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蒙:破心中贼——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人教育小记
关键字: 华北农村抗日战争敌后战场边区成人教育扫盲1940年,冀中区四专区的冬学共有2275处,每村平均16个冬学,学员共有155993个,占全专区76万人口的20%以上。(11)1940年冬学运动中,单八专区7个县就成立了1213处民校(各识字班未统一起来)入学文盲半文盲及高级民校学员共338004人。(12)据统计冬学中锻炼出大批的冬学教员,只北岳区一、四分区和阜平计算,冬学中锻炼出来的教员共达5988人,其中一部分提拔为小学教员,一部分则提拔为边区的文化教育工作者。
在1939年共“提拔了6000多个新教员。”成人社会教育又带动了儿童教育,从上文可知冬学和民校入学率逐年增加,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呢?
社会教育的内容、方法
村口的识字牌
针对成人记忆力差,生活经验丰富,理解力强的特点。首先从农民的实际生活出发教农民认识钞票数字,别花错票子;教农民认识附近村子的地名,省的在找旁人问。再学习写,学着开路条、记账;教农民认识“麦子”、“粟”等种子的字,并写在盛粮的缸上,以免耕种时下错种子;阜平县王快镇冬学教师教“东”字的时候,不光讲“东就是东方的东,也是东西的东”,又联系到“房东”、“东庄”(王快镇附近的村子);“见物识字”法。槐树上贴“槐”字,井口贴“井”字,田间贴“田”字、车上贴“车”字。
美国记者贝尔登见到过这样的情景:“一个在田地里耕种的农民,在地头的一块木板上写上一个汉字,这样整天来回走着、记着。通过这种方法,即使是头脑简单的人也能掌握复杂的人力文明。”;还有的教师在上冬学或民校的时候给农民讲锄头的锄字,说:“锄头是什么做的?”学员说:“铁做的。”“记住用铁做的就有一个金字旁。”“好是两个字,一家有女和子才好。”
在教识字的同时也普及了男女平等的观念;甚至冀中还有冬学教员使用注音符号(笔者在解放区教育工作者回忆录看到过,具体方法不知道,希望各位方家解惑。)河北完县的冬学教师把容易错的字编出顺口溜。“少年辛辛苦苦,老来幸幸福福”,“敌人包围边区,我们保卫边区”,“睁大眼睛看晴天”。
成人手灵活就让成人多写,在田间干活的时候,顺手在地上写;妇女做饭的时候在锅台上写;民兵站岗的时候用木炭在石头上写。
教材内容。有《不买敌人货》、《不用汉奸票子》、《一个爱国的老太太》、《开展家庭副业》、《反封锁》、《自力更生》、《刮硝盐》等课文。与边区抗战紧密结合,如课文《互助》“敌情紧急了,大家要互动,先把病人抬出村,再帮老弱和抗属,互相来帮助,大家有好处。”
有些课文编的生动、活泼,令人忍俊不禁—《狗吃大炮》:“朔州城,空又空,剩下七个鬼子兵,晚上发愁没处躲,大小汉奸更担惊。小队长,有本领,莜面作了假大炮,就说炮队进了城,大炮支在大堂外,来吓全城老百姓。哪知洋狗不长脸,嘴馋偷吃莜面,等到鬼子发现,大炮吃了一大半。小队长,难为情,伪军偷不作声,全城百姓知道了,个个笑得肚子痛。”
用真实的事例勾画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鬼子的窘态,坚定了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群众自己动手解决教学用具困难的难题。有的地方计算时间没有钟点,就用点香、漏水的办法来代替;没有算盘就用玉茭心,羊毛绳制造珠算大算盘;也有的用高梁、胶泥制作算盘,用“石灰代粉笔,铁丝做钢笔。
一区小龙门教员王树山,除在夜校担任政治课外,将小学课提前在早上上课,腾出时间到女识字班上课,为避免妇女唱歌的羞臊,故每逢上唱歌课的时候则带上学生数人前往领导;洪水口教员杨殿禄,除每晚给小学上一课珠算外,并腾(出)大部时间为冬学上课;三区梯子村教员谭中和四区秋林扑马玉兰等除给冬学上课外并隔日给冬(学)(教)师与村干部上,使冬学教师一面教,一面学。
