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政:“冷战2.0”的春秋大梦,可以醒醒了
最后更新: 2025-03-25 07:42:32【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子政】
在美俄两国首脑3月18日“史上最长”的通话之后,俄乌战争将以何种方式结束,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近几天陆陆续续又谈到了领土分割、乌克兰选举、加入北约等,几个敏感议题都打开了,各种迹象表明,形势更可能朝着俄罗斯方面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在俄罗斯这方,如果双方实行在“整个接触线上的停火”维持现状,乌东四地以及克里米亚处在俄罗斯控制之下,加上普京所说的“停止乌境内强制动员和重新武装乌军部队”,再加上北约领导人自己说的“乌克兰加入北约已不再被考虑”,那么,三年战争的结果显然是俄罗斯赢了,因为这些差不多就是俄罗斯当初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大部分目标。
俄罗斯赢了,乌克兰被放弃了,这个结果是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协调下得到的,而且是通过绕开欧盟和北约的方式得到的,这就不再只是乌克兰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整个危机背后那件更大的事情。
因为这个结果与美西方最初的战略策划——逐步推动“北约东扩”、逼得俄罗斯忍无可忍不得不出兵、通过一场斯拉夫人内战性质的代理人战争击败俄罗斯、使其退缩成为一个远离欧洲的中亚国家永远不再崛起——南辕北辙。
所以,在美西方这边,协调俄乌两国停战,安排战后事宜,这是一件事;放弃击败俄罗斯的企图,承认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接受俄罗斯继续影响欧洲事务和全球事务的现实,这是另一件事。
当人们看到,特朗普总统大谈“这场冲突本不该开始,早就应该以真诚和善意的和平努力结束”,而欧洲各国首脑也半真半假地纷纷跟风表态,将这次通话的结果称之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希望实现稳固持久的和平”,感觉就好像北约从来没有过什么针对俄罗斯的长期大战略,就好像整个事情仅仅是因为乌克兰搞砸了。
俄罗斯莫斯科街头的报摊上,摆放着印有普京和朗普通话的报道。 路透
大战略哪儿去了?
长期以来,美西方一直在通过北约东扩这个行动推进一个全面打击俄罗斯的大战略,这一点无法否认。美西方之所以对这一大战略的成功抱有自信,是因为美西方战略学界将赢得20世纪那场冷战的胜利视为一个大战略的成功杰作。
这个观点被当成了无可置疑的定论,不同意见仅围绕大战略的不同方面展开——有人强调经济,认为归根结底是美西方全面的经济优势压倒了苏联僵化落后的经济体系;有人强调价值观,主张意识形态竞争才是冷战胜利的核心;有人聚焦技术竞争,认为“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心理和经济的双重打击至关重要;有人综合各种因素,指出是美国长期执行其遏制战略的耐心起了关键作用......总结和反思进行得很充分,西方集团相对于东方集团在各个方面的既有优势都被逐一提到。再加上1990年代美国综合国力持续上升,新的优势又不断涌现,多方面因素共同营造出了一种盲目乐观情绪,对于美西方持续推动新的大战略并继续取得成功充满了信心。
冷战结束后美西方持续推动的北约东扩,表面上冠以稳定欧洲的需要和回应东欧国家诉求等名义,但实质上正是美西方在冷战胜利和美国“超级霸权”确立的双重鼓舞下,针对前苏联主要继承者俄罗斯的一次带有“乘胜追击”“毕其功于一役”性质的新的大战略行动。
在2001年出版的《胜利之后》一书中,作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战略学者约翰·伊肯伯里(John Ikenberry)写道,“北约东扩反映了冷战后西方巩固有利权力平衡的决心,既遏制俄罗斯,又将前苏联卫星国纳入西方轨道。”
另一位美国安全战略专家克里斯托弗·莱恩(Christopher Layne)在2021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北约东扩是美国维持在欧洲主导地位的大战略的一部分,旨在确保俄罗斯继续被边缘化,无法重新崛起为一个大国。”更为全面的观点,则反映在这样一种认识上:即使北约东扩最初并非完全针对俄罗斯,但随着东扩范围的扩大,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莫斯科的被包围感,激起了其针锋相对进行对抗的倾向。
所以,事实并不复杂,在美西方新的大战略的推动下,北约东扩在先,俄罗斯被迫反击在后,乌克兰作为过河卒子持续挑衅在先,俄罗斯使出“特别军事行动”雷霆手段消除威胁在后;可是,在美西方领导人最近一段时间的表态中,好像这些前因后果都没有了,几十年来那一整套煞有介事的后冷战时期大战略,瞬间消失了。
从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来讲,似乎没什么问题,该说的话早已公开说过。特朗普一再表示,如果他当总统,俄乌战争本不会发生,他认为这个灾难陷阱纯粹就是“瞌睡乔”政府“跌跌撞撞”地掉进来的。他为美国确立的新姿态,正如国务卿鲁比奥所说,“二战后,我们像全球政府一样解决所有问题,那种情况结束了。”鲁比奥还宣称:“世界单纯只有一个单极力量不正常,那是冷战结束的异常产物。我们正回归一个多极世界,多个大国分布在地球的不同部分。”
没了大战略,还有“冷战2.0”吗?
