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侠客岛:中美达成共识,守住了中方不可退让的三大底线
关键字: 中美经贸磋商联合声明贸易战中美贸易经过两天两夜的激烈博弈,中美新一轮磋商结束了。19日,中美两国当日在华盛顿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
21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在侠客岛撰文指出,审视联合声明全文,这个结果守住了我方不可退让的三大底线,分别为:以中国扩大进口的积极主张缓解贸易不平衡,而不是中国减少出口的消极主张;没有设定美方当初提出的“中国削减两千亿美元贸易顺差”指令性计划指标;维护了中国追求产业升级、自我发展的权利。
梅新育指出,这是因为,联合声明中提出的中国扩大从美国进口两大重点领域——农产品和能源,其实是符合双方共赢原则的。中方提出的扩大进口积极主张,其实优于美方提出的中国减少出口消极主张。梅新育以能源领域为例,具体研读为何说中国扩大此领域的进口,对双方是共赢的选择。
不过,梅新育也强调,这回以扩大进口方式化解中美贸易失衡与贸易战,不等于这回达成的联合声明在具体执行中不会遇到磕磕绊绊,也不等于联合声明中没有明确指明的我们关注的那些经贸问题(如中兴问题)就会烟消云散,更不等于中美经贸争端会就此消失。
今年正值中期选举年,美方对中国搞出了这场贸易战;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而且按照美国经济周期运行规律,2020年美国经济很可能再次遭遇危机。对此,我们应当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
以下为文章原文:
华盛顿当地时间19日,中美经贸磋商一纸联合声明,宣告不打贸易战,双方不会相互加征关税。
由于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中美贸易战举世瞩目,这个结果肯定让中美两国的许多贸易伙伴都松了一口气。
中美双方达成共识,其实并不意外;但这一轮便能谈妥,还是出乎比较多人的预料,岛叔也本以为还要继续折腾一两个回合。
审视联合声明全文,我认为,这个结果守住了我方不可退让的三大底线——
1、以中国扩大进口的积极主张缓解贸易不平衡,而不是中国减少出口的消极主张;
2、没有设定美方当初提出的“中国削减两千亿美元贸易顺差”指令性计划指标;
3、维护了中国追求产业升级、自我发展的权利。
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联合声明中提出的中国扩大从美国进口两大重点领域——农产品和能源,其实是符合双方共赢原则的。
进口-积极
要化解中美贸易不平衡,中方提出的扩大进口积极主张,其实优于美方提出的中国减少出口消极主张。
因为,前者的效果是保持、增强中国市场的购买力,为美国产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为美国工人、农民、白领创造更多的面向中国市场的就业机会;后者的效果则是直接减少中国市场的购买力,进而导致美国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发展空间缩小,美国工人、农民、白领面向中国市场的就业机会减少。
美国在中国的海外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保证其宏观经济不至于过度失衡,我们才能可持续地开发利用这个大市场。
我们可以以能源领域为例,具体研读为何说中国扩大此领域的进口,对双方是共赢的选择。
能源
我们先分析下双方的利益诉求——
作为全世界最大能源进口国,中国利益在于获得稳定、廉价的进口能源供给,特别是要最大限度缩小、消除中国能源价格与其它主要工业化国家能源价格之间的差距,从而在源头消除开放经济环境下可能损害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力的因素;
作为兼具世界数一数二石油天然气生产国、最大消费国双重身份的美国,美国的利益在于既要保证价格足以使其油气生产企业能够可持续运营,以确保其“能源独立”,又要为其下游产业、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廉价的能源供给。
中国扩大进口美国石油天然气,恰恰有助于同时满足中美双方的利益。这一点在天然气贸易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国务院2017年发布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计划,至2030年,将我国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进一步提高到15%。但中国天然气消费,面临资源和价格双重约束。
反观美国,则是天然气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根据美国能源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美国天然气储量高达78万亿立方米,远远超过此前认定的世界天然气储量第一大国俄罗斯的47.57万亿立方米。
自从“页岩革命”爆发以来,美国页岩气生产爆发式增长,使得美国迅速成为全球天然气价格的洼地;东亚天然气消费者则不得不承受国际天然气市场长期存在的“东亚溢价”的负担,东亚市场天然气价格高时可达北美市场6倍左右。
如表1所示,从2012年至2018年第一季度,欧洲天然气价格相当于美国天然气价格的1.8—4.1倍,东亚价格(以日本价格为基准)相当于美国的2.7—5.9倍。
这种情况导致中国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不得不承受数倍的能源成本劣势,而且激励了中国制造业向美国转移产能,以求获取其廉价油气能源、原料供给。
表1 美欧日天然气价格对比
由于储量、品质、开采成本等资源禀赋不如海外其它主要石油天然气生产国,过度强调“能源自给”,只能抬高中国下游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成本,降低其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进而动摇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天然气国内产量更是根本就跟不上国内消费量增长的步伐。
在这种情况下,扩大进口品质更优、成本更低的海外油气,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目前,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原油进口大国,也是天然气第二进口大国,预计不久就会超过日本跃居第一。
表2 中国主要能源产品产量变动
有人会问:中国的油气进口量如此巨大,现在又要增加进口美国油气,是否会损害我国能源安全?
答案是否定的。不仅不会损害我国能源安全,反而有助于改善我国能源安全。这在天然气贸易上表现尤为显著。
- 原标题:【解局】中美达成共识,守住了中方不可退让的三大底线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雪
- 最后更新: 2018-05-21 08:08:02
-
美财长:美中同意停打贸易战
2018-05-21 00:21 中美关系 -
星巴克新规:不消费也能上厕所
2018-05-20 22:01 美国一梦 -
美媒:中方拒绝向美承诺任何具体数额
2018-05-20 20:33 中美关系 -
刘鹤分析中美经贸磋商能成功的原因
2018-05-20 19:31 中美关系 -
特朗普这回跟FBI撕 为了啥?
2018-05-20 14:42 美国政治 -
美媒:美国今年死于枪击案学生比美军伤亡都多
2018-05-20 14:15 美国枪击案 -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特朗普,你还记得夫人叫啥吗?
2018-05-20 13:16 特朗普 -
中美就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
2018-05-20 07:35 中美关系 -
前花花公子模特带儿子在酒店坠楼身亡
2018-05-19 14:00 美国一梦 -
一天两起!美一高中再发枪击案 致1死2伤
2018-05-19 11:14 美国枪击案 -
参与人士:中美经贸磋商富有成果
2018-05-19 08:44 中美关系 -
美国发生校园枪击案 至少8人遇难
2018-05-18 23:23 -
特朗普:美朝领导人会晤并未生变 正沟通具体地址等
2018-05-18 19:17 朝核危机 -
建行推“15万与特朗普共进晚餐”?总统竞选团队吓坏了
2018-05-18 18:57 中美关系 -
盖茨:特朗普分不清HIV和HPV,却记住了我女儿
2018-05-18 16:52 特朗普 -
纽约时报:美国一边逼别国弃核,一边加强核武装
2018-05-18 16:06 美国政治 -
Laurel还是Yanny?都别争了,特朗普给答案了
2018-05-18 15:28 特朗普 -
特朗普上任后 无犯罪记录无证移民被捕量月增143%
2018-05-18 13:25 美国一梦 -
特朗普:不会要求朝鲜搞利比亚式弃核
2018-05-18 11:38 朝核危机 -
商务部:终止美国进口高粱双反调查
2018-05-18 10:56 双反战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