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00集:如何讲好中国政治故事
最后更新: 2021-06-06 08:29:57圆桌讨论
主持人:说到《这就是中国》100期,最初在节目里面,张老师当时很多涉及到的议题,对观众来说还有那么一点点敏感。比如那时候讲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很多观众说,“哎,这个问题还挺敏感的”,但是一段时间过来,大家发现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性、理解性,包括讨论能够触及的深度,跟那个时候有很大的不一样了。
张维为:实际上我们做的原创性研究,好多年的积累,完成了对西方政治话语的解构和中国自己政治话语的初步建构。这样一来,做节目我们是很有底气的,而且一切在于国际比较,特别是跟西方的比较。
美国的问题出在资本力量太大,我十来年前就讲过这个观点,2019年在这个节目上也讲过,结果证明是这么一点。我们做的预测后来证明是对的,在美国言论自由是非常有限的,讲中国好是不行的,后来证明就是如此。我们整体的观众群体起来是在2020年,大家一下子觉得这节目讲的是有道理的,背后就是你做扎扎实实的研究,然后真的一个解构、一个建构。
特别像我这样,因为在西方生活过,西方所有国家我都实地考察过,所以我们对中国“公知”的打击是降维打击,我们的知识比他多十倍都不止。我们相信实事求是,你有你的长处、你的短处,甚至致命的短处,而且总体一定是走下坡的,因为资本力量影响太大、太大。我很高兴现在认同我们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主持人:所以有一些看似敏感的议题,并非不能触及,有的时候恰恰就是要勇敢地去触及、去讨论,才可以打开大家观察这个问题的视野。
冷凇:对,实际上观众现在的接受度也大了,因为我们的格局、视野在中国自信以后整体是开放的。举个例子,中美谈判中,我们看到一个短视频出来,后来是整期谈判的视频出来,一些谣言一下子就不攻自破了。王毅外长、国务委员杨洁篪先生怎么跟外方交流的,一个片段出来就够了。中印之间的冲突,也披露了一个短视频,谣言不攻自破。敏感的内容可以讨论,因为事实就摆在面前。实际上,我们也自信了,胆子也大了。
张维为:我补充一句,中国人自信从移动端开始的,因为一下子信息垄断没有了,谁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中外的比较,导致“公知”的谎话一下子就被人家给揭破了。这个很关键,对受众来说他们的要求已经很高了,不能简单地灌输,就是要直面任何尖锐的问题,所以在第一期节目我们就说了,请大家提问题,越尖锐越好。
主持人:还有一个变化,我们的视野确实也是越来越宽。从一开始我们是叫定位中国,要读懂中国,后来我们还加入“要读懂世界”,我们要敢于做中西方的一个对比,而且越对比,你越能够发现中国制度的价值和它的优势所在。
张维为:我们节目努力来推动的,就是在国际比较中建立中国自信。就跟这次疫情防控一样,一比较,发觉某种意义上我们做的鹤立鸡群。用中国人的视角看这个世界,中国人以自己的话语来解读这个世界,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一出现什么事都是西方话语在解释,我们说NO,我们要解释,你这个出问题,这下去危险很大,你这个没有战略眼光,你将一路走衰。我们在这个节目过程中做了很多很多预测,绝大部分现在看来都还是准确的。
但是实事求地说,有时候我们做些判断也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信息不完全。做这个节目的时候这个事情发生了,你很快就要做出判断,这个是蛮考验我们的,我们有时候内部也做一些讨论。
比方说2020年2月份疫情爆发,美国人就说这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我们说NO,不会的,这将是美国的切尔诺贝利。这个判断不太容易的,信息不完全。但我当时为什么做这个判断呢?因为我在西方国家生活过,我发现一个基本事实——
在西方,像这样一种传染性非常大的疾病一旦在基层社区传染——英文叫community spread——它没有办法控制。西方的社区没有我们这样的基层组织,没有像我们这样的街道、居委会,物业也不会干预这样的事情。
我们的物业里边有党的领导,你现在得出来,我们的公安也一起参与进去。它们没有这样一整套的安排、机制,所以我直觉判断就是这个在西方可能会变成切尔诺贝利。
主持人:这个100期节目,我有一个很大的体会,《这就是中国》所有的观众们,他们在这里头其实也构建了自己的中国话语,也贡献了中国话语的一种表达。我记得比较早的时候,来参加节目的观众都还有很多困惑,他们甚至可能也不是很相信这些观点,但是慢慢地、慢慢地,我们会看到他们有更多的自信的表达,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讨论,这个变化也非常大。
张维为:对,实际上它跟整个社会的变化密切联系在一起,2020年是一个新的思想解放,随着我们中国人自信心越来越上升,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事情。前不久习主席讲“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杨洁篪一番言论,我叫“平视外交”的开始。这个时代真的非常精彩,虽然有很多矛盾、很多风险,但是中国不一样了。
冷凇:刚才何老师讲到年轻人的问题,特别有这个感受。就传播链,电视是超级宣推,网络是内容书架,朋友圈和微博是舆论战场,短视频是精准到达。如果说今天是《这就是中国》100期录制,网络上传的短视频实际上不低于1000期——每一期张教授的演讲和下面研究员的互动都可以拆成至少不低于10条的短视频,而且都有一个标题。
这个就是我们现在触及大众的一种最好的手段。大家看多了以后,也武装了自己的头脑。这就是传播的社群化和圈层化。在一个圈层中,一个短视频转起来之后,大家就都看到了,都会分享。
- 原标题: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00集:如何讲好中国政治故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广东新增6例本土确诊病例,另有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
2021-06-06 08: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实现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21-06-06 08:03 老外话中国 -
上海新增7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其中1例来自台湾地区
2021-06-06 08: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17岁女生涉运输毒品案被刑拘,律师:已取保将参加高考
2021-06-06 07:58 高考 -
王毅:中国印尼合作从“三驾马车”升级为“四轮驱动”
2021-06-06 07:33 中国外交 -
公安部连夜派出工作组,赴安庆督察指导案件处置工作
2021-06-06 07:24 -
买卖“枪形钥匙扣”,三人因非法制造、买卖、邮寄枪支罪获刑
2021-06-06 07:20 -
黑龙江一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8人失联
2021-06-05 22:58 安全生产 -
佛山三水区高明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2021-06-05 22: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广东:中高风险区停售需登记报告药品,“黄码”人员不可入店买药
2021-06-05 22: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习近平谈军队建设 这些话振奋人心
2021-06-05 22:11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浙江:全面暂停独立学院与职业院校合并转设为职业技术大学的工作
2021-06-05 22:00 中西教育 -
裸眼3D、微缩模型…这里的党史展览够潮!
2021-06-05 20:41 建党百年 -
商务部:推动更平开放,为全球和区域发展创造更多机遇
2021-06-05 20:12 -
安徽一男子在步行街持刀行凶 致5死15伤
2021-06-05 20:03 -
广州南沙区为何管控?广东疾控回应
2021-06-05 20: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台湾歌手郑智化脸书斥“呆丸人”,被禁言了…
2021-06-05 18:51 台湾 -
广州全市11区已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2021-06-05 18: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35万份数字人民币红包来了 每份55元
2021-06-05 18:26 -
安徽太和多家医院骗保,19人被问责
2021-06-05 17:17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16“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83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9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7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4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