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工业化污染美国空气?我科学家实锤反驳:是美国自己
关键字: 我国科学家打美国脸亚洲工业化污染美国空气我科学家给实锤【观察者网 综合报道】一直以来,西方国家主流观点认为,亚洲污染物排放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而迅速增加,会对美国的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然而,我国科学家的研究团队用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告诉他们,不是那么回事!
《科技日报》5月7日报道称,美国国家环保局一直认为美国的氮氧化物排放在十几年来持续快速下降,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姜哲教授为首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美国氮氧化物排放下降速度自2011年以来大幅减缓,证明了美国的空气质量变化主要由美国本土污染物排放变化所主导。
绿色是研究团队根据卫星图像得出的数据,紫色是美国环保局的数据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综合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并在第一时间被《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卫报》《每日邮报》等国外主流媒体报道。
《洛杉矶时报》指出:“光化学烟雾相关的污染物排放下降速度显著减缓……这一发现解释了为什么官方数据显示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但空气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氮氧化物是雾霾和臭氧的重要前置物。美国国家环保局一直认为美国的氮氧化物排放在2005—2015年间持续快速下降。基于这一判断,美国国家环保局在2015年对美国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修改,并下调了可接受的最高臭氧浓度。
可上述的研究表明,美国认为氮氧化物排放下降速度自2011年以来大幅减缓,而且,这一变化趋势与卫星遥感和地面站观测数据相吻合。
姜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在研究中使用2011年至2015年卫星遥感和地面站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排放下降速度大幅减缓。”
数据显示,不仅美国氮氧化物减排幅度减缓,部分地区还出现了反弹
姜哲表示,这一观测结果与使用美国国家环保局全部排放清单数据所得出的变化趋势区别很大,并与美国地方与联邦机构的空气质量目标不吻合。
姜哲进一步解释了研究观测数据与美国国家环保局对于氮氧化物排放的预测数据的差异性。“我们研究发现,3种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第一,工业、区域和公路外排放源的相对影响增长;其次,公路上汽油排放源的相对影响降低;第三,这些变化的产生慢于对公路化石燃料排放减少量的预期。”
英国《卫报》报道了我国团队的研究成果
英国《卫报》报道分析指出,是现有法规不能保障持续的改善,鼓励使用更多化石燃料,使人类在威胁空气质量和健康的错误方向上越走越远,美国现任环保署长普鲁特要为此负很大责任。
《卫报》还认为,这种状况的持续恶化会让美国的领导力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当发展中国家看到美国不重视空气污染时,他们也不愿意做出行动。
《洛杉矶时报》报道了我国团队的研究成果
《洛杉矶时报》则认为,过去环保措施的成功使得工业锅炉、住宅热水器、建筑设备和柴油卡车等其他污染源的影响日益突出。
报道还称,在南加州过去的两年里,糟糕的空气天数已经增加了,该地区在去年有145天的空气不符合联邦健康标准,而2016年和2015年分别是132天和113天。
此前西方国家的主流观点认为,亚洲污染物排放随着快速的工业化而迅速增加,会对美国的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而《华盛顿邮报》报道:“由于强化空气质量标准,中国的污染物浓度在近年来显著下降,因此研究人员排除了污染源来自于中国这一假设。”
- 原标题:我科学家研究给出实证 氮氧化物排放数据打了美国家环保局的脸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焕宇
- 最后更新: 2018-05-07 11:41:17
-
“脸书在无意间帮恐怖分子互相取得联系”
2018-05-07 10:14 美国一梦 -
麦凯恩:特朗普别来参加我葬礼,不想“见”
2018-05-07 07:44 美国政治 -
“特金会”前,朝鲜公开批评美国
2018-05-06 20:38 朝鲜现状 -
“我们的游轮被淹了,宛如泰坦尼克号现场”
2018-05-06 18:55 美国一梦 -
嫌犯已经被铐上,美国警察依旧朝他头上踹了一脚
2018-05-06 15:25 美国一梦 -
中方要求禁止把台湾列入国家,竟遭白宫恶语抵制
2018-05-06 10:49 两岸关系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罢工:精英高校的劳工运动
2018-05-05 21:51 -
翻3倍 美国安局去年收集5.34亿次电话记录
2018-05-05 16:17 美国一梦 -
美国店家因为差评找上门,客人反手就是一个…
2018-05-05 14:48 美国一梦 -
接近谈判的人士:中方强力回击美方莫须有的指责
2018-05-05 12:20 中美关系 -
“boom!下一个”特朗普这样拉NRA的票
2018-05-05 10:40 特朗普 -
美国失业率创近18年来新低
2018-05-05 10:21 美国经济 -
6名华人科学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8-05-05 10:17 海外华人 -
《时代》封面:强人崛起
2018-05-04 22:35 美国政治 -
美女记者直播被球迷咸猪手,抄起话筒转身就打
2018-05-04 17:28 性别政治 -
特朗普首次承认向艳星付封口费:在名人和富人中很普遍
2018-05-04 10:24 特朗普 -
纳什维尔再爆枪击案:1人死亡,枪手被捕
2018-05-04 09:44 美国枪击案 -
千名美经济学家联名警告特朗普:勿蹈1930年覆辙
2018-05-04 08:12 特朗普 -
中国要求美国航空公司更改台湾地位
2018-05-03 18:27 台湾 -
无故被捕非裔男子已与星巴克和解 可免费上大学
2018-05-03 11:47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0“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1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9“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5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