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97期| 人类智能时代: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
主持人:我还可以举个例子,比如给农业生产赋能。种植农作物的时候,通过人工智能的一些设备辅助,可以非常精准地感受到植物的生长状况,可以让生长周期再快一点或者再缓一点来满足外界的需求。所以千行百业都可以接受人工智能的服务。当然我们刚才说的是人工智能赋能的一部分,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关心人工智能?是因为大家看到它带来的能量之外,也有担忧。人工智能未来会不会产生一些颠覆性的变革?
张教授:我看到有一个报道,关于美国国防部的一项试验,说是一个人控制无人机打仗,然后他给无人机下命令说你必须停止发射,结果无人机把这个指挥员打死了。因为它通过大数据积累判断,认为你的指令不符合我的利益,就把你打死了。但是后来美国国防部说这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只是他们预设的一个场景,但他辟谣辟得晚了。同时,人们也觉得这种情况是完全可能的。
主持人:类似这种情节,我们在科幻电影里看到过。以往可能大家觉得这个事离我们很遥远,但像这种通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突然一下觉得这个隐忧不得不重视起来。现在有不少的科学家都已经提出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要缓一缓。
孙教授:刚才张教授举的那个例子,其实专用人工智能就可以,而且我相信它已经是现实的,已经不是科幻电影了。比如把物体识别能力再加上某些定位,再加上机器人有执行能力,所以我觉得应该已经存在危险。
主持人:孙教授能否给大家做一个解读,我们现在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和状态?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每年都有热词,今年讨论的就是大模型。您刚说“三大”,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您能不能给我们做个介绍,世界人工智能的领域和中国目前是怎样的发展水平?
孙教授:我们国家和全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水平对比,在ChatGPT之前应该说差不太多,一般美国是领跑,我们是跟跑,这是一个总的状况,但我们跟得比较快,我觉得比美国差半个肩膀。但这次ChatGPT出来,一下子把我们甩掉了一百米。从通用人工智能角度来看,我们和ChatGPT有非常大的距离。但从它的专用能力来看,大模型有专用能力,应该是差不多。通用能力,可以有些例子去测试,ChatGPT4,你给它一些问题,回答得还都比较靠谱。我们自己的系统,有时候测试会产生一个不错的句子,你会觉得悬的心好像放下了,但实际上还是有很大差距。
主持人:这一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有几十家大模型的相关院校、厂家、企业等,都拿出自己的作品来参与展览。大家意识到,我们在通用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块有比较大的距离,所以很多设计方、科研机构都开始发力追赶。
张教授:中国人看得很清楚,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哪些地方是有优势的,哪些地方是有劣势的,然后想办法弥补。我看了这次华为发布的一些报道,他们做事情也是从源头,包括从芯片和大模型开始做很多事情。
孙教授:我刚才讲,我们的大模型的专用性还是没问题的,它即使不具备通用性,但结合各个行业能发挥很大的效果。
张教授:任正非有一个判断: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对人类社会的直接贡献可能不到2%,而98%应该是对经济、社会等各行各业的促进,所以从政府治理到金融、到煤炭、矿山、港口,华为都在做。盘古大模型与中国这种全球最强大的制造业、最完整的产业链相结合,这是美国所不具备的。
主持人:现在我们讨论通用的部分,可能未知数比较多。在技术上我们还是要抓紧升级迭代要追赶上,同步地再来考虑,它可能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到底怎么去约束它。前段时间网信办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文件,8月15日开始施行。这里头确定了很多管理边界,比如数据不能过度收集等等。但是我注意了一下,它的原则叫包容审慎、分类分级监管。
张教授:我觉得这四个字很重要,包容审慎,“包容”放在前面,那就是先鼓励你发展,容忍你发展,然后再审慎对待。之前有个征求意见稿,这个是新的版本,有一些变化。其中一个大的变化是,之前的监管部门主要是网信办,现在包括了教育部、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等。另外对于社会动员这类具有舆论属性的人工智能是要严管的。我觉得这也是很合理的考量。
孙教授:应该说这个办法还是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意见,比如刚才说的包容审慎,这个原则特别重要。因为这种生成式的模型,一方面它生成能力很强,同时它是概率式的。概率式模型就会产生幻觉现象,这是必然的。你想你一个人走路,如果在每个路口都有四万八千个分岔口,然后我让你走二十个岔口,你还能精准地走到你希望到的那个地方吗?不太可能。所以产生问题是必然的。如果监管办法是一个问题都不能出现,那这个技术就没法发展,我注意到文件中提到要分类分级监管。
这就很好,它不能零容忍,零容忍的话,这个技术就搞死了。但另一方面,确实是错误要越小越好,这实际上对技术也是提出挑战。比较好的监管,它会促进技术精准定位。适度监管,对技术本身也是一个发展。
主持人:此外,像ChatGPT4这样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也让大家讨论另外一个话题,就是科技向善和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像职业创造和职业替代之间的关系。比如科技公司,都可以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来写初级代代码,有一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可能就失去了工作机会,包括从事初期创意的,像初期文案,初期策划,可能都会失去工作。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孙教授:通用人工智能肯定会替代一部分人的工作,特别是重复性的、相对低端的智力劳动。从好的角度来看,是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因为不需要这么多人了;不好的方面,是对个人来说,可能就会有一部分人失业。从工业革命到现在都是这个规律。所以这块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不会取代这个行业。比如写代码,好像谷歌测了一下ChatGPT4,基本上可以给它18万美金的年薪,但还是我刚才讲的,这个模型存在幻觉现象,它写的代码不能保证都是对的。所以一定是后续需要有人来校对、审视,其实是对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主持人:就像您说可能还会催生出一些新的工作机会,创造就业也好,还是给所有人提供机会也好,它讲究一个公平性,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么好的条件来应对这种新的创造所带来的挑战。所以其实我是蛮担心这个问题的,就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活跃发展,对于普通人来说,冲击会有多大,怎么保护大家的权益?
