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德烈·科尔图诺夫、赵华胜:中俄合作自有基础与动力,“逆向尼克松”策略不会奏效
地区事务
不断演变的东亚地缘政治与安全形势也是中俄共同关心的话题——该地区局势深受俄罗斯与西方持续冲突及中美关系紧张升级的影响。历史上,莫斯科试图在东亚扮演地缘政治平衡者的角色:在东北亚地区,这意味着克里姆林宫在重点发展对华关系的同时,也曾试图开拓与首尔、东京的经济乃至政治合作机遇;在应对朝核问题上,俄罗斯曾依托联合国安理会的对朝制裁决议及六方会谈等多边机制框架。
在东南亚地区,莫斯科倾向于对当地的领土争议保持中立,着力深化与东盟国家(特别是越南)的双边关系。
自从发起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以来,这种地区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短期内俄日、俄韩关系已无望改善,围绕朝鲜问题形成的多边共识也难以恢复。莫斯科不再追求扮演东北亚的平衡者角色,而是明确转向支持北京与平壤。俄罗斯外交政策的核心挑战不再是就朝鲜问题构建包容性的大国多边共识,而是确保俄朝之间的走近不会引发北京的疑虑或不满。
俄罗斯的东南亚政策转向尚缺乏清晰的阐释,但俄方试图拓展与东盟合作的努力收效有限(近年来俄罗斯同东盟贸易额仅维持在200-250亿美元)。与此同时,俄罗斯加大了在台海问题上支持中国的力度。
中俄之间在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是协调双方的对朝策略,以避免平壤利用其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来挑动主要合作伙伴间的对立。与此同时,鉴于华盛顿近期推动美日韩三边战略伙伴关系升级到新高度,中俄不得不考虑在莫斯科-北京-平壤的战略三角框架内加强多边协作的同时,避免刺激朝鲜的核导野心。
中俄之间还可能触及其他亚洲安全议题:例如,俄罗斯全力支持中印关系的缓和,虽然不应高估对中印关系的影响力,但俄可通过推动北极地区的三方合作项目等方式发挥建设性作用;中俄在促进饱经战乱的阿富汗以及中亚邻国的和平稳定上存在共同利益;双方对以色列在加沙及约旦河西岸的持续军事行动、红海局势及美国可能对伊朗动武等问题存在共同关切。中俄在上述及其他中东热点问题上形成的协调立场,将有力地促进该地区亟需的和平稳定。
美国因素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特朗普视中俄伙伴关系“不自然”且威胁美国战略利益,并多次宣称要效仿尼克松时代利用中苏分裂的策略来“拆散”中俄。美国当前尝试重启美俄对话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即认为美俄关系的改善有助于让俄罗斯调整对华关系,在适当的激励下,莫斯科可能会降低对北京的依赖。这种有时被称作“逆向尼克松”的策略,本质是联俄制华,而非冷战时期的联中制苏。
尽管特朗普政府准备好将“双重遏制”(中俄)的策略转为联俄制华,但该战略的成功概率极低:俄罗斯没有多少理由接受这一提议,反倒有更多的理由拒绝。任何理性的分析都指向此结论。但这不意味着俄将拒绝与美合作——相反,特别是在当前俄乌冲突陷入僵局之时,俄罗斯不得不期待通过发展对美关系以实现破局,这将能一举改善俄罗斯的战略处境。而中国亦乐见俄美关系朝正常化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国际稳定。
为把俄罗斯拉拢过来,特朗普可能故技重施他的一套招牌式“组合拳”,在极限施压的同时许以利益诱惑,即胡萝卜加大棒。但俄罗斯不会愿意牺牲核心利益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在国际政治中,俄罗斯坚持作为独立的一极,拒绝成为他国的“棋子”。
在对华战略问题上,俄美可能仅在核军控等有限领域存在部分交集:美方主张将中国纳入俄美核裁军谈判,俄方虽尊重中国的立场,却也未明确反对美方主张。美国意识到大三角2.0的模式难以复制,故而当前的目标转为最大限度离间中俄关系,重点是阻碍两国在军事和能源领域的合作。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目标是严防中俄结盟,同时拉近俄美之间的距离。
美国对俄立场的显著转变将成为中俄之间的重要议题。所谓“一个威胁西方的中俄轴心”说法纯属荒谬——这两大邻国之间的合作自有其基础与动力;就算在一个美国消失了的世界里也会继续下去。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美贸易额(2024年为6880亿美元)几乎是中俄贸易额的三倍。但克里姆林宫从未对中美之间的合作抱有微词。
更何况,中俄双方均未追求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军事政治联盟,类似北约多边机制或1960年的美日安保条约。中俄两国的许多人士认为,这样的硬性安全协议在21世纪已显得过时且低效,而莫斯科与北京现有的灵活合作模式已经证明更加务实且高效。
在当地时间5月4日播出的专访中,特朗普承认俄乌和平协议“也许无法达成” 视频截图
但是,美国对华发动的贸易战无疑会影响中俄关系。短期内,莫斯科甚至可能从中美双边贸易额的锐减中获益,因为北京可能不得不将部分对美贸易转向欧亚邻国,包括俄罗斯。在某些领域,俄方有望在与中方代表的谈判中获得更优异的条件。
