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宇燕:预计今年亚洲经济增速4.5%,全球进入“亚洲时刻”
最后更新: 2023-03-29 11:02:142023年,在世界经济放缓和全球化遭遇碎片化风险的大背景下,预计亚洲经济整体复苏步伐继续推进,区域生产、贸易、投资一体化和金融融合进程将加快,亚洲将把握好全球经济治理的“亚洲时刻”。亚洲经济体抗外部冲击能力、产业链重构与韧性、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区域贸易协定落实是四大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亚洲成为世界经济暗淡图景中的亮点,全球经济治理进入“亚洲时刻”
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有所上调但仍相对疲弱,亚洲经济体的外需将面临不利影响。全球通胀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8.8%降至2023年的6.6%,全球食品价格也持续下行,世界经济增长的环境已经有所改善。2023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显示,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较2022年10月的预测值有所上调,但仍显著低于3.8%的历史(2000-2019)平均水平。
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2023年亚洲经济体复苏步伐加快。本报告认为,亚洲经济体2023年加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为4.5%,较2022年的4.2%有所提升,成为世界经济放缓大背景下的一大亮点。IMF的分析显示,仅中国和印度两国就将贡献2023年全球增长的一半,中国经济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亚洲其他地区的产出就会增加约0.3%。此外,亚洲其他地区的贡献度也将达到1/4。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日本、哈萨克斯坦、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泰国及土耳其2022年和2023年实际GDP增长率数据来自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2023年1月版);阿富汗、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格鲁吉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老挝、黎巴嫩、马尔代夫、蒙古国、尼泊尔、阿曼、卡塔尔、斯里兰卡、塔吉克斯坦、东帝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和也门的2022年及2023年实际GDP增长率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2023年1月版);其他数据来自IMF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2022年10月版)。
不过,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整体增长动力较弱需得到关注。世界银行对2023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率的预测下调了0.8个百分点,降至3.4%,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的减弱和融资条件的收紧。投资不足或将对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能力造成制约。世界银行预计,从2022年到2024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总投资平均仅增长3.5%,不及前20年平均增长率的一半。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人均收入对发达经济体的赶超面临陷于停滞的风险。
尽管2023年全球劳动力市场趋于恶化,亚洲各区域就业增长乏力,但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2023年就业形势或好于预期。国际劳工组织(ILO)预计,2023年全球就业将增长1.0%,较2022年2.3%的增长率大幅放缓。亚洲整体2023年就业增长率预计为0.8%,低于2022年的1.7%,也低于全球水平。该预测并未考虑到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后经济回升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提振作用以及对就业的支撑效应。
2023年,亚洲地区的通胀压力有望减缓,但推动通胀上行与下行的因素共存。大宗商品价格从峰值回落有利于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抑制需求从而减缓通胀压力。全球供应链面临的价格压力正在缓解,这从供给端削弱通胀压力。亚洲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全恢复。亚洲主要货币的汇率趋稳,输入性通胀压力降低。
2022年,对外货物贸易仍保持快速增长,但全年呈现“前高后低”形势,与世界贸易增长整体趋势一致。2022年,全球贸易将达到约32万亿美元的创纪录水平,商品贸易总额预计将达到近25万亿美元,比 2021年增长约10%。从2022年第3季度开始,全球贸易增长陷入低迷,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预计,2022年第4季度全球货物和服务的贸易额都将下降,亚洲地区也无法幸免。
亚洲在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领域发挥了更为积极主动的引领作用,去年和今年两年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均在亚洲举行,全球经济治理进入“亚洲时刻”。亚洲经济体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深度参与全球货币金融治理,深化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同时,亚洲着力引领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不遗余力投入减贫事业,加强区内互联互通倡议与规划的对接,强化开发性融资助推全球发展治理进程,推出全球发展倡议帮助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
从2021年数据看,全球对亚洲货物贸易的依存度保持稳定,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依存度保持较高水平,东盟和中国的货物贸易中心地位保持稳定。东盟成员之间的依存度相对最高,达到21%;日本、韩国对中国的依存度在20%以上;东盟国家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国家对中国的依存度也接近20%。2022年,受俄乌冲突、新冠疫情持续与供应链受阻交叠影响,全球对亚洲贸易的依存及亚洲内部货物贸易依存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调整。
尽管近年来全球供应链受到各种冲击,但亚洲工厂自身依存度仍有增强,亚洲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多数亚洲主要经济体在过去十年都在增加对亚洲工厂的依赖。中国、中国香港、韩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经济体尤其如此;印度和日本对亚洲工厂的依存度有所下降。亚洲在全球价值链产品竞争中优势突出。从亚洲工厂出口额排名前22位的中间产品看,21种产品出口增长明显,包括集成电路在内的电子元件产品增长最快,2021年增速高达28.8%。中国仍保持在亚洲中间产品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在交易量最大的22种中间产品中,中国有20种处于领先地位。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加速增长。