固这些教员不仅想尽办法来保证冬学的上课时间,而且注意照顾冬学学员的具体情况,讲课“通俗具体,明白清楚”,因此,村子里“五十八岁和七十三岁的老头们(如杨聚、陈希先等)也天天上了冬学。
边区成立伊始就开始恢复、发展小学教育,早于成人社会教育,边区大量使用初小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当“小先生”,以弥补冬学教员不足,“即知即传”。由小学生本人负责招收,最少是三个人,最多是十五个人。对象主要是农民,其他不识字的都有资格去当学生。传习处的地点由小学生和所招到的学生共同决定。
“传习时间是以农家憩息实际为标准,普通都是下午一时到三时。科目有识字、唱歌、国难讲话等三课。”在大槐树底下,经常可以看到半大孩子在简易黑板下教成人识字;华北农村的农民夏天有聚在一起吃饭的习惯,这时候嘎子出现了,“鬼子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了。……”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抗战形势。
穿越到抗战时期的边区,想找八路,儿童团先检查你的路条,看过路条后,还要让你念国民公约—必须认识几个字才能走,李公朴先生就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在夜晚,母亲哄睡了小孩子,在油灯下由大孩子指导下识字。子教父、子教母的现象比比皆是。
教学形式灵活、内容贴近实际的社会教育,激发了人民学习的热情。1939年的冬学“已经从临时性的季节性的学校而变成恒久的民众识字班和民众学校,使学习逐渐成为广大群众业余生活的重要部分,一个经常的不可缺的部分。”
阜平石家寒冬学一个叫张难看的学员开了一个磨面磨坊。每天磨面时,一面用脚蹬着箩,一面拿着识字课本大声朗读。晚上回家还讲给他没上过冬学的奶奶听。
每逢冬学紧张时期,大批的男女青壮年甚至是老头、老太婆都涌进了冬学,一家之中,妻子和丈夫、父亲和儿子、嫂子和小姑一齐上学互相竞赛争取“学习英雄”、“文化战士”的佳话,到处频传。还有的地区“哑子和瞎子也去听讲,跛子也去参加。
中老年妇女学习
39年妇女更加积极的参加冬学教育。唐县某村婆媳两个都是该村妇女识字组的学生,可是每次上课的时候,总需要留一个人看家,烧饭洗衣,拮(拾)掇缝补。
于是媳妇让婆婆去上课,要自己留在家里干活,婆婆说年纪轻的该读书认字,年纪老的人要留在家里做事。最后还是媳妇拗不过婆婆的好意,于是就拿起课本抱起孩子去上课了。“妈,等我回来,再教给你!”就是这样婆媳两个都认了字。
祖孙俩展开学习竞赛。“在望都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位快六十的老太太,和她一个八岁的孙女,手拉手儿的去识字班上课,祖孙两个还提出革命竞赛来,看谁认得块,认得准,两个月过去了,在考试的时候,都及格了,认识了二百以上的生字。”
李公朴先生描写了晋察冀边区群众参加学习前后的变化,“曾是目不识丁的三十万文盲,在站岗放哨时,可以查验路条,教给不识字的过路人读念墙上写的国民公约了。”社会教育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更改变了他们思想。
前文提到八路刚到那会还“穿着明朝服装”的平山。39年八路一次想抄近路截击鬼子,找了一个平山的向导。向导说带路可以但得给我好处,找八路要了四颗手榴弹。八路抄近路兜住鬼子,战斗中鬼子的机枪一直响着,看着身边的战士纷纷倒下,向导摸出两颗手榴弹匍匐前进,炸掉鬼子机枪。战斗结束向导脖子上挂着缴获的机枪,左手搀着一个,右手扶着一个负伤的八爷走下战场。
劳动英雄韩凤苓组织妇女编草鞋慰劳八路军
社会教育使得妇女知道抗战成败是与她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一位妇女抱着孩子骑毛驴回娘家,看到路上一位负伤的八路军步行回营地,她从毛驴上下来,非让战士骑着毛驴回部队,战士不肯。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