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44期:从“中国热”到“中国模式热”
对中国模式颇有研究的俄罗斯学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去年12月19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员报》发文,他这样总结的:“中国成功的秘诀包含三个要素——国有经济、市场经济和稳定的执政党。其中,执政党负责协调前两个要素的协作以服务于整个国家的利益。军工、自然垄断行业、运输、能源、基础设施、主要银行以及教育和医疗体系是国家拥有的,同时民营经济为国家贡献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岗位和50%以上的税收。”
他特别讲了一个观点:自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大部分俄罗斯人放弃了与西方保持平等、互利共存的幻想。“自由资本主义思想”在俄罗斯逐渐边缘化,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开始丧失自己在媒体、文学和艺术中的话语主导权。年轻人对社会主义的兴趣与日俱增。
一些民意调查表明,约50%的年轻人希望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苏联时期的电影、音乐、有关社会主义时期的军事和经济的胜利以及苏联解体的原因等等的出版物越来越受欢迎。同时中国商品,尤其是中国汽车,大量涌入俄罗斯市场,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效率问题的思考。它们优良的品质改变人们过去对中国商品质量的刻板印象,启发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效益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2023年7月11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办的第七届中俄博览会上,参观者与中方企业展出的汽车合影。新华网
被西方媒体称为“普京大脑”的俄罗斯哲学家杜金教授,非常感谢我们中国研究院2018年邀请他来访问中国——作为访问学者在中国待了一段时间,使他完全改变了自己过去对中国的看法。
他上世纪90年代曾担心中国拥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会放弃中国自己的传统和社会主义思想。但他在中国的实地考察和学术交流改变了他的认识。他发自内心地认为中国模式成功了,中国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苏联道路、也不同于西方道路的成功之路。
他也高度评价我提出的“文明型国家”理论,并主动把它介绍到俄罗斯;他多次指出,现在普京总统也多次公开表示俄罗斯是一个“文明型国家”。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学者认为我总结出的“文明型国家”的八条标准——即“四超四特”:超大型人口规模、超广阔疆域国土、超悠久历史传统、超丰富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社会、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经济——也适用于俄罗斯。
今年上半年我们中国研究院组团先后走访了韩国、蒙古、法国、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等国家,我自己也应邀在这些国家介绍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最新的一次是6月19日下午,在俄罗斯的文化地标——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做了一个题为“中国模式及其全球意义”的主题讲座。
我从普京总统赞扬中国模式说起,与俄罗斯听众探讨了中国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中国模式的哲学基础是实践理性,中国模式追求良政善治,中国模式发展混合经济,中国模式力求实现政治力量、社会力量和资本力量有利于大多数人利益的一种平衡。我还概述了中国“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并强调中国今天已经走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前沿。
我还介绍了中国模式的底层逻辑,也就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我说,中国不会向外输出中国模式,但越来越多的国家正把目光投向中国,希望汲取中国成功的经验。中国模式确实可以为许多国家实现现代化,以及为全球治理提供许多新的智慧。但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话题,实际上我在《这就是中国》节目中也多次有所涉及,今天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吴新文演讲
我正好参加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代表团,出访俄罗斯,几天下来领略了俄罗斯作为“文明型国家”的魅力,看到莫斯科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中国品牌汽车和商场里中国制造的商品,对俄罗斯这波“中国热”和“中国模式热”有一些观察和思考,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俄罗斯历史上先后共有四次“向东看”或者“中国热”。
辛亥革命爆发后,列宁、斯大林等共产党领导人把目光投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苏共为领导核心的共产国际积极指导并帮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早期运作,还创办了莫斯科中山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这是俄罗斯的第一次“向东看”。
俄罗斯第二次“向东看”,发生在我们新中国建立以后。20世纪50年代,中苏结成同盟,苏联支援中国156个工业化项目,在资金、设备、技术等方面援助中国,并派出苏联专家来华,指导和帮助中国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接纳中国留学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这可以说是俄罗斯的第二波“向东看”。
1991年苏联解体后,当时俄罗斯有部分“先知先觉者”,开始注意中国改革模式和苏联改革模式的不同,即不是贸然进行激进的政治改革,而是首先进行循序渐进的经济改革。在那一时期,中国蒸蒸日上的平稳发展势头与俄罗斯的急剧动荡衰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看在眼里,并开始思考俄罗斯未来的发展道路问题。这是俄罗斯第三次“向东看”。
