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永年、杨丽君:中美在南海问题上陷入“安全困境”
关键字: 南海问题南海冲突中美关系重返亚太中国崛起【围绕新一轮南海冲突的升级,中国似乎在寻求新的解决道路:过去两周,在中国的外交斡旋下,已经有13个国家表示支持中国南海立场,这在以往是从没有过的事情。除此之外,在4月28日的亚信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重申了解决南海问题的“双轨思路”,让国内外看到了中国维护南海和平的决心。
南海问题由来已久,南海冲突显然是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对于中美来说,该如何在南海这片广阔的蓝色海洋上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本文选自《中国崛起不可承受之错》第五章“南海问题冲突升级,超出中国的控制”,作者郑永年、杨丽君,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3月。】
南海不仅仅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更是中国的“生命线”。当中国定义“核心利益”的时候,往往指向中国的主权问题。南海问题当然也是中国的主权问题,但南海问题远远超出主权问题。中国是今天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而80%以上的海上航行须经过南海。一旦失去南海,那么中国的海上贸易就会遇到极大的挑战,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作,冲击社会政治的稳定。
南海形势恶化和当今世界地缘政治转向亚太地区紧密相关。更直接地说,南海问题的恶化是美国“重返亚太”和中国对美国“重返”的反应两者之间互动的结果。南海问题是历史问题,美国当然没有制造南海问题,但南海问题浮出水面和美国相关。这里,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
美国的地缘政治转向亚太地区?
美国空军网站发布的A-10C攻击机和HH-60G直升机从菲律宾克拉克空军基地起飞的照片
首先是地缘经济因素。亚太地区日渐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是不言的事实,并且这种趋势在未来的数十年不会改变。在今天的亚洲,中国是第一大经济体,日本是第二大经济体。此外,印度正在崛起成为继中国之后的另外一个亚洲经济大国,印尼和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不可忽视。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尽管也有经济增长的潜力,但远不及亚洲地区。多年来被人们称道的“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中,其他几个国家的GDP总和目前还不及中国一个。亚洲会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世界经济重心的位置。主要经济体包括美国、欧洲甚至俄罗斯,其经济战略必然向亚洲转移。
对美国来说,把战略重点转移到亚洲非常符合其“税收国家”的本质。作为唯一霸权的美国,一直在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来维持其所谓的“世界秩序”或者提供全球性“公共服务”。既然亚洲会在未来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会扮演世界经济重心的角色,那么美国就有充分的理由,把其地缘政治的重心转移到亚洲。在这里,美国的“税基”庞大,其安全战略是可持续的。
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战略本身。在美苏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就变成了唯一的霸权国家。美国开始利用现存体制来消化中国等新兴国家,也包括所有前社会主义国家。西方的国际关系史表明,现存霸权必然会遭受另一个崛起国家的挑战。对美国来说,中国很自然成为美国的目标。
针对南海问题,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动作。第一,与越南、菲律宾等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有主权争议的国家合作;第二,扩大和澳大利亚的联盟关系,尤其是在澳大利亚的变相“驻军”;第三,试图建立新联盟,如印度,而这次,印度倒戈,在南海问题上支持中国。第四,努力改善传统上与美国不友好的国家的关系,例如缅甸。
应当意识到,美国这样做并非一厢情愿,而是具有来自亚洲的很大“需求”,就是说亚洲国家要求美国对亚洲事务的卷入。这种需求至少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亚洲国家相信只有美国才有能力来解决亚洲国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第二,这种需求也来自一些亚洲国家对中国崛起的不确定性和担忧。对多数亚洲国家来说,美国是一个久经考验的强权。中国尽管正在崛起,但在国际事务上,还没有经历足够的考验。在很多问题上,中国也尽力显示其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但还没有能力来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亚洲国家自然倾向于选择美国。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最大的困难也在于如何理性地认识美国。中国最难以面对的就是“美国的存在”这个事实。一些人还是想着有朝一日把美国势力赶出这个领域。中国的一些行为(主要是反对美国在亚洲存在的言论)也被美国人解读成为中国把美国赶出亚洲的努力。对当今世界唯一霸权的美国来说,中国人的这种心态令其十分担忧。
如果换一种思维,情况就可能很不一样。中国能否利用“美国的存在”这一事实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呢?现实的逻辑是这样的:当美国感觉到中国在排挤美国的时候,它会尽一切力量来保持和强化自己在亚洲的力量,来挤压中国在亚洲的空间;当美国感觉到中国欢迎美国在亚洲的存在并且是合作的时候,美国反而会愿意“分享”其在亚洲的空间。
今天中国面临的困境是:美国感觉到中国要把它赶出亚洲,因此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来强化自己在亚洲的存在,利用南海等问题只是美国的诸多手段之一;而中国感觉到到处受美国的挤压,要调整战略来应付美国,如果不能直接针对美国,那么也要针对美国在亚洲的盟友。这是国际政治上典型的“安全困境”。而这个困境的根源在于中美两国对自己都没有足够的信心,对对方没有基本上的信任。很多迹象表明,中美两国有倾向陷入这个“安全困境”。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小婷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