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德宇:美国两党如今的争斗,又回到了内战没有解决的那个问题
党派的转型,种族问题的重现
不过,1877妥协之后,美国政治变得更加和平与稳定了。没有了内战的威胁,也抛下了种族矛盾,这两个最难解决的矛盾被搁置,剩下的事情都是更好谈的了。很多人对于美国民主制度如何良好运转的刻板印象,都是来自于在联邦放弃了南方和黑人之后,这个1877妥协打下来的基础。
虽然从源头上讲,共和党更贴近工业利益,民主党更贴近农业利益,但随着时代演变,他们的思路和构成都在不断变化。从1877年妥协到1964年的民权法案之间,民主党和共和党都维持着一种被称为“大帐篷(big tent)”的状态。特别是民主党在罗斯福新政之后,因为政策惠及贫困的黑人,也开始吸引黑人选民的加入。这样一来,每个党都有着众多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种族构成,既有保守派也有进步派,既有白人也有少数族裔。
很多时候,两党之间的理念差异往往小于党内的理念差异,这使得两党的政治合作成为常态,对立很容易被压制。比如北方民主党支持民权运动的自由派,面临南方民主党保守派的反对,就会去和共和党的自由派合作来推进他们的进步议程。
但是这种状态毕竟是不稳定的,因为种族问题和南方问题虽然被暂时搁置,但是不可能永远压制。随着民权运动的兴起,黑人开始找回自己的政治权利,两党都需要在种族问题上选边站了。
而在1964年的大选中,共和党主动开始选边了,也就是总统候选人巴里·戈德华特所提出的“南方战略”。既然南方民主党在民权问题上一直跟北方的同僚不对付,那为什么不把他们拉到共和党一边呢?如果共和党能够攻下民主党的“Solid South”,显然对于赢下全国就有着重大帮助。
秉承着这样的战略,戈德华特开始公开反对民权运动,支持南方白人保守派的主张。虽然1964年巴里·戈德华特惨败于民主党的对手,肯尼迪的副总统约翰逊,但是他的南方战略是有收获的。他第一次撬动了民主党看似不可攻克的南方堡垒,让众多保守的南方州投给了一个共和党领导人,如下图所示。
所以,当我们今天看到南方各州成为共和党的铁票仓时,这个开端来自于1964年的总统大选。而当我们看到共和党如今变成了一个更加保守更加白人的党派时,这个开端也来自于戈德华特的南方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共和党的南方战略并不是像戈德华特那样明着反对民权运动,这个是不受欢迎的。一个很有效的策略是强调“州权”的重要性,把很多敏感问题丢给各州决定。而在保守派控制的南方各州,强化州权就等同于保持现状了。
今年的美国大选也是类似的情况。由于美国的主流民意是支持堕胎权利的,特朗普即便想要跟保守派铁盘保持一致,也很少表态说他禁止一切堕胎,只是说把堕胎问题交给州来决定。现在看来,这种策略还是化解了不少在堕胎问题上对他的反对。从今年大选时很多州对堕胎问题发起的公投来看,很多人是在公投中选择了支持堕胎,但是在总统投票上支持了特朗普。
当然,共和党的南方战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南方民主党也是直到近些年才完全倒向共和党。直到上世纪末,南方民主党还是有一定的势力的,比如克林顿就来自阿肯色州,他的副总统戈尔来自田纳西州,都是现在被视为共和党铁盘的地方。
而南方战略作为一个选举策略,对整个美国政治格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就是民主党和共和党重新开始按照种族和宗教而对立。当然南方战略的出现,本身也是因为民权运动在促使黑人加入民主党,而南方的保守派开始疏远民主党。政客的策略和美国社会自身的变动相互促进。
从上图“非白人选票的比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民权运动之后,两党就在种族构成上逐渐拉开了差距。民主党的非白人选票在如今可以占到将近一半的比例,而共和党的非白人选票比例一直都不到10%。
而在宗教上,情况也是类似的。美国社会最保守的白人福音派成员,在1960年的时候大多数都还是民主党,到了如今就几乎都是共和党了,如下图所示。
政治的对立,选民的极化
而随着两党重新像内战时期那样,根据种族和宗教站队,党争自然也就开始越发激烈。当然,新兴的媒体和大众政治在这个过程中也在推波助澜。而曾经还算“体面”的党争转变成如今我们看到的撕逼大战,一个不可不提的人物就是纽特·金里奇。
