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京:中国实验卫星太空加油,为啥西方反应那么大?
如何进行太空加油
我们不清楚实践二十五号的任务详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复盘美国MEV-1和MEV-2,看到太空加油的过程——美国走过的路中国要走一遍,美国没走过的,中国可能也要走一走。
MEV-1(Mission Extension Vehicle-1)是由诺·格开发的首个商业在轨服务飞行器,旨在为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提供寿命延长服务。这一任务开创了太空加油的先河,为未来在轨服务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
MEV-1于2019年10月9日搭载俄罗斯质子-M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其目标是与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Intelsat-901(IS-901)卫星进行对接。IS-901卫星于2001年发射,设计寿命为13年,到2019年时燃料即将耗尽,但其通信载荷仍然完好,因此延寿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2020年2月25日,MEV-1在距离地球约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上成功与IS-901完成对接。这次任务选择在GEO上方约300公里的“墓地轨道”进行对接操作,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避免在GEO密集区域进行复杂操作可能引发的风险。对接完成后,MEV-1将IS-901从墓地轨道移回GEO的工作轨位,使其重新投入使用,并计划延寿至少5年。
MEV-2(Mission Extension Vehicle-2)是由诺·格开发的第二代任务延寿飞行器。MEV-2于2020年8月15日成功发射,目标是与Intelsat 10-02(IS-10-02)卫星对接。IS-10-02于2004年发射,至2020年已在轨运行16年,燃料即将耗尽,但其通信功能仍然完好。
MEV-1的成功给了诺·格信心,不需要在墓地轨道来回折腾:2021年4月12日,MEV-2在地球静止轨道上成功与IS-10-02对接,这是全球首次在GEO轨道上与现役商业卫星直接对接的案例。
对接完成后,MEV-2接管了IS-10-02的姿态控制和轨道维持功能,使其能够继续为欧洲、中东、非洲和南美洲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媒体分发和宽带服务。根据协议,MEV-2将与IS-10-02保持对接状态5年,之后将脱离并执行新的在轨服务任务。MEV-2的成功对接标志着在轨服务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展示了商业卫星延寿服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诺·格计划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先进的在轨服务飞行器,如任务机器人飞行器(MRV),以提供更广泛的在轨服务,包括维修、组装和再定位等。
据说是实践二十一号的任务徽章,设计非常有趣,二郎神带着哮天犬撒出天网,捕获某种目标 作者供图
不必要的操心
实践二十五号墙内开化墙外香,在国内外引起的反响,成为强烈的反差。国内悄无声息,美西方却引起了强烈关注。有个别美西方媒体认为,中国此次技术突破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航天技术实验,更可能具备潜在的军事用途。
美西方对于中国太空加油技术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太空加油技术本质上是为在轨航天器提供燃料补给与延寿服务,这一技术能够极大延长航天器的寿命,降低更换成本。然而,西方一些分析人士担心,这项技术可能被中国用于军事目的,如延寿军用卫星、提升太空态势感知能力,甚至可能被用作捕获或干扰其他国家卫星的手段。
其次,西方媒体反复提及实践二十一号卫星此前将一颗废弃的北斗卫星拖至“墓地轨道”的操作,认为这是中国具备非合作目标对接能力的象征。这种能力虽然在技术上属于太空环境治理与轨道垃圾清理的范畴,但在某些西方分析人士眼中,却被视为“空间战能力”的前兆,认为中国可能利用类似技术对他国卫星实施拦截或破坏。这一观点忽略了太空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刻意放大了技术的军事潜力,显然带有明显的偏见。
事实上,实践二十五号卫星的主要目标是验证在轨加油技术,这在中国官方发布的信息中已明确说明。与美国早已商业化的MEV系列飞行器类似,中国的太空加油技术旨在提升现有航天器的运营效率,推动太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西方的种种担忧,更多是一种“中国威胁论”的延续,是对中国航天技术进步的不必要恐慌。
太空加油机变为太空修理工,可不是说说而已,诺·格打算推出MRV进行飞行器在轨维修 诺·格
非常大的生意
太空加油是一个非常大的生意,是一个未经开拓的蓝海市场。诺·格早年说有32亿美元的市场,70多颗卫星需要太空加油,诺·格并没有预料到近年来卫星的井喷,这显然不是太空加油业务的上限。
未来,随着太空加油技术的不断成熟,有望逐步拓展太空加油的服务范围,从GEO卫星延伸至低轨卫星(LEO)和中轨卫星(MEO),甚至服务于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我们也正在密切关注美国星舰将要实施的太空加油任务。
世界各国已经就LEO轨道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马斯克的星链打响了第一枪,占据了领跑位置,中国星网蓄势待发。新一代星链卫星的轨道有下移的趋势,且新一代星链卫星更重更大更贵,或意味着卫星对于燃料的需求更为迫切。
目前的星链卫星虽暂无太空加油的计划,但不代表将来没有这个可能。数万颗卫星布满了LEO轨道,为太空加油事业展开了无穷的想象。当太空加油机成熟之后,变身为太空修理工,又会打开新一层的天花板。中国实践二十五号卫星,打开了无数的可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标签 卫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2025开年大戏:马斯克扬言奋不顾身一战的背后
2025-01-09 08:13 心智观察所 -
国内首次!这一技术应用于管道研究,测试完成
2025-01-06 17:40 科技前沿 -
公众对低空经济的认知度仍不高,如何解决?
2025-01-06 08:42 心智观察所 -
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汉语实时编解码重大突破
2025-01-06 07:57 科技前沿 -
研制成功!我国这一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2024-12-30 14:59 中国精造 -
华为:悬赏300万元
2024-12-30 10:08 华为 -
我国新一代智能高铁有望2027年落地
2024-12-30 09:02 高铁世纪 -
“量子”狼不再吓崩比特币
2024-12-30 08:24 心智观察所 -
又添一大国利器!“探索三号”正式入列
2024-12-29 10:44 中国精造 -
我国首次实现!又一重大突破
2024-12-28 21:08 航空航天 -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向公众开放!
2024-12-28 16:12 航空航天 -
我国氢氧旋转爆震火箭发动机长时热试验圆满成功
2024-12-28 14:36 航空航天 -
登月探测器“倒栽葱”,日本公布原因
2024-12-27 12:10 航空航天 -
谷歌量子计算芯片给了国内产业界紧迫感
2024-12-27 10:57 心智观察所 -
《心智对话》直播:世界科创的旧中心与新势力
2024-12-23 18:59 观察者头条 -
独家对话|周毅恩:必须向“第四大排放国”下重手
2024-12-22 09:35 心智观察所 -
《自然》:2025年值得关注的科学事件,中国“读脑术”入选
2024-12-20 08:57 科技前沿 -
人类首份月背古磁场信息!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发布
2024-12-20 06:46 嫦娥奔月 -
云计算这个美国对华封锁的重点领域,二次长征势在必行
2024-12-19 08:23 心智观察所 -
首次整机试验成功!我国大推力氢氧火箭有突破性进展
2024-12-18 18:24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91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9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