然而,莫斯科决策层有充分理由担忧近期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长期影响:这些举措对全球经济冲击的精准影响尚难预测,但在最糟糕的情形下可能引发全球层面的通胀攀升、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甚至新一轮全球衰退,导致各国的失业率上升与实际收入下降。为应对美国明显的单边主义行径,中国等主要经济体或将被迫转向扩大内需市场而非开拓海外市场,保护主义的盛行将削弱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治理等共同风险及挑战的合作意愿与实力。
若这样的情景成为现实,俄罗斯亦难独善其身:例如,中国对俄大宗商品的需求将会下降,俄能源及原材料出口将萎缩;贸易逆差扩大、本币贬值与通胀高企终将拖累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不应忘记,特朗普持续发出威胁,若俄罗斯不配合美国斡旋的乌克兰停火谈判,将对莫斯科以及俄石油出口的客户加征新关税。尽管俄罗斯无力显著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但这两个欧亚大国的领导人在规划未来合作时仍需将此议题纳入考量。
风云变幻、危机与不确定性丛生的国际形势理应引发中俄领导层的关切,评估局势、展望未来、交换意见并提出维护国际和平稳定的方案应该被列入讨论议程。值此二战胜利纪念日之际,两国将再次强调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这包括遵循基于联合国宪章的国际准则)、反对霸权与单边主义、推动多极化世界建设的重要性。
俄乌冲突后的国际秩序变化催生了学术界议论的所谓“雅尔塔2.0”模式,即以大国政治为核心的新型架构。但时移世易,单凭一两个大国已无法主宰世界命运,更无权瓜分他国的利益。何况,俄乌冲突到最后可能既没有完全的胜利者,也不存在彻底的失败方。
金砖国家集团与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是中俄开展国际与地区合作的两大多边平台,亦是推进双方在政治、经济、金融、国际秩序构建等共同议程的最重要载体。如何确保更有效地发挥这两大机制的作用,符合中俄两国的共同利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2025-05-07 11:5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外交部:呼吁印巴以和平稳定大局为重
2025-05-07 11:29 印巴冲突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2025-05-07 11:0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巴基斯坦: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2025-05-07 10:53 印巴冲突 -
商务部回应对印度氯氰菊酯实施反倾销措施
2025-05-07 10:34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2025-05-07 10:13 印巴冲突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2025-05-07 09:10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2025-05-07 08:58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2025-05-07 08:5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2025-05-07 08:44 印巴冲突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2025-05-07 08:15 美国一梦 -
特朗普:将停止轰炸胡塞武装
2025-05-07 07:01 特朗普 -
印向巴发射导弹,巴击落印战机
2025-05-07 06:56 印巴冲突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2025-05-07 06:45 中美关系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2025-05-06 23:31 非洲之窗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2025-05-06 23:0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2025-05-06 22:52 乌克兰之殇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2025-05-06 22:27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2025-05-06 21: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