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四个月,为活下去,教培机构裁员、转型、跨界…
最后更新: 2021-11-23 14:13:27像小宇这样的一线教培老师,能听到很多家长的声音。不少家长说,希望你们不要倒,因为你们倒了,我们不知道孩子去哪里补习。
“我很能理解他们的担忧,”小宇老师说,“双减”无法一下子缓解家长的焦虑,现在课外教育培训的市场需求仍然非常普遍且强烈。
那些从教培机构离开但没“转行”的老师们现在都很忙,不少家长在找一对一家教,或者三五个学生一起请老师上团课。
“可能每个老师那里都有排队等他的家长,”小宇老师说,据他了解,现在的行情应该不低。但是和机构大班上课相比,那些真正能够让老师上门的,或者能够跟老师谈妥这笔买卖的家长毕竟是少数,你的资金要很雄厚,情商也要很高。
从这个角度来讲,小宇觉得,家长的负担其实是在增加的。“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钱,就不能补,蛮残酷的。”
教育是个系统性问题,如果在未来三五年的过渡期,学科类培训的部分失业人员转入“地下”,那么“双减”的实际减负效果可能不够理想。这种情况,对于政府监管来说,也存在难度,非常考验监管的能力、技术和水平。
那么,上门家教违规或者违法吗?
对此,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增瑞律师告诉观察者网,“双减”是减轻学生作业、培训负担和家长经济、精力负担的国家政策规定,教育部也制定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文件。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将所有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登记为非营利性,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
虽然目前“双减”政策还没上升到法律层面,但是如果培训机构组织“一对一”、“高端家教”、“众筹私教”、“住家教师”等培训,或者作为平台提供“一对一”辅导信息,仍属于违规行为。
而对于从培训机构离职的老师或者在校大学生勤工俭学提供的“一对一”上门家教服务,因为其属于个体行为,并不是培训机构组织行为,虽不符合国家双减政策精神,但也并不是违法违规行为。
躺平的越来越佛,想卷的更加鸡血
“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家都不补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小宇老师分析道,有些家长有条件,他们可以花更高的价格给孩子补;其次,中高考制度一如既往,还是用分数选拔孩子;另外,我们社会文化还没有做好准备,有些家长没办法接受自己小孩接受职业教育。
比如说,很多家长可能是通过自己的奋斗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如果他们的孩子不能上普通高中,只能上职业高中,这对他们来讲就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他们拼了命也会给孩子补课。
昂立教育的周老师说,“双减”之后,有的家长越来越佛系了,但那些不佛的很鸡血。“我听说,有个妈妈为了孩子辞掉了工作,白天孩子上学,她就在家里听小孩的网课,晚上回来给他辅导。”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当前教改政策尚不完整,我国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考试社会的内卷,必须尽快对教育制度进行系统改革,普及高中,推行十年制义务教育。
他认为,只有一半孩子可以上普通高中是过早分流,违背了我国产业升级的路径。初中文化水平难以满足智能制造业对高级蓝领的要求,应该让所有孩子读完普高之后再选择走职教路线还是大学路线。
某学校冲刺中考标语
剧场效应可以很好地解释教育内卷现象:当前排观众站起来,后排观众为了看到舞台,也必须跟着站起来。这样一排接着一排,最后大家都站着看戏。
在“双减”前,教培机构通过超前教育、贩卖焦虑等手段确实在教育内卷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您来,我们培养您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样的广告语让多少家长既感到“威胁”,又无能为力。
“双减”之后,一些人将“鸡娃”原因直接归结于教培机构,甚至是机构老师。
对此,小宇老师认为:“教育内卷是个社会性、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是有待推出的,教培机构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我觉得,社会上的一些极端声音对教培老师来讲是不公平的,教培老师的声音值得被听见。每一个老师都有名有姓,他们和很多人一样也有生存困境,退出教培行业之后,他们依然在这个社会存活。”
针对教培老师群体,落井下石,真的大可不必。
“双减”政策让学校重回教育主阵地,让教育回归本质,教培机构在退出、转型之时,也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助力,一系列问题正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
一、数百万教培老师面临转行压力,机构要过冬求活,他们的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二、“双减”让双职工家庭家长陪伴教育孩子的负担加重,如何解决工作和陪伴教育孩子之间的矛盾?
三、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边界在哪里,未来应如何监管以避免教培机构“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
四、课外教培市场的需求仍十分强烈,短期内家长的焦虑情绪如何纾解?
五、中考分流导致一半的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进一步加深了教育的焦虑和内卷,该怎么办?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慧 
-
上海将建保障性租赁房47万套,合法就业且住房困难即可申请
2021-11-23 13:40 观网财经-房产 -
违反《反垄断法》,中信银行、百度遭罚
2021-11-23 10:43 观网财经-金融 -
雪梨偷税被罚6500万,揭秘背后“资本好手段”
2021-11-23 10:24 观网财经-评论 -
卧底偷拍团伙:安装10分钟,月入10万,还有男拍男?
2021-11-23 07:58 -
杭州上调新房限价,个别板块涨了2000元/平方米
2021-11-23 07:36 观网财经-房产 -
月活跃用户首破1亿大关,但知乎Q3依旧增收不增利
2021-11-22 21:5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新东方在线11月以来上涨80% 教培行业能否起死回生?
2021-11-22 21:5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谈妥了?徐翔又同意文峰集团买4S店了
2021-11-22 21:58 观网财经-金融 -
财务专家执意辞任独董,逼得公司发“兜底声明”自证清白
2021-11-22 21:09 观网财经-金融 -
受害投资者的赔偿稳了?广药等企业接盘康美
2021-11-22 21:02 观网财经-健康 -
3年多非法集资565亿,两被告人被判无期
2021-11-22 20:08 观网财经-金融 -
一口牙相当于县城一套房,医药集采又砍向天价种植牙?
2021-11-22 16:42 观网财经-健康 -
CMF:预计全年经济增长8.1%,明年下行压力将极大缓解
2021-11-22 16:07 观网财经-宏观 -
媒体警告:美国国债市场面临可怕危机,人们却还在做美梦
2021-11-22 15:42 观网财经-海外 -
市场还在持续加杠杆么?如何看待5万亿回购“悬河”
2021-11-22 11:17 观网财经-宏观 -
人民日报:网购物品不好还不能给差评了?
2021-11-22 11:06 观网财经-消费 -
2名网红主播涉嫌偷逃税,雪梨被罚6555.31万元
2021-11-22 10:16 -
天价海运费时代 中欧班列立功了
2021-11-22 09:52 观网财经-宏观 -
央行主管媒体分析Q3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客观看待超额准备金率下降
2021-11-22 08:53 观网财经-金融 -
刘世锦:当前既重要又紧迫的是推动碳核算和生态核算
2021-11-22 08:48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935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08“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4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30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7最新闻 Hot
-
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
“辛杜尔”是什么意思?印度称向这几个国家通报了行动
-
巴军方:印度袭击已致26死46伤
-
结巴、颤抖、不知所云…美财长被彻底问崩了
-
绕开美国中间商,“找商品,直接和中国谈”
-
巴方:印度已“越过界限”,当然会进行报复
-
“形势变了,加拿大过去那么对中国,太蠢”
-
巴西豆农笑了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印巴交火,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