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仲麟:中国与南美的太空合作,美国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
有什么资格对中国指手画脚?
中国与南美的太空合作最久的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然而在美国看来,中国与南美的太空合作简直是如鲠在喉。仔细翻阅最近华盛顿邮报的南美太空合作“小作文”,会发现里面还是那些“老生常谈”的东西:债务陷阱、全球扩张、不透明、情报收集、军民两用等。美国太空军空间情报行动部副部长加农还特地强调中国已经拥有700多颗卫星,其中近一半具有遥测能力能开展监视与侦查任务,还能收集敏感信息。要知道,美国在太空可有足足4500多颗卫星啊。
但如果我们仔细探究下就会发现,美国这些指控是站不住脚的,就比如被美国指控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阿马楚马地面站,要知道这个地面站可是对玻利维亚学生开放参观的。谁家有军事背景的情报设施会开放给学生参观啊?美国敢开放米德堡(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所在地)给学生参观么?
玻利维亚学生参观阿马楚马地面站
至于指控中国的卫星具有军民两用能力,也可以问一问,美国的卫星项目(哪怕民用)哪个没有军事背景?就说最近的,SpaceX的星链设计目的是民用卫星互联网项目,让偏远地区的人也可以通过星链来使用互联网服务。但事情果真这么简单吗?
且不说SpaceX和军方的关系,在俄乌战争开战之后,星链就成为了乌克兰军队极为重要的通讯工具,甚至还被安装在无人自杀快艇上,作为控制链路的一部分发动对俄罗斯军港的袭击,彻头彻尾的变成了军事化用途。一边把民用卫星军事化,一边指控中国民用卫星“可能”军事化,这叫什么?这叫美国对中国的指责都是自己干过的事啊……
乌克兰军队大量使用星链进行通讯
至于美国NASA著名的航天飞机项目,就更是司马昭之心了。
虽然NASA对外宣称航天飞机是以民用和科研为目的的,然而在整个航天飞机项目生命周期内,NASA的航天飞机执行了多次美国国防部高度机密的任务,而这些任务的细节到现在都没有完全解密。
这些机密任务中比较广为人知的就是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1988年12月所执行的STS-27任务,外界推测在STS-27任务中,亚特兰蒂斯号是将一枚长曲棍1雷达侦查卫星送入轨道。
至于有确凿证据的航天飞机执行军事任务的也不少,比如DSP SAT-16卫星任务。DSP卫星是美国进行洲际导弹早期预警的卫星,是当时美国国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当时苏联发射洲际导弹,那么DSP卫星将第一时间发出预警,让美国本土做好准备。而DSP SAT-16卫星的部署任务,就是1991年11月25日由亚特兰蒂斯号执行。美国为了纪念这一任务,甚至还制作了纪念章。
在DSP SAT-16任务章上可以清楚的看到NASA和USAF(美国空军)同框,以及使用航天飞机进行卫星部署
既然美媒提到了卫星地面站,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地面站这事了。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多卫星的国家,美国自然也拥有最多的卫星站,而其中包含着大量有着政府背景的军事及情报站用途的卫星地面站。
在美剧《松树谷》中就讲述了松树谷这个美澳合作的情报设施,在虚构的中美南海冲突中所发生的故事。虽然电视剧是虚构的,但松树谷基地却是真实存在的,其作用是收集卫星信号并控制太空中的卫星进行情报收集的设施,其大量的雷达和通讯设施专门用于监控卫星与手机电子情报,主要针对亚太地区。
位于澳洲爱丽丝泉市的松树谷基地是美国的重要卫星情报设施
而美国此类设施在世界范围内比比皆是,比如位于英国的门威斯山基地就是美国NSA(国家安全局)的一个重要卫星情报设施,是其全球监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爆料的机密文件显示,NSA在门威斯山基地进行了多项机密的情报项目,包括通过卫星及网络信息定位其所谓的“恐怖份子嫌疑人”的“幽灵猎人”,以及更为机密的“幽灵狼”项目,而这些主要通过FORNSAT及OVERHEAD进行。前者是使用门威斯山基地巨大的卫星天线来窃听其他国家卫星所传播的通讯,而后者则是使用美国情报卫星在被监控的国家上空定位并监听地面上的无线通讯,甚至包括手机通讯。
门威斯山基地的远景,可以看到大量装了球形透波罩的大型卫星天线