纽特·金里奇在从政前是个历史教授,可能他从历史中学到了一些经验,让他对于政客们该做什么有了一些前瞻性的理解。他觉得政党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合作,而应该是斗争,应该尽一切手段争取权力。1978年他对大学共和党人发表了一个著名演讲:
“你们是在进行一场战争,一场为了权力的战争……我们党不需要另一代温良恭俭让的、乏味的、置身事外的准领导人……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愿意在肮脏的撕逼中挺身而出的人。什么是政治领袖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多数派……”
金里奇对于党争的理念吸引了很多追随者,而他的理念也被证明是成功的。在当时刚刚兴起的议会电视直播中,金里奇经常能通过丰富的骂人经验把其他议员怼得一脸懵逼,收获了众多支持。就跟今天大家喜欢看特朗普骂人一样,当年大家也喜欢看金里奇骂别人弱智和腐败。而且老实说,对于国会山里的议员老爷们来说,这么骂他们,八成都不冤。
虽然之前的美国政治也从来少不了撕逼,也有着麦卡锡主义这样的极端对立情况,但像金里奇这样系统性地把撕逼放到台前,并且将对立一直延续至今的,那还是具有开场性的。就这样,金里奇带领共和党在1994年历史性地赢得了中期选举,打破了民主党对国会长达四十年的垄断,被称为“金里奇革命”。这下子大家都看清楚了,互撕和引战真的是有用的,美国的政治风气也就为之一新。
而政客们撕得愈发严重,其背后的推动力自然也来自于选民政治基础的变化。民众们在族裔和宗教上在两党之间站队,必然带来两党的意识形态基础的转变和极化。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发生“金里奇革命”的1994年,两党民众的意识形态差距虽然有,但仍然不大。但是到了2014年,特朗普还没开始竞选呢,两党民众的理念差距就已经很明显了。而这个理念差距,根本原因在于那个内战时期未解决的问题:
究竟谁才是美国人?谁才代表美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加拿大担忧中国,但还是…”
2024-11-21 08:07 -
美国独家使用否决权,傅聪:超4万人死亡换不来一点点同情心?
2024-11-21 07:31 巴以恩仇录 -
中使馆:请中国公民暂勿来乌
2024-11-21 07:31 乌克兰之殇 -
朝俄签署第11次会议议定书
2024-11-21 07:01 俄罗斯之声 -
中巴命运共同体联合声明
2024-11-21 06:52 -
习近平同卢拉会谈:这是中巴又一个历史性时刻
2024-11-21 06:49 观察者头条 -
新任大使马升琨抵乌履新
2024-11-21 06:38 中国外交 -
谈及中国,前谷歌CEO改口:美国落后了
2024-11-20 23:21 人工智能 -
“日本之耻”
2024-11-20 22:42 -
雷蒙多称:再固步自封,就要输中国了
2024-11-20 22:38 美国政治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会谈
2024-11-20 21:52 中国外交 -
“俄罗斯有权这么做,北约得好好琢磨”
2024-11-20 21:40 -
日本10月对美顺差371.7亿元,对华逆差363.2亿元
2024-11-20 21:33 日本 -
习近平出席巴西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11-20 21:18 中国外交 -
内塔尼亚胡悬赏:一人500万美元!
2024-11-20 20:54 巴以恩仇录 -
拜登批了:鲁莽的竟是我自己
2024-11-20 20:03 乌克兰之殇 -
克宫:新任俄驻美大使人选已确定
2024-11-20 19:59 俄罗斯之声 -
加沙救援物资频频遭抢,“背后或受以军保护”
2024-11-20 19:10 巴以恩仇录 -
意大利希腊使馆也关了
2024-11-20 18:48 乌克兰之殇 -
美企哀叹:中国无法取代,我们只能付钱…
2024-11-20 17:26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