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永年:南海僵局并不是坏事
关键字: 南海南海岛礁中国东盟东盟关系南中国海问题中美关系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国际海洋法和中国的历史权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冲突。南中国海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九段线是中国继承下来的历史产物,而国际海洋法则是非常当代的事情。历史具有特殊性,但正如所有的法律,国际海洋法追求的是普遍性。中国一直回避“九段线”这个问题,道理很简单。在中国看来,一个非常当代的法律,并不能解决复杂的历史问题。从历史经验看,如果东盟(和美国)硬要迫使中国明确“九段线”,中国肯定会说,“这是我的”。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只要中国领导层面临巨大的民族主义情绪,没有领导人敢于说“不是我的”。如果中国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势必加剧局势的紧张。这里不难看到中国的模糊外交策略的合理之处。
在这个问题上,东盟的策略实际上也是值得商议的。就南中国海问题,中国实际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开始的时候,南中国海对中国来说只是一个含糊的概念,到现在,中国至少已经把岛礁主权和海洋区分开来,中国强调岛礁的主权性,但海上航道安全(海洋)则是所有国家的关切。中国没有任何理由来破坏南中国海的航道安全。一旦南中国海出现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其进出口贸易的百分之八十多都要经过南中国海。
近年来,中国也提出了“双轨思路”,即当事国(主权声索国)通过谈判协商妥善解决问题,而中国和东盟共同维护南中国海的和平稳定;或者说主权问题通过双边谈判,而海上航道安全则是多边问题。此外,如果东盟作为一个整体,不能规制其成员国的行为,也很难让中国信任东盟。在这方面,中国正在避免这样一种情形:如果对中国不利的,东盟很容易达成共识;但如果对中国有利的,东盟没有任何共识。在和欧盟的关系上,中国已经学到了很多的经验教训。
中国在僵局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和其它声索国之间的关系则是关键。中国和这些国家都是邻居,和这些国家之间也知道如何相处,如何去解决问题。对南中国海历史问题的复杂性,这些国家也是理解的。即使在没有使用任何国际性法律的情况下,中国和越南早就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在和越南解决陆地边界过程中,中国的让步也不少。这个案例也说明,说中国是“大国欺负小国”并没有任何证据。现在的问题是,如同前面所讨论的,较小国家一般都倾向于诉诸于国际法来解决问题,而国际法实际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更为重要的是,一些声索国想借用域外大国(主要是美国)的力量,来求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有美国支持和没有美国支持,这些国家所求助的问题解决方法会全然不同。一旦大国卷入,南中国海问题就演变成为地缘政治之争,变得更加复杂。即便如此,在声索国中间,各国的态度和方法也非常不一样。例如,越南和菲律宾显示强硬的态度,而马来西亚一直秉持比较理性的态度。在不同领导人之下,同一个国家的态度也是有变化的。
奥巴马与东盟国家领导人(资料图)
南中国海似乎已经陷入僵局,而且僵局一时难以化解。僵局并不是坏事,因为较匆忙寻找解决方法为好。不过,各方必须保证不会升级到公开的冲突甚至战争。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扮演关键作用。有几点是中国必须意识到的。
第一,中国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从前中国总是回应其它国家的所作所为,而现在则是其它国家对中国的行为做出反应。第二,对中国来说,关键在于耐心,因为理性出自耐心。对他国的行为,中国不能有本性的反应。在中国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国更应当理性。第三,中国要有自信。美国在南中国海行为的成本非常高,而中国自己的成本远较美国低。只要中国自己没有扩张的野心,美国支撑不了多久。第四,中国和东盟仍然有很多的外交空间。大多数东盟国家也是想和中国友好的,不想与中国为敌。奥巴马和东盟首脑在美国加州的峰会,没有明确提到南中国海问题,表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不想过多刺激中国。事实上,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经济互赖性已经相当高。
第五,即使和其它声索国的关系也有改善的空间。中国不是美国,美国可以中断和古巴的所有关系半个世纪,但中国从来不会把事情做绝。例如,这些年来,中国和越南、菲律宾等国仍然维持良好的经贸关系,尽管政治和外交关系很冷。这表明,双边之间也会出现机会来改善关系,一旦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不亲美了,或者对美国不再幻想了,就会有改善的空间。第六,中国可以以更开放的态度来对待域外大国,例如可以容许美国和东盟国家也使用设施,共同维护海上安全。第七,在相关国家都实际占领了一些岛礁之后,中国也可以倡导重新回到谈判桌上,回到邓小平早年所倡议的“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的道路。
对中国来说,如果因为南中国海问题而发生重大的国际冲突,无论对内部建设还是外交都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如果能够稳定局势、和平地解决问题,中国会是和平崛起的典范。作为一个能力越来越大的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在这方面是具有巨大的潜能的。
- 原标题:南中国海僵局及其未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评论 58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评论 221HDMI收税20年,移动“超高清时代”能否有中国标准? 评论 156美企急电:快取消越南、印尼订单,转回中国 评论 131“无论承认与否,硅谷精英变成‘中国必胜论’拥趸” 评论 9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