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39期:文化自信
最后更新: 2019-12-01 08:31:42问答环节
QA:我提的问题是,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国人也越来越自信,但是某些方面过于自信,从而变成自负。如何避免这种自负现象?
范勇鹏:这位朋友问到自负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式问题,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还没自信呢,就开始担心自负;因为我们讲究中庸,比较谦虚。你看看美国人政治集会时都喊USA、USA,领导人天天喊America First、美国第一,最近几天英国人也开始喊要让英国再次伟大,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担心自己自负。
回到这个问题,我觉得不用担心,因为真正的自信往往是不会自负的。自负是什么产物呢?往往第一是自卑,同时又对这种自卑状态不满,所以会产生自负。举个例子,在文化史上很重要的一个事件,就是随着英国、美国、法国的兴起,他们管自己叫文明,其它地区都是野蛮,德国人就不幸被划到野蛮世界里边了,德意志民族非常痛苦。所以从歌德到赫尔德一直到康德这些人,他们在建构一个东西,就是你是文明、是比我强比我大,但我认为你那是物质主义,是肤浅的,我们德国人代表的是文化。
从这里面,你能看到他就像少年维特一样,是一种强烈的自卑,才会产生出这种文化自负。中国历史上,当混得特别惨的时候也没有真的特别自卑,特别发达的时候也没有特别自傲,比如中国最强的时候我们也讲不闻往教,“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我们不去强行推广我们的东西,你愿意接受、愿意来我们欢迎。反之,当我们触到历史低点时,几乎没有人在自我批判的同时认为自己的文明不行了,骨子里那些四书五经还是在往上冒。所以刚才张老师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语言,印度人为什么英语那么好?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年像民国时期那么多学者在美国留学,难道他们的英语不好吗?为什么就没有产生出英语、法语写作的一流作家、思想家?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太强大了,即便在那种时候也没有自卑。从这个角度来看,将来中国文化不管是繁荣到什么程度,我觉得不用特别担心自负这个问题的。
张维为:我经常说,在“三行人必有我师”的总体文化下,不大会走得非常极端。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相比,有一点就是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一般指责比较多,父母批评比较多。老外喜欢鼓励自信,你要在国外教过书你就知道了,很明显的差别,比方你作为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留学生一般是在想怎么回答,要考虑面子,很犹豫;美国学生特点是问题还没有听清楚,已经举手回答或者不举手就站起来回答了。所以恐怕中国文化中还是多强调一点自信比较好。我觉得不会有太多问题,因为最终会取得一种宏观的整体平衡,对个人来讲,多数人只要心智成熟,不会一下子变得非常自负,他会有一种平衡。社会也是这样的。
成都在上海浦东机场立了一个广告:“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他不纠结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到纽约三个机场做广告,可以说得高大上一点,“中国,一个最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神奇国度”,也可以做得更加俗一点,“中国,一个最能够发财致富的神奇国度”。不是自信自负的问题,是实事求是,所以我比较相信讲真话,它会感染人,不要再纠结自信自负的问题,它会自然取得平衡。
骆珺:因为除了刚才范教授说的自卑之外,很多时候盲目的自信是来源于一种无知,所以一方面我们不要停止学习,要不停地学习吸收和我们不一样的东西。另外一方面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思维常讲的要实事求是,只要我们不停地学习,只要我们实事求是,我们就不会盲目的自信,也不会自负。
范勇鹏:我还想澄清一个问题,就是今天我们讲的中国文化、文化自信其实不是说只有我们中国产生的文化,在讲文化自信的时候,千万不要滑到文化保守主义的方向里去。今天的中国,我们从头到脚所有的东西都是来自于全世界,我们头脑里想问题的方式很多是来自于西方、国外,实际上今天所谓中国文化就是一个融古今中西为一体的世界文化和时代文化,对于这样一个能够代表世界的、代表时代的文化,我相信自然是具有包容性的,它不存在这种自负问题。
QB:主持人好,两位老师好,我的问题是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还有理论自信之外,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再坚持文化自信?
