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69期:变局中的中国策
第二点,中国就是一个世界,因为中国具有罕见的战略纵深和地缘优势。我们一些人比较羡慕小国寡民的生活,实际上小国没有战略纵深,往往经不起风浪。这次疫情中我们看到,小国困境的例子比比皆是,像中国这样的洲际规模的大型国家,回旋余地大得多,特别是我们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文化传统和制度安排,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面积都狭小,只有一方,没有八方。即使国土面积比较大的国家,往往也没有省与省之间互相帮助的文化传统和制度安排。美国是州与州之间、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纷纷哄抢抗疫物资。
辽阔的国土使我们可以在超大规模的国土范围内进行超前战略布局,我们已经有了“西气东输”,高铁“八纵八横”,这些都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现代化工程。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动包括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现代轨道交通在内的一大批新基建项目,其中许多都会带动很多产业和就业,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对于多数国家,产业升级往往意味着许多企业要迁往国外,而在中国,内部就可以进行许多产业转移、升级和改造。
辽阔的疆土还意味着我们具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地缘辐射力。这次疫情袭来,中国的外贸格局开始出现变化,与中国山水相依、文化相近,电子商务也比较便利的东南亚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倡议得以实施也离不开长期推动的沿边开放,离不开中国通过欧亚铁路、高速公路、边境贸易串联起来许多国家,今天中国所有的邻国、几乎没有例外,他们最大的贸易伙伴都是中国。
第三中国就是一个世界,还可以提供一种认识中国和世界的全新视角,采用西方话语和指标体系往往读不懂中国。一个常见的问题,我称之为“全国平均数”问题,就像天气预告,“平均气温”困境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说今天新加坡气温30度,谁都相信,因为新加坡国土面积非常之小,大约是北京市的二十五分之一,但如果预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平均气温是摄氏30度,那大概只有气象统计学上的意义了,对生活在中国不同地方的居民,他根本找不到感觉,因为中国横跨从温带到热带的广袤大地,气侯类型多种多样,从南到北,中国不同地方同一个季节的温差可以在40度以上。所以我总觉得对于中国这样的超大型国家来说,我们要超越西方指标体系,要进行指标体系的创新。
中国实在太大了,我们的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政治空间、文化空间、地理空间,与绝大多数国家的差别都太大了,规模和体量大到一定程度,是一种质的变化、是质的不同。这可以促使我们反思今天许多习以为常的观念。比如,我们最常用的就是通过人均GDP来比较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实际上作为不同质的国家,这种过分简约的方法,往往使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找不到感觉。毕竟体育比赛当中,像举重比赛,要分一下轻量级和重量级,国与国的比赛,比举重比赛要复杂千百倍,恐怕要在质和量方面先做个规范,否则有可能严重失真。
为此,在进行国际比较时,我一般建议至少列出两个指标体系,一个是我们现在可能普遍使用的所谓国际化指标体系,这种指标体系往往是基于西方话语下产生的,另一个应该是我们原创的,能够让人找到感觉的,更能够实事求是地反映中国或者世界的指标体系。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上个月我通过视频参加了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辩论会,叫芒克辩论会,我和牛津大学资深学者蒂莫西·艾什教授进行一对一辩论,题目是“中国战胜疫情证明中国模式优于西方自由主义民主模式”,我持正方,他持反方。艾什教授承认,美国、英国疫情防控不力,但西方自由主义民主国家或者这个模式,也可以比较好地对付疫情,他举了几个例子,新西兰、韩国、德国、中国台湾地区都比中国做得好。
我的回应是,中国自己就是一个世界,大约等于100个普通欧洲国家之和,所以要进行国际比较,你至少把中国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个是湖北、武汉,那里是突发的遭遇战,属于特殊情况。另一个是中国的其它地区、其它省份,他们与刚才讲的很多国家地区更具可比性。比如,以死亡人数来比较,福建省远远好于台湾省,1:7,浙江省远远好于韩国,1:282,上海远远好于新西兰,1:22,广东远远好于德国,8:9026,而且中国这些省份的人口都多于刚才您提到的这些国家和地区。新西兰的人口只有上海的五分之一,德国是算欧洲表现相当好的国家,在这次抗疫过程中,但德国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六分之一,它的死亡人数不仅远远高于广东,而且是整个中国的将近两倍。
如果有了“中国就是一个世界”的概念,我们不仅可以深化自己对中国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也能更好地帮助外部世界更为准确地了解中国。我自己也经常比较上海和纽约,如果你用我们很多人都喜欢用的人均GDP,纽约比上海至少高4倍。但你换一个指标体系,比方“三合一”指标,家庭中位净资产、人均预期寿命、社会治安水平,上海大幅领先纽约。所以关键是,原创的中国标准是多数中国人、多数上海市民更加关心的指标,也是更实事求是的指标。中国已经崛起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眼光、视角和自己原创的指标体系来看待中国和世界,否则往往会既读不懂自己,也读不懂外部世界。
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今年2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候有个讲话,至少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他某种意义上就是从“中国就是一个世界”的视角来看华为的全球布局。他说不同国家基于自己的考虑,有权决定选择在哪些国家、哪些地方布置自己的网络,这在历史上是很正常的事情;华为在4G这个领域内,并不是要进入所有国家华为的5G也不是要进入所有的国家。比如,在深圳边上有个城市叫广州,广州移动都没有选择华为的4G设备。再比如澳大利亚的市场还不如广州移动大,新西兰的市场还不如我老家益阳大,所以华为连广州移动都没有提供产品,少几个国家是无所谓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国家卫健委:新增9例确诊,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2020-08-30 07:3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山西襄汾坍塌事故已致20人遇难:全省开展安全专项检查
2020-08-30 07:34 -
深圳地铁通报“安全员偷闻女乘客头发”
2020-08-29 22:54 -
天天学习|一则古语看习近平问计于民的执政理念
2020-08-29 22:09 -
聚焦差异化改革 浙江自贸区28项制度创新举措全国推广
2020-08-29 21:53 行走自贸区 -
男子打伤猥亵妻子者赔偿20万,官方通报
2020-08-29 21:53 -
浙江自贸区架起通关监管一链条 上半年外贸增速居首
2020-08-29 21:49 行走自贸区 -
-
被大陆“驱逐”后,数名美媒记者去了台湾
2020-08-29 21:40 台湾 -
-
厦门集成电路双创平台:打造国家“芯火”双创基地核心区
2020-08-29 21:35 行走自贸区 -
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进出口双向全产业链基地
2020-08-29 21:31 行走自贸区 -
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
2020-08-29 21:27 安全生产 -
厦门这个“集装箱”装满“黑科技”
2020-08-29 21:26 行走自贸区 -
厦门自贸区:以平台为“媒” 成为培育新兴产业的优质“土壤”
2020-08-29 21:22 行走自贸区 -
2020年标准地图来了
2020-08-29 20:53 -
习近平: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
2020-08-29 20:4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关于西藏工作 习近平谈到“四个确保”
2020-08-29 19:24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沦为反中乱港工具,“港美中心”关门了
2020-08-29 19:13 香港 -
驻澳门部队第二十一次建制单位轮换工作顺利完成
2020-08-29 19:06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