纳入版图,阿富汗主要归属于伊利汗国。
明朝前期,阿富汗处于帖木儿帝国控制下,后来成为各方力量角逐争夺的地域。明朝在西北方向的扩展比较有限,直至清代前期,在平定准噶尔部的战争过程中,中华帝国才再一次进军汉唐故土西域。
乾隆中期,清军灭准部、平大小和卓之乱,一统天山南北,直接控制到了帕米尔高原。就在同一时期,阿富汗也正在发生着巨变。统治中亚多年的阿斯特拉罕王朝土崩瓦解,普什图部落在阿富汗建立了杜兰尼王朝,其势力扩展到了帕米尔高原,与大清隔雪山相对。
乾隆二十七年,阿富汗使臣进京,乾隆帝下令沿途官员精心招待,务必展现天朝强盛之风貌。然而,阿富汗使臣的表现让乾隆帝大失所望,在国书中,杜兰尼王朝大肆吹嘘了自己在印度取得的胜利,颇有恫吓清朝的意图。
乾隆帝针锋相对,临时安排了一场八旗阅兵,特邀阿富汗使臣观摩。这场外交活动以双方互露肌肉而告终,但也并非毫无成果。杜兰尼王朝终究没有动歪脑筋,清朝也认为阿富汗在葱岭以西,太过遥远,没有采取行动。
郎世宁绘《乾隆皇帝大阅图轴》(图自故宫博物院)
有国外学者根据俄文史料,认为杜兰尼王朝统治者从宗教立场出发,对清朝怀有很深的敌意,还组织了军事同盟对抗清朝。事实上,除了这次不太愉快的外交往来,清朝与阿富汗几乎再无各种意义上的官方交流,连嘴炮都没有打过,更谈何军事对抗?真正对阿富汗动手的,是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当然,没过多久,他们也对清朝动手了。
19世纪30年代,英国基本完成了对印度的殖民,于1838年入侵阿富汗,很快占领首都喀布尔,但随后,英军陷入了阿富汗民众起义之中,损失惨重,被迫撤退。1878年,不甘失败的英国人再次侵略,这一次殖民者终于如愿以偿,将阿富汗变为附庸国。
同一时期,吞并了中亚的俄国也在急迫寻找南下的通道。然而,英国人已经占得先机,沙俄转而东进,侵吞中国的帕米尔高原。晚清左宗棠收复新疆,一度恢复了对帕米尔的统治,但面对沙俄的入侵,清军步步后撤,终于在1884年签订《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被沙俄强占了十万公里的帕米尔地区。
随着清朝的退出,帕米尔成为俄国与英国两家的舞台。为了避免直接冲突,1895年沙俄与英国签订协议,以阿富汗为双方的缓冲区。既然是缓冲区,那就得彻底隔绝两家。于是阿富汗的领土被强行向东拉长,沿着瓦罕河谷一直延伸到中国,将沙俄与英属印度隔绝开来。这条人为画在地图上的狭长地带,就是瓦罕走廊。
据说,当时阿富汗国王对瓦罕走廊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居民以瓦罕人为主,多了这片领土又多了一个民族,况且还要和清朝接壤,麻烦远远大于利益。最后还是英国做了工作,阿富汗才不情不愿地收下了瓦罕走廊。今天中国与阿富汗九十多公里的陆路边境,正是瓦罕走廊在中、阿接壤处的宽度,这也是中国陆地邻国中边界线最短的。
1964年竖立的2号界碑矗立在瓦罕走廊的中阿国境线上。(图自澎湃新闻)
瓦罕走廊虽说是河谷,但海拔也在四千米左右,生活条件较为恶劣。东晋僧人法显西行求佛,途径瓦罕走廊,记载此地“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其实,法显的这段描述倒是很适合于近代以来的阿富汗,无论是英国、沙俄,还是灯塔闪耀的美国,都栽在了这“四顾茫茫”的土地上,成为路边枯骨。
某种意义上说,阿富汗“帝国坟场”的称号,与其说是对古代历史的总结,倒不如说是近代历史的写真,特别是那些喜欢指手画脚、挥舞大棒的国家,路过“坟场”更应该自求多福。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的六次访华
2021-04-15 10:1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52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2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