张维为:我自己有一个观点,就是无论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是任何什么自信,最终只有在文化上确立这种自信,才是真的靠谱。所以文化自信确实是个最基础的东西,比如说理论自信,其实背后讲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定要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国化,理论自信往往是靠不住的。道路自信,讲白了就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一整套做法。这个做法里面包含了很多文化的元素,比如选贤任能,和我们过去的古代科举制度、汉朝察举制度都有关系,一脉相承,是制度的延续发展,这个跟文化血脉建立联系之后,会发觉它是真正的自信,发自内心的自信。我又要提福山了,跟他辩论时,他就说文化肯定是趋同的,这是西方政治学、现代政治学一个核心的观点,他觉得穿牛仔裤和喝可乐吃麦当劳,最后大家都要选票,都要一人一票、多党制。我当时直接反应就是文化自信,我说一个是麦当劳文化,一个是八大菜系文化,究竟谁整合谁?是我收编你的问题,有这个自信之后,谈问题的视角就不一样了。
范勇鹏:其实中国文明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宗教高度宽容。看一看人类历史上只有一个以世俗文明为平台的文明,才能真的做到宗教之间的平等和包容。如果是以某一个宗教为基础的,那么对其他宗教它天然是一种矛盾,中国历史上除了极少的例外,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发生过因为宗教的冲突。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河南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叫关林,关羽的头颅葬在那个地方,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下联是“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所以中国文化是,如果你的人格达到了大家公认的地位,那么所有宗教大家都认为你是圣人。
比如大家最近看的《长安十二时辰》,里边描写到景教、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等等,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你会发现这些宗教都把它最美好的最伟大的那些东西带到中国来了,但是我们把冲突和矛盾给留在外面了。
西方所讲的宗教自由,隐含了一个意思是,宗教之间是自由的。这涉及到一个问题,不信教的人有没有自由?中国的宪法保障的宗教自由是什么?我们明确地讲是保障信教和不信教的自由,所以是远远高出西方的宗教自由一个等级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震撼!港珠澳大桥口岸举行反恐演练 港澳警务部门参加
2019-12-01 08:17 依法治国 -
孔琳琳将向英国法院提起上诉
2019-12-01 07:29 不列颠 -
校长强奸猥亵儿童一审判无罪,检方抗诉后改判12年
2019-12-01 07:29 依法治国 -
-
“个别企业总拿台湾这样的小市场做比对,造成谈判失败”
2019-11-30 21:38 医疗改革 -
伦敦桥恐袭后,我使馆发安全提醒
2019-11-30 20:30 不列颠 -
联合调查组:海南高院原副院长巨额资产查清了
2019-11-30 19:27 廉政风暴 -
帮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香港教育局“行动”了
2019-11-30 19:25 香港 -
海南高院原副院长被双开:善于伪装、品行低劣
2019-11-30 18:48 廉政风暴 -
“自然疗法大师”林海峰意外身亡:曾鼓吹断食排毒
2019-11-30 16:31 打击网络诈骗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2019-11-30 16:11 -
大妈雪中跳广场舞,大爷边哆嗦边夸:真美
2019-11-30 15:58 大妈广场舞 -
-
夫妻掉入冰窟,妻子喊民警:先救我,他会游泳
2019-11-30 15:47 -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
2019-11-30 15:27 政策风向标 -
楼阳生接替骆惠宁担任山西省委书记
2019-11-30 15:20 -
民警上门办身份证,袁老兴奋了:我手上有10个螺纹!
2019-11-30 15:03 趣读 -
全国扫黑办公布又一“埋尸案”
2019-11-30 14:38 扫黑除恶 -
砖厂役使智障工人被关停,老板:是乞丐,给国家减少点麻烦
2019-11-30 14:36 西南城事 -
114次庭审,被押1277天,无罪清华博士终获道歉
2019-11-30 14:21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30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87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118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65最新闻 Hot
-
“没有好消息,但他是靠经济议程当选的,那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