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德宇:我们可以在游戏里扮演平安县城的日本鬼子吗
关键字: 战地二战游戏
越战跟二战的重要区别在于,越战是美国自行干涉越南事务而陷入的战争,而二战是一场反法西斯战争,是全世界联合起来对抗法西斯主义暴行的战斗。如果再强调反战,强调法西斯国家遭受的苦难,那么遭受法西斯侵略的苦难该怎么算呢?受到侵略的国家也要为此放弃战争的权利吗?虽然到最后,盟军看似是强势一方,美国无限的资源和苏联的钢铁洪流淹没了德国,但是盟军所处的立场和越战中的美军却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遭受轰炸的越南军民是无辜的,被强拉上战场的美军是迷茫的,所有人都希望这场战争本来不该发生。但是对于二战中的盟军来说,赢得这场战争是结束法西斯暴行的必经之路,而对于德国军民来说,他们对于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悲惨命运也并非全无责任。
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西方主流的观点其实是把德国普通军民与纳粹完全区分开来的,邪恶的是一小撮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德国民众只是被纳粹宣传所蒙蔽,而德军只是各为其主听命于高层罢了……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德国军民一直知道纳粹在干什么,而他们对纳粹暴行的参与远比之前预想的要深入。就拿集中营的屠杀来说,很多德国普通民众一直都明白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到底是什么,谁都知道犹太人并不会凭空消失,只是他们实在羞于在战后承认这一点。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德国对犹太人的暴行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远远早于纳粹的上台。当然德国人也并不孤独,全欧洲都有民众和政府乐意与德国在反犹反共反少数族裔的问题上合作,这也是德国在闪电战的军事胜利之后能够迅速在欧洲建立统治的原因所在。即便波兰人被德国压迫得最为深重,也不妨碍很多波兰人自己参与对犹太人的屠杀,不过整个欧洲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对纳粹的支持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我们都知道那著名的诗句:“起初他们追杀社会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社会主义者;接著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后来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虽然这诗反映了一些德国人对纳粹政权的排斥和悔恨,但恐怕不是一般德国民众的心态。对绝大部分德国民众而言,最后追杀他们的是盟军而不是纳粹政权,而共产党和犹太人的命运也确实跟他们无关。更不用说,很多人其实很高兴自己能够摆脱犹太人和共产党。
我们倾向于认为民众是无知的被动的,犯下的罪只不过是平庸之恶,只是因为我们不愿意相信,二十世纪最为发达先进国家的普通人居然可以主动参与如此可怕的暴行。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为何,仍然有待讨论,但是任何对人类历史和现实稍有常识的人都会明白,这并不稀奇。
同样的,当我们讨论到苏军对德国的暴行时,必须要考虑到,德国人又是怎么对待苏联的。纳粹从来不认为对苏联的侵略是一场普通的战争,而是一场消灭劣等民族的屠杀,一切正常的战争规则都是不适用的。如果苏联战败,斯拉夫人的命运不会比毒气室里面的犹太人好多少。大部分普通德国士兵在侵略中也是根据纳粹的种族思想行事的,他们对烧杀抢掠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反正苏联人都是“受犹太人指使的非人类”。
不过当苏联人这个“劣等民族”最终将要取胜的时候,希特勒反而觉得是自己的德意志民族不争气,配不上他的千年帝国了:“德意志民族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软弱……活下来的人也没有任何价值,优秀的人早已死于战争。”于是这位元首在指示了那么多的毁灭之后,最后打算亲手毁掉德意志民族,执行彻底的焦土政策,让整个德国和他一起陪葬。好在不少德国人还保留有基本的理智,没有让这个政策顺利执行。否则的话,盟军轰炸机都没有造成的毁灭,就要被纳粹自己完成了。
当我们考虑到纳粹对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暴行,考虑到纳粹对各国的轰炸,考虑到纳粹所犯下的种种无法想象的罪恶之事,苏联对德国的报复,盟军对德国的轰炸,似乎就变得可以理解一些了。
尽管我们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在战争年代,特别是在二战的具体情境下,这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也是不得不理解的。如果我们认为战争罪行应该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话,那么德国大概得真如希特勒所希望的那样被灭族才能够抵消吧。苏联的掠夺再残酷,盟军的轰炸再凶狠,至少还是把德国保存了下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我们知道纳粹犯下了如此多的罪行,而德国的普通军民参与其中,那么他们所遭遇的苦难就是理所应当的么?如果我们认为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那么答案似乎就该如此。当我们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候,反过来讲,一介匹夫也要承担天塌下来的责任吗。毕竟我们早已进化到了总体战的年代,一旦战端一开,没有前后方的差别,社会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战争服务,也被战争服务。
然而这样的看法似乎又有些极端。当我们谈论责任的时候,也要考虑到,究竟一个普通人能在多大程度上为自己的命运负责。确实,德国军民具有主动性,但是这种主动性仍然是被纳粹所圈定的主动性。残害犹太人的主动性是被纳粹政权鼓励的,而保护犹太人的主动性是要被纳粹政权消灭的。更不用说,在纳粹政权之外,还有历史传统、社会经济形势等无数的因素在塑造着每个人的选择,普通人不是无知被动的机器人,但也绝非完全自由的。把我们自己转生穿越到二战前的德国,恐怕也没多少人会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你想象一下,自己是个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德国人,从小生长在元首的光辉之下,听的是德意志民族最优越的理论,见的是犹太人毒害欧洲的宣传,感受着纳粹如何让德国再次伟大,你又会怎么做呢?而当你在上中学的时候拿起武器,成为希特勒青年团的士兵,头上是盟军的轰炸机,耳边是苏联军队的炮声,眼见的是满目疮痍的故乡,面临着下一秒就会战死的威胁,你又会怎么想呢?当你瘫倒在墙边痛哭时,这一切的命运,都是你的自作自受吗?