俄罗斯第四次“向东看”发生在201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之后,至今已持续了十多年。在这一阶段,中国发展已从量的积累变为质的飞跃,而俄罗斯融入西方战略彻底破灭;面对西方的全面打压、孤立和制裁,俄罗斯各界痛定思痛,把关注的目光全面转向中国。
2024年2月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车辆在中国新年主题装饰前驶过。新华社
与前三次相比,俄罗斯第四次“向东看”或“中国热”,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成就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对这一成就背后的中国模式、对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经验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研究。这波“中国热”表现出了新的特点。
一是聚焦中国发展奇迹背后的中国制度优势。
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主席塔夫罗夫斯基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继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之后的一种新的世界经济制度,这种制度汲取了此前模式的优势,将国家战略计划的集中性和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大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个体创造性的自我实现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党的领导作用则是这一制度模式中最重要的部分。
二是重视中国发展成就背后的思想创新。
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久加诺夫指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这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重要秘诀。
三是一改苏联时期俄罗斯对中国的“老师”和“老大哥”这样的姿态,强调俄罗斯必须全面向中国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拉林、俄罗斯伊兹博尔斯科俱乐部副主席纳戈尔内等人明确提出,俄罗斯要实现复兴就必须参考并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另外,俄罗斯专家还提出,中国的党政干部培养、经济特区试点、基础设施建设、实体经济优先、电子商务、绿色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都有值得俄罗斯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在中俄双方的共同推动下,很多领域的学习交流已全面展开并初见成效。
四是关注中国模式和中俄合作的世界意义。
俄中关系研究和预测中心主任乌亚纳耶夫发现,中国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当中,与各种国家集团、国际组织、专门小组、委员会等发展双边和多边关系。他称赞“一带一路”倡议考虑到了各方的关切,遵循了共赢、尊重和信任的价值观,重视和平发展、互利合作。
在这次莫斯科之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俄罗斯各界对苏联时期社会主义更多的怀念和认同,社会主义的某些元素在俄罗斯也有复苏的迹象。但俄罗斯能在多大程度上远离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俄这两大“文明型国家”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组织、“全球南方”和联合国框架内的相互学习、支持和全方位合作,必将有助于形成一种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基础上的新型全球化,推动世界体系从单极世界向多极世界进一步演变,最终建构一种更为公正合理的新的全球秩序。谢谢大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生猪养殖行业整体扭亏为盈:下半年生猪价格仍将维持较高价格
2024-08-04 08:12 -
蔡奇看望慰问北戴河暑期休假专家
2024-08-03 20:25 -
“受西方民族理论影响,作家们从总体性中退却,更关注差异性特殊性”
2024-08-03 20:24 -
国务院:研究扩大免签国家范围 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
2024-08-03 19:24 -
陕西将13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2024-08-03 17:57 -
河南又有“墩苗”干部履新县政府一把手
2024-08-03 15:35 基层治理 -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造成一村庄2人遇难12人失联
2024-08-03 13:31 -
雅康高速隧间桥垮塌:掉坠3辆车共6人,5人失联
2024-08-03 12:22 -
雅康高速公路突遇泥石流有隧间桥垮塌,救援工作正在进行
2024-08-03 08:51 -
“烟草局招聘体育特长生”引质疑,回应来了
2024-08-03 07:27 -
张国清: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
2024-08-02 22:54 极端天气 -
“我国投资者结构已改变,更多机构投资者是一种改善”
2024-08-02 21:22 -
陕西公路桥梁垮塌事件:已确认遇难38人、失联24人
2024-08-02 20:17 极端天气 -
国家发改委: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
2024-08-02 17:51 -
清华毕业生举报局长贪腐、学历造假,苏州发布通报
2024-08-02 17:24 -
连平:投资者能获得持续且满意的回报,市场才有未来
2024-08-02 16:39 观网财经-金融 -
上交所副总经理董国群、深圳证监局原局长陈小澎被查
2024-08-02 16:02 廉政风暴 -
山东聊城阳谷发现炭疽病例,5名接触者已隔离
2024-08-02 13:26 -
30人遇难35人失踪,湖南郴州市长现场致哀
2024-08-02 11:16 极端天气 -
微信新功能上线!网友:救命神器来了
2024-08-02 11:06 地震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