孙教授:现在有个词叫终身学习。你不学习就落后,落后可能就丢掉工作,这其实是正常的。我想这个问题要换个角度来看,ChatGPT有严重的局限性,它不是一个基于理性思辨的算法,而是一个概率式的算法。这个东西要达到决策的层面,现在是做不到的。另外确实也会产生新的行业,新的职业创造。
主持人:或者我们要放宽视野,就像我们刚才讲了它会赋能千行百业,可能会在千行百业当中,根据自己行业发展的特性会创造出新的职业岗位,这是有机会的。
孙教授:将来会出现这种情况,人少了的话,机器反而能够弥补我们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再有,我干嘛一周一定都要工作五天八个小时。我可以少工作,去生活;只要制定合适的规则,让大家都能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这种好处,就可行。
主持人:所以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社会要做管理要做服务,其实就是希望把人工智能的正面部分发挥到最大,它提出来的挑战,或者可能会由此带来的一些管理上的难题,要更加花力气去解决。就像您刚刚说的,可能有些相对弱势的群体会受到挑战,那么可能政府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在劳动创造上、在其他岗位的给予上,怎么去保护这样的人群。因为社会公平始终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追求目标。
张教授:放宽思路,最终可能是必要劳动的大幅减少。比方说过去是每天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以后每个星期工作三天、至两天,获得同样的收入、甚至更高的收入,你将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我们要放眼未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如果一家公司或者一个人,利用人工智能把整个世界毁灭……
2023-08-12 09:45 人工智能 -
碧桂园已筹备债务重整 近期启动相关程序
2023-08-11 08:17 观网财经-房产 -
“为了这组高清图,我们前后花了10年时间”
2023-08-10 08:24 -
LK-99只是电阻很高的劣质材料?北大等团队研究结果公布
2023-08-08 22:05 -
香港大学获822.6毫克嫦娥五号月壤样本
2023-08-08 14:12 香港 -
国产薄煤层采煤机打破世界纪录
2023-08-08 07:45 科技前沿 -
美国复现核聚变点火,并突破净能量增益纪录
2023-08-07 12:04 科技前沿 -
可穿戴!我国科学家率先打造出有弹性的铁电材料
2023-08-04 09:38 科技前沿 -
“如果超导这么容易做,那就让大家土法炼钢去”
2023-08-03 10:59 科技前沿 -
专家:韩国团队公布的超导体“极大概率”不能实现室温超导
2023-07-30 18:28 -
韩团队室温超导开启人类新纪元?3小时提交两篇论文,样品被指有瑕疵
2023-07-28 08:22 科技前沿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挂牌,取代原上海巴斯德所
2023-07-27 15:45 -
专访英特尔高管:量子计算产业化,还有哪些“坑”要填?
2023-07-24 09:53 观网财经-科创 -
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试车连续成功
2023-07-23 20:03 航空航天 -
我国成功发射四象01星等4颗卫星
2023-07-23 11:24 航空航天 -
我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发动机完成飞行任务要求验证
2023-07-23 09:31 航空航天 -
突破国外长期封锁,国产核磁共振仪实现量产
2023-07-22 22:00 -
专访:除了使用最强光刻机,英特尔制程反超台积电还有哪些招数?
2023-07-22 15:22 观网财经-科创 -
神十六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任务
2023-07-20 21:50 航空航天 -
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4秒)启动试运行
2023-07-19 15:06 科技前沿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2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6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9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4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