老实说我没有答案。即便是在和平年代,一个犯人的罪行多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都是一个极为争议的话题,更不用说极端的战争年代了。
但是我想,真正负责任的历史观,既不能把罪责全都推到普通德国军民身上,但是也不能无视他们手上的血,把他们洗白成完全无辜的纳粹的旁观者和盟军的受害者。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搞清楚纳粹政权这个真正的罪魁祸首,究竟是如何控制了千万人的命运,造就了如此多的罪犯和受害者。
但这是个艰难的平衡,而且没有现成的满意答案。
那么说回到游戏的问题上,如果说对二战历史的思考是如此的复杂和沉重,区区游戏真的有责任有义务去做这件事吗?独立游戏或教育游戏,不以娱乐性为第一目标的话,也许可以如同文学作品或者教材一样发挥类似的作用,但是同样的原则适用于一个主旨在于娱乐大众的主流商业游戏吗?
或者说,当一个主流游戏,就好像《战地5》,在娱乐之余试图加入一些深度和思考,虽然细想起来仍然有问题,是不是应该给予鼓励而非过分苛责呢?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想了很久,考虑究竟如何改造《最后的虎式》这个剧情,才能使得其有一个更加理想的历史观。没想出太多好主意。
虽然很明显,可以在游戏中加入更多纳粹的罪行,让玩家在扮演德军的时候更加清楚自己在扮演怎样的角色。这样也许会有帮助,但是对于一个以战斗为主题的游戏来说,这些剧情的设置也有可能显得生硬和不自然。
毕竟,战争的残酷和复杂,更多地是体现在战斗之外:体现在战争之后的掠夺和屠杀,体现在战线后方的食物短缺和敌机轰炸……而这些并不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部分。主流玩家希望扮演英勇战斗的士兵或者运筹帷幄的将军,想要的是战争的激情,而不是战争的琐碎。
当然,不是说主流游戏完全无法兼顾娱乐和教育意义,只要有足够优秀的剧本和设计,这并非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就好像《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电影,虽然它不能娱乐大家,但是仍然可以让主流大众也能看得下去。
但是我们真的有必要对游戏制作组们提出如此高的要求么?
比较懒的办法是一禁了之,这种敏感问题别碰就完了。德国以前就是这么做的,不允许任何纳粹形象的出现,当反派也不行。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么做的效果并不好,德国游戏里面没有纳粹毫不妨碍纳粹思想在德国社会重新抬头。
一个理想的状况是,只要不是公然地美化和鼓吹纳粹,任何游戏,不论好坏,都不会带来问题。因为真正对一个人历史观的教育,应该是在游戏之外,由家庭和社会来完成。毕竟如果一个人玩个游戏就会变成纳粹的话,显然在这之前这个社会就没有给他足够的教育让他明白纳粹是什么。出问题的不是游戏而是这个社会。
然而,很不幸的是,这个社会确实是出问题了。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最后更新: 2019-07-16 07:43:53
-
新一代007是她?
2019-07-15 17:37 -
什么情况?起火货车冲进消防队
2019-07-15 09:45 -
现在有人奔着美国梦移民时,不少中国人会这样目送他离开
2019-07-14 08:32 这就是中国 -
半月谈:是时候让留学生成为中国大学中普通一员了
2019-07-13 15:38 老外在中国 -
-
广电总局:对注水剧、宫斗剧、演员高片酬等始终保持高压
2019-07-10 14:07 -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胡建人…
2019-07-08 18:12 -
迪士尼花木兰“对镜贴花黄”,你打几分?
2019-07-08 10:18 -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习近平和它有一段故事
2019-07-08 10:01 观察者头条 -
郁达夫唯一存世完整手稿拍出897万
2019-07-08 07:47 文化 -
“良渚古城”申遗成功 习近平和它还有一段故事
2019-07-07 20:50 -
“只因没拍出美国人对华偏见,我们就遭到诸多批评”
2019-07-07 17:40 中美关系 -
文旅部:除节假日,娱乐场所电子游戏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2019-07-06 15:24 节日谈 -
中国为什么不搞多党竞争?甚至一些党员干部都不知怎么回答这问题
2019-07-05 14:24 这就是中国 -
吸大麻看似权利多元化,实则是解构社会共同体
2019-07-03 14:30 这就是中国 -
中国队拿冠军,MVP却又给了亚军队员...
2019-07-01 13:34 -
离任前,中国大使给加拿大留了番话
2019-06-30 09:32 中国外交 -
奥斯卡得主拍中美关系纪录片,探索两国相处之道
2019-06-28 19:47 中美关系 -
实际操作中,西方民主有这三个基因缺陷
2019-06-28 14:11 这就是中国 -
2019暑期档来袭!最好看的10部电影都在这里了
2019-06-27 13:53 中国电影
相关推荐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52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2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1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