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波:面对欧洲核威胁,中美应达成“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导读】 9月4日,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在南华早报发表题为《Ukraine war: how China can get the world to step back from nuclear Armageddon 》的英文评论中提出,中美应达成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协议,以此推动英法和俄罗斯加入,同时北约应停止扩张。这或将是欧洲消除核威胁,走向和平的终极之路。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周波】
没有人知道俄乌冲突还会持续多久,但所有人都知道,最可怕的梦魇是俄罗斯决定使用战术核弹。俄罗斯领导人曾多次暗示过这样的想法。现在,连卡拉加诺夫(Sergei Karaganov)和特列宁(Dmitri Trenin)这样的俄罗斯著名学者也开始鼓噪核战,呼吁对北约国家(如波兰)发动战术核武器袭击,以“瓦解西方的意志”,让他们相信俄罗斯的核威胁绝非虚张声势。
如果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威胁确实只是虚张声势,那么这种策略已经奏效,毕竟,外界争论俄罗斯是否会使用核武器,本身就是威慑成功的体现。但如果这不是虚张声势呢?西方正在蚕食自己的红线,许多它们一开始声称不会输送的武器,现在已源源不断输送给基辅。
既然如此,大家凭什么确信俄罗斯就不会最终使用核武器呢?现在,俄乌战场陷入僵局,连莫斯科也遭到乌克兰多次无人机袭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还声称战争正在“重返俄罗斯”。
要想消除人类可能面临的这一巨大浩劫的威胁,我们也许可以另辟蹊径:中国和美国达成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协议,英国、法国随后加入,俄罗斯最后一并加入。这有过先例:1998 年印巴核试验后,中美两国罕见地团结一致, 迅速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不再将核武器瞄准对方。这促使五个核大国家于2000年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它们的核武器不针对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
2022年1月,也就是俄乌冲突爆发前一个月,五个核大国发表联合声明,一致认为“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既然核战争确实无法打赢,那么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呢?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不排除核反击的选择,因此也不会削弱核大国的威慑能力。
俄罗斯装备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既可以使用常规弹头,也可以使用核弹头。图自路透
对中国而言,自1964年首次核试验成功以来,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一贯政策。因此,这一历久弥新的政策,不会因为中俄友谊而改变。拜登政府宣称,美国只会“在极端情况下考虑使用核武器,以捍卫美国或其盟国和伙伴的重大利益”,这一政策与中国的政策其实相去不远。
美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有“本钱”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美国拥有压倒性的常规军事力量的优势,几乎没有美国用常规军事武器无法完成的任务。
美国需要核武器来保卫盟友的说法也值得商榷。事实拥核的朝鲜,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不断进行核讹诈的国家,甚至在新法律中正式宣布会先发制人进行核打击。但这只是一种吸引眼球的策略。除非金正恩政权岌岌可危,否则很难想象他会对韩国或日本发动自杀式核打击,因为这必将招致毁灭性的报复。整个朝鲜半岛只有1100公里长,挥之不去的放射性尘埃将把任何胜利化为灰烬。
2001年,俄罗斯和中国达成协议,约定不首先对对方使用核武器。如果中国和美国能达成类似协议,那么美国的盟国英国和法国也完全可能与中国达成同样的协议。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说服俄罗斯加入这一协议,不过这并非完全不可能。 普京应该知道, 核武器并不能实质性改变战争局面。即便核武器貌似威力无比,它们也没有帮助美国赢得越战、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或帮助苏联赢得阿富汗战争。现在,俄罗斯的核武器也没能消磨乌克兰的强烈抵抗。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普京只隐晦暗示而从未公开威胁使用核武器。相反,他在习近平主席3月访俄的中俄联合声明中重申“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
如果美国领导的北约最担心普京或将使用核武器,那么他们就需要为普京提供一个台阶,即北约先承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对俄罗斯使用核武器。这对北约来说完全可以承受:北约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同盟,拥有31个成员国、3个核武器国家,其常规军事力量远超俄罗斯,很难想象它为什么要首先对俄罗斯发动核打击。
化解欧洲核威胁的终极之道,或许还在于北约想所不能想, 即承诺在瑞典加入后不再扩员。北约成员仅限于欧洲国家,在瑞典加入之后,还在排队的国家已寥寥无几,等待加入的国家只有三个,即波黑、格鲁吉亚和乌克兰。
显然,波黑不会明显增强北约的军事实力;格鲁吉亚已经与俄罗斯发生了战争,部分原因就是格鲁吉亚希望加入北约。没有人知道俄乌冲突将如何结束,但北约不需要扪心自问就应该知道,与一个核大国进行“永远的战争”是致命的危险。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戴苏越 
-
“俄农行或可以间接方式重返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
2023-09-10 08:57 -
李强会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双方应持续扩大双边贸易
2023-09-10 08:41 -
摩洛哥地震已致2012死、2059伤
2023-09-10 07:58 -
“当前两国关系面临复杂困难局面,但中日关系的重要性没有变”
2023-09-10 07:58 中日关系 -
李强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2023-09-10 07:57 -
李强会见冯德莱恩
2023-09-10 07:37 -
阿塞拜疆称亚美尼亚攻击其军队,亚方否认
2023-09-10 07:37 -
G20联合宣言通过,“部分段落呼吁和平与繁荣”
2023-09-09 23:14 G20 -
摩洛哥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037人
2023-09-09 21:42 地震 -
美国在这国驻军规模要减半 ?
2023-09-09 19:54 非洲之窗 -
俄外交部:俄方正在为参加“一带一路”论坛做准备
2023-09-09 19:12 一带一路 -
摩洛哥地震已致820人死亡,暂无中国公民伤亡报告
2023-09-09 18:31 地震 -
李强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讲话
2023-09-09 18:30 G20 -
-
-
“中方已向美方严正交涉”
2023-09-09 15:51 中美关系 -
“支持印度入常,把印度打造成维修美海军资产中心”
2023-09-09 14:38 -
斥资近150亿元,“国轩高科将在美建电动车电池超级工厂”
2023-09-09 13:56 -
非盟成为G20正式成员
2023-09-09 13:52 G20 -
这样就能让运粮重启?联合国建议被俄乌一同批评
2023-09-09 11:59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对华表态后,她当面遭批:这是在玩火 评论 164“如果总聚焦在建筑本体上,我们竞争不过西方” 评论 285单笔最大订单!东航再买100架C919 评论 259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习近平出席 评论 105最新闻 Hot
-
“美国想组团抗中,印度和越南没兴趣”
-
近5年最火黄金周!“本地人先把景区让给外地游客吧”
-
特鲁多“自作多情”?美方声明完全没提
-
国会开支僵局难破,白宫通知员工做好“关门”准备
-
帮派暴力升级,瑞典政府求助军队
-
泰国警察总署副署长疑牵涉网赌被查,每月自掏腰包用于警队开支
-
马来西亚总理:平衡东西方科技,华为将更有效参与
-
“为抗衡中国,美国要在太平洋海底广铺光缆”
-
对华征税有必要吗?朔尔茨这么回
-
美国教授作证:中国绕过了我们
-
取消中企锂矿特许权?墨西哥矿业商会表态
-
与中国竞争?CIA捞情报有了AI新工具…
-
他回美国了,白宫:感谢中国
-
乌军方:瓦格纳集团成员已重返乌东前线作战
-
他终于道歉,“总理之路走到头了”?
-
“涉及在华芯片生产,美国将无限期延长对韩豁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