通过监听其他国家卫星之间的数据传输,截获的信息被分门别类存储起来并进行分析,从中获得所需的情报。根据爆料的机密文件显示,以2011年5月为例,在短短12个小时之内,门威斯山的卫星监控系统就截获并记录了三亿多条通讯记录,包括信息的发送和接受者、手机号码、内容等信息,而其监听的重点则是中国与中东地区。通过这些信息,他们可以定位其所谓的“恐怖份子”并开展“捕杀行动”。
2007年,美国就通过门威斯山基地的“幽灵猎人”系统,定位并追踪了一名美国所认定的黎巴嫩“基地组织协助人员”,将其位置定位在几百米范围内。间谍卫星拍摄了他所在区域的街道与建筑,并进行严密监视。最终这些信息给了名为“11-9特遣队”的秘密特种部队,执行猎杀或抓捕行动。
相关记录显示,门威斯山基地所收集的卫星情报支持美国发起了多起位于阿富汗的无人机猎杀行动,对“目标”进行定点清除。如果说美国是“怀疑”中国与南美国家合作的卫星地面站“可能开展”情报收集活动,那它自己就是切切实实的使用与外国合作的卫星地面站进行情报监听与收集,并由此展开暗杀活动。
当然我想肯定会有人产生疑问:这些机密信息是怎么被公布的?这就不得不感谢这位美国有志之士揭露了美国政府这些情报收集的脏活:爱德华·斯诺登。
斯诺登揭露了大量美国秘密海外情报收集与“湿活”行动
这样比较来看,中国的国际太空合作目的是为了改善偏远地区通讯、远程教育、国土资源遥感、经济开发,而美国的国际太空合作则是为了机密行动、情报收集、监听全世界、定点清除。就这还指责中国的国际合作项目?这样贼喊捉贼的事情,我们奉劝美国还是少做一些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业界最先进”?AMD与英伟达正面交锋
2023-12-07 15:03 人工智能 -
科技部:将研究形成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线方案
2023-12-07 11:51 科技前沿 -
“雪龙2”号和“天惠”轮抵达罗斯海新站,将开展卸货作业
2023-12-07 11:51 南极探险 -
最有希望超越GPT-4的模型来了
2023-12-07 11:03 -
又一国之重器!世界最深、最大的极深地下实验室投入科学运行
2023-12-07 07:17 科技前沿 -
“正与美国政府合作,确保中国特供芯片出口”
2023-12-06 17:51 中美关系 -
我国首次海上远距离机动发射,捷龙三号有哪些新突破?
2023-12-06 15:12 -
新一代国产超算系统“天河星逸”发布
2023-12-06 13:19 科技前沿 -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在山东投产
2023-12-06 10:21 科技前沿 -
AI仅用17天独自创建41种新材料,速度和精确性远超人类
2023-12-04 09:06 人工智能 -
新突破!重庆大学研究团队将电镜显微技术从二维推进至三维
2023-12-02 18:29 科技前沿 -
“雪龙”号抵达南极中山站
2023-12-01 16:06 南极探险 -
首个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开建
2023-12-01 15:39 -
有望成为新型半导体材料!中国科学家合成全新碳分子
2023-12-01 09:33 科技前沿 -
英伟达CEO:中国特供芯片,合规就开卖
2023-11-30 11:16 -
0.1微米!超精密加工利器来了
2023-11-30 08:15 中国精造 -
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中国底气在哪里?
2023-11-29 14:00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盼港澳航天员进驻祖国空间站
2023-11-29 10:19 航空航天 -
中国空间站第一组全构型工作照发布
2023-11-28 16:58 航空航天 -
中国首颗高精度地磁场探测卫星投入使用
2023-11-28 15:02 航空航天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16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90“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4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18“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2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