亚洲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有待提高。2021年,中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大幅缩小,新加坡服务贸易盈余保持小幅增长,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的逆差额显著增加。菲律宾保持服务贸易盈余且盈余增长。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成为亚洲服务贸易领域涌现出的新亮点。2021年,亚洲数字服务贸易同比增速达到16.46%在全球的占比持续提升。同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额前十名中中国、印度和新加坡分列第五、第六和第九位。2022年,全球前十大电商销售额的国家排名中,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分列第一、三、六、七、九位。2021年全球旅游业开始复苏,但仍未能恢复至2019年疫情前水平。亚太地区旅游业受挫更为严重,2021年入境旅客数仅为疫情前的7%。2022年,亚洲各经济体不断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出入境管控进一步放松。中国重启出境游将有力刺激亚洲尤其是东盟的旅游市场复苏。
亚洲经济体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对外直接投资上具有可持续性和韧性。亚洲主要外资来源地仍是亚洲内部。2021年,亚洲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占全球FDI流入额的45%,达到了7100多亿美元的新高。2021年亚洲FDI流出额与2019年基本持平,达到6,100多亿美元。2021年亚洲直接投资对自身的依存度接近60%,尽管低于2020年的65%,但显著高于疫情前2019年的44.78%。2021年,对亚洲FDI流量依赖程度排名前三的经济体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中国;亚洲最为依赖的FDI枢纽是中国香港,亚洲对中国香港FDI流入流出的依赖程度为26.88%。
亚洲金融融合加深,帮助提升了区内经济体抵御国际资本流动负面冲击的能力。截至2021年底,亚洲流出的组合投资存量接近11.7万亿美元,日本、中国分别为5.1万亿美元和0.98万亿美元;亚洲吸收的组合投资存量为10.2万亿美元,日本、中国分别为3.22万亿美元和1.97万亿美元。截至2021年底,亚洲经济体将19.5%的组合投资配置在亚洲市场(限于数据可得性,仅统计披露组合投资地区流向的亚洲经济体)。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经济体中,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对该区域的组合投资配置程度最高。亚洲经济体扎实推进区内本币结算与合作,推动本币结算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2年末,亚洲经济体签署的处于存续期的本币互换协议达到26份。其中,中国与亚洲经济体签署的本币互换协议规模达到1.973万亿元人民币,其他亚洲经济体间签署的协议规模达到1,135亿美元。截至2022年12月,日元和人民币分别以2.88%和2.15%的占比居全球主要货币国际支付金额的第四位和第五位。此外,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成为新兴市场最为活跃的绿色债券发行人。上海、东京、香港、新加坡、首尔、台北等国际金融中心证券交易所成为亚洲绿色债券的重要上市地。亚洲经济体积极展开国际合作,对接绿色标准。
四大热点议题
在亚洲经济体增强抗外部冲击能力上,重点关注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与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债务水平持续上升的问题。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开启加息周期,大量短期资本加速从亚洲回流美元资产,许多亚洲经济体数次加息导致经济减速是主要原因。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将为亚洲经济体有效应对外部冲击提供助力。
在亚洲产业链重构与韧性问题上,亚洲应抓住全球产业链区域化机遇,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共同市场;抓住全球产业链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机遇,推动数字技术创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需应对全球产业链断裂带来的冲击,有效保障关键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供应。
在气候变化、碳中和与绿色转型问题上,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等主要亚洲国家都提出了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时间表,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将促进绿色发展与转型作为国家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转型已成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议程。
在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与区域贸易协定的进展上,在多边贸易体制深陷多重危机的背景下,RCEP正不断显现域内贸易投资的制度和开放的红利。亚洲经济体积极参与数字经济规则制定,有利于推动数字经济领域的开放和发展,为亚洲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力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远方 
-
宁夏万亩林场主跪地求供水, 水务公司:水盐分比较高,浇不了树
2023-03-29 10:43 -
广东省中山市报告1例H3N8禽流感病例
2023-03-29 10:29 -
蒙古国副总理:如中国经济今年增长5%,能促进我们增长7%
2023-03-29 10:28 博鳌论坛 -
中超公司原总经理董铮、中国田协主席于洪臣被查
2023-03-29 10:11 廉政风暴 -
微信QQ出现功能异常,官方回应
2023-03-29 09:37 -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殷美根被查
2023-03-29 09:28 廉政风暴 -
为何不打算生育?这份统计局调查背后体现了什么?
2023-03-29 09:13 -
107岁抗战老兵许世吉去世,甲子山战役曾9天9夜没合眼
2023-03-29 08:08 -
韩正同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代表座谈
2023-03-29 08:04 中国经济 -
第八批国采今开标:涉40大品种,肝素类药物首次纳入
2023-03-29 07:44 健康中国 -
甘孜州回应“游客被拦车乱收费”:网传视频掐头去尾
2023-03-29 07:32 -
北京丰台区有陌生人抢孩子?警方通报:已查获嫌疑人
2023-03-29 07:12 -
我国卫星精确探测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
2023-03-29 06:56 航空航天 -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中国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2023-03-28 22:52 中国经济 -
推动更多全球企业在沪投资兴业、实现共赢发展!陈吉宁今天会见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
2023-03-28 22:44 上海观察 -
注入正能量、增添暖色调、激发精气神!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今天举行
2023-03-28 21:20 上海观察 -
没有大龄骑手?美团回应:最高年龄为57周岁
2023-03-28 21:02 -
新开发银行新任行长、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夫抵沪履新
2023-03-28 20:43 金砖国家 -
聚焦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总抓手,更加精准施策发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这些重点
2023-03-28 19:54 上海观察 -
国家医保局:新冠治疗药品价格实施分类管理,A类优先采购
2023-03-28 18:44 抗疫进行时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