这似乎意味着,美西方的战略家们当真要改变他们自冷战结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认知和思维方式了。不得不说,这件事太大了。
假设他们是认真的,意味着他们准备要承认如下的一系列现实:
——他们关于美西方如何赢得冷战胜利的那些经验总结,如今大部分都不适用了;
——美西方相对于主要对手的全面经济优势已经没有了;
——美西方领先的科技优势已经不显著了;
——美西方一直以来的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自我吹嘘已经破产了;
——美西方在冷战时期那种持续的和耐心的战略实施已经做不到了;——美西方过去那种可信的军事威慑包括核威慑已经失效了;
——美西方依靠联盟体系的力量放大作用也已经难以发挥了;
——尤其是,原来那些存在于前苏联体系内部的矛盾和缺陷,那些美西方可以加以利用的因素,也已经不存在了。
也许他们并不准备如此这般地承认,但当前这个局面在用事实说话——俄乌战争连续打了三年,美西方通过这场代理人战争针对俄罗斯的极限施压也持续进行了三年,如果情况还像冷战时期一样,如果美西方在经济、科技、军事、意识形态、整体战略、联盟力量各方面拥有的优势还是那么明显,而俄罗斯内部的问题也还是像前苏联一样那么突出,简言之,如果美西方的大战略实施能力还像冷战时期那样强大,何以会出现目前这个俄罗斯不败反胜的局面?
所以,承认不承认都没有用了。在俄乌战争三年后出现目前这个局面,最重要的结果并不是乌克兰如何,而是这样一个现实:美西方不再具有过去那种实施大战略的能力了,不再可能重新复制冷战的成功了,无论愿意不愿意,美西方都要接受一个多极世界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俄方回应:像精神病房
2025-03-25 07:42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将在未来几天宣布对汽车、木材和芯片征收额外关税
2025-03-25 06:5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持续超12小时,美俄利雅得“马拉松式”会谈结束
2025-03-25 06:36 乌克兰之殇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2025-03-24 22:4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方欢迎更多美国国会议员及各界人士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2025-03-24 21:57 中美关系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2025-03-24 21:5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2025-03-24 21:43 观察者头条 -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2025-03-24 19:53 特朗普 -
“卢拉将访问中俄,但巴西并非要与美国对抗”
2025-03-24 17:41 南方声音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2025-03-24 17:21 德意志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2025-03-24 17:19 观察者头条 -
外媒称中国探讨参加乌维和部队的可能性?外交部:不实
2025-03-24 16:57 乌克兰之殇 -
追赶SpaceX,中国正靠它们?
2025-03-24 16:40 航空航天 -
外交部: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谬论大错特错
2025-03-24 16:25 日本 -
以色列计划对加沙发动全新地面攻势,民众:还打啊?
2025-03-24 16:24 巴以恩仇录 -
“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2025-03-24 16:1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白宫为何“喜欢”这座南美监狱?
2025-03-24 16:1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韩国外交部向美中日通报
2025-03-24 15:54 三八线之南 -
杜特尔特向华寻求庇护?中方辟谣
2025-03-24 15:52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评论 84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评论 142“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评论 231美国安顾问将来访,格陵兰岛总理不满:来干嘛? 评论 98“特朗普想联俄抗中,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评论 220最新闻 Hot
-
“别陶醉政坛了,商业帝国危矣”
-
被美国驱逐的南非大使:这是我尊严的徽章
-
“这幅肖像太丑了,民主党故意抹黑我”“这是共和党资助的”
-
“卢拉将访问中俄,但巴西并非要与美国对抗”
-
比利时外长:欧盟必须“以牙还牙”,打击美国痛处
-
“这都是政治作秀”
-
又来!美国施压马来西亚:别让中国拿到手
-
德媒揪心:中国跻身高端产业链,德国工业还有救吗?
-
追赶SpaceX,中国正靠它们?
-
“美国对华这么干,简直是全球贸易末日”
-
以色列计划对加沙发动全新地面攻势,民众:还打啊?
-
“对等关税”生效前特别提中国,特朗普用了这个词
-
《卫报》为黎智英撑腰,邓炳强怒斥:误导、诽谤
-
白宫为何“喜欢”这座南美监狱?
-
“敏感时刻,中日韩走得更近了”
-
以防长:已打死新任哈马斯加沙地带领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