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72期:谈谈高质量发展
最后更新: 2024-05-08 17:41:14观众2:三位老师好,非常感谢今天的分享,我来自中国香港,现在从事媒体和对外传播工作。我在工作里面会注意到有一些海外媒体说,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是因为全球经济低迷加上疫情叠加,因此党和政府不得已被动关注到高质量发展。所以我想请教一下老师怎么看这一说法?以及从媒体对外传播的角度,我们需要有怎么样的反应?谢谢。
张维为: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是十九大提出的,也就是2017年,所以在疫情之前就有了。你提到的这个外媒讲法肯定是不准确的。很显然是我们自己的发展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要制定五年和更长时间段的规划,许多问题要超前考虑、超前布局。
你讲到国际传播也是的,我记得当时十九大刚过,我到德国参加会议,他们请我介绍习近平经济思想。我说多少时间,他说五分钟行不行?在国外,一般发言就给你三五分钟,你也得讲。我说我可以用五分钟来介绍一下,第一,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以选票为中心;我一般都要进行国际比较,特别是跟美国进行比较,我说特朗普就是以选票为中心。第二就是拥抱新工业革命,我也是跟特朗普做比较,我说习近平主席是拥抱2050年,特朗普是拥抱1950年,特朗普希望把传统的煤炭、纺织工业等等全部弄到美国去,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第三,我说质量、质量、质量,也就是讲的高质量发展。所以,这个思想是一贯的,现在还在落实。
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热电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编辑 范培珅 摄
观众3: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是一名建筑设计师。李世默老师提到我们要提高附加值,就意味着要用相同的劳动时间或者更少的劳动时间,去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在我自己的观察里面能感受到,除了一些高精尖领域以外,我们在很多传统行业其实还是人力成本优势。所以,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国家怎么去鼓励企业和个人,更加全面地向创新氛围去培育和转型呢?谢谢。
李世默:从人才的角度看,从规模发展到质量发展的转型,也就是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的转型。人才红利现在正在发生。我有一家公司在张江,CEO跟我提过一件事情,他说有一个跟人才有关的说法,叫“丈母娘指数”。你们都知道以前有个说法叫张江男,就理工男,什么意思呢?他们可能说话没有我跟张老师那么溜,找不到对象,丈母娘看不上,但现在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张江男是“最吃香的”,丈母娘追捧张江男。我觉得这个现象在全中国发生。今后成功的创业者的案例、形象会发生质的变化,今后10年、20年会有很多理工男、理工女,就是科技类型的人成功地创业,引领我们国家的产业的升级。丈母娘喜欢,我VC(风险投资人)也喜欢。
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美国收入最高的1%的家庭总净资产为36.2万亿美元,超过中产家庭持有的35.7万亿美元。这是自1989年美联储追踪该数据以来,1%富人拥有的财富首次超越60%的中产。图自insider
主持人:说到高质量发展,大家会对另外两个词比较熟悉,高效能治理和高品质生活。这三个词其实是一个整体。就好比刚才这位观众问了一个有关人才的问题,人才在科创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中非常重要。但是社会中还有很多普通人,可能产业迭代会击破原有的产业结构,也会打破原有的就业格局,很多人会面临巨大挑战。最后也请两位做一个阐述,在你们的观察中,这种产业的更新迭代,这样一种高质量发展,将怎么来包容、帮助那些可能在产业迭代当中受挑战的人。
李世默:发展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现在高质量发展最大的风险就是造成社会上有赢家、有输家。美国是这个过程当中最大的失败案例。全球化过程中,掌握资本、掌握科技的人,把美国整个高质量发展获得的利益全部吞掉了。美国三大核心人群,华尔街、硅谷、好莱坞这个顶端群体,包括他们的司机和阿姨加一块不到100万人。但这批人把美国在整个全球化过程中获得巨大增量的99%全吞了,他们自己拿走了。
我从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里面读到的中国的另外一个顶层设计,跟刚才说的高质量发展从经济科技方面的顶层设计是一样重要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共同富裕。这两个是比翼齐飞,缺一不可。
张维为:我就补充一点,像中国这么大规模的国家和经济体,一个人口大国,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制造业,创造比较多的就业机会。我顺便提一件事,类似的问题过去也争论过,上世纪80年代中期,江泽民做了一个事,他是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当时关于要不要大力发展电子工业,有人说这会造成中国的失业。他说不,电子工业绝对不只是一个涉及就业的简单事情,它是很多现代产业、很多高精尖武器发展的需要,它意味着更加精细、更加科学、更加准确、更高质量的各种设备。他又说,电子工业发展的过程也会创造很多新的产业和就业。作为电子工业部的部长,在决策过程中,他的眼光和专业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我们要朝前看,新的产业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李世默:还有科技赋能产能里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通过科技提高每一个劳动者的生产力。那么,这个生产力的提高分给谁?当然要分给创造科技的人,创新的人,但是也要足够地分给劳动者自己,因为他的生产力提高了。如果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就能实现真正的、全方位的高质量发展,就是中国式社会主义。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ST阳光:控股股东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拟罚款2.32亿元
2024-05-07 20:57 -
华为苹果同日对决,背后还有中韩面板之争
2024-05-07 17:23 观网财经-科创 -
历史性一幕!iPhone在华市场份额跌出前五
2024-05-07 11:13 观网财经-科创 -
45亿加码“五五购物节”,拼多多助力上海“拼”出精彩
2024-05-06 19:32 -
美国Tiktok法案的起草人,引火烧身了
2024-05-06 18:47 观网财经-金融 -
舒适赛道红利释放,红豆股份品牌转型出成效
2024-05-06 13:33 -
“五一”近3亿人次出游,较2019年同期增长28.2%
2024-05-06 12:16 观察者头条 -
巴菲特股东大会要点来了!回应减持苹果、巨额现金储备等
2024-05-05 08:28 -
武广高铁、沪杭客专等4条高铁线涨价,涨幅近20%
2024-05-04 14:13 高铁世纪 -
深圳将取消福田、南山之外区域住房限购?深圳住建局回应
2024-05-04 10:27 观网财经-房产 -
-
20张营业执照只有3家实存?央媒:问题在下头,根子在上头
2024-05-03 11:21 基层治理 -
上海推出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活动
2024-05-03 09:39 观网财经-房产 -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最新进展
2024-05-03 09:30 国企备忘录 -
31省份“一季报”:苏鲁浙增速超6%,山西总量下滑
2024-05-02 21:39 宏观经济 -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纳指两连跌星巴克重挫
2024-05-02 07:42 观网财经-海外 -
南京公积金新政:包括宣城、马鞍山在内的南京都市圈9城互认互贷
2024-05-01 19:50 观网财经-房产 -
美国当前经济数据中,也许藏着高官接连访华的答案
2024-05-01 09:24 -
余承东不再担任华为终端BG CEO
2024-05-01 08:53 观网财经-科创 -
“超级充电宝”来了!全球最大,并网发电
2024-05-01 08:14 产业万象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7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5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