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十三期:普世价值话语的四重困境
关键字: 普世价值西方话语人权高于主权QD: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改革开放也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中国逐步实现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想请问您,我们中国到底贡献了哪些核心的价值?
张维为:你仔细回顾一下,远的不说,我就说这40年改革开放。中国对整个时代的判断,“和平与发展”,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套话了。但你最后回头看一下,这个对中国成功的意义实在是太重要了。
比较一下西方是怎么定位这个时代的。他们在乎“第三波民主化;民主还是专制”,到处推动颜色革命。苏联怎么定位的?当时最后那个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这个听上去很好听,人类利益是很重要,我们也讲人类命运共同体。但他不知道西方虎视眈眈地要吃掉苏联,苏联内部也有民族矛盾,等等等等。而且他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听上去都挺好,但结果是向西方普世价值投降了。
这就是由于抽象地谈民主,结果导致这个问题。最后戈尔巴乔夫完全接受西方的定义,西方的民主才是民主,苏联民主就不是民主。有一个前苏联副外长,专门负责跟美国谈判人权,我看了他后来写的回忆录。他说我越跟美国代表谈人权,虽然我表面上讲得跟他不一样,但我心里越是觉得美国代表讲得真对。找戈尔巴乔夫汇报跟美国的人权谈判进程,他发觉戈尔巴乔夫跟他想的一样。所以前苏联最终就崩溃解体了。
有时候我确实觉得我们中国人讲的很多东西,我们现在觉得是套话,但是拿到世界上都是很重要的价值观。多数国家期望和平,多数国家希望发展,这就代表真正的时代潮流。
当然这个需要有强大的国防基础,能够保卫自己的国防边界,包括意识形态安全的边界。在此基础上,走和平发展道路,所以中国成功了。背后是我们价值观的引领,和平发展的理念。
QE:我们怎么平衡西方的这些关于民主、人权、普世价值舆论方面的冲击?如何增强我们自己的舆论发声阵地?
张维为:实际上我们中国研究院在政治学领域,就初步完成了解构、建构。而且我们希望跟西方的强手过招,跟西方资深学者辩论、讨论、实事求是。大家可以客客气气,非常礼貌地,把问题说清楚。在原则问题上大家可以针锋相对,可以真正地讨论,我觉得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对话。
我想中国的崛起,伴随着应该是中国话语的崛起。这个话语既是对外,也是对内的。我们做这个节目,也是特别希望我们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自内心的自信。
整个西方话语的崛起,也是随着工业革命成功之后,形成整个的一套话语体系,现在它确实在走衰。我想时间在中国这里,因为我老说中国的崛起,它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它一定是改变整个世界的,这规模太大了。
我当时写《中国震撼》,很多人说真的震撼了吗?我说你一定要知道,中国这个规模,我们一个长三角就是一亿五六千万人;欧洲都是小国家,瑞士七八百万人,这就是中国崛起的这种震撼。我举一个例子,我不说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单单是长三角地区的中产阶层,当中有一部分人去欧洲旅游,其中再有一部分人买了一块瑞士手表,就这个比例,瑞士的钟表企业需要24小时的运转,否则就不行。
甚至我可以很诚恳地说,不是我们要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中国这个规模太大,世界不得不因为你要开始发生改变了。
主持人:我们把最后这个机会给小朋友,好不好?
张维为:真是小朋友。
主持人:您能先自我介绍一下,您是几年级吗?
QF:我是四年级。
主持人:小学四年级吗?这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提问观众里年纪最轻的一位。
叶青林(节目嘉宾):何婕你知道吗?这位11岁的小朋友来到我们现场,我们节目组有多么挣扎!
主持人:为什么?
叶青林(节目嘉宾):当时家长替她报名说,有一位11岁的小朋友要来现场。因为我们节目特别怕造假,说突然安排一个小姑娘来提问,就特别矫情。所以我们再三斟酌,然后跟她的家长沟通,她自己真的很希望来现场提这个问题。
主持人:小朋友,我很想知道你关注什么?
QF:张教授你的偶像是谁?
张维为:我还真没想到这个问题。因为偶像往往是非常年轻的时候特别容易有,我们年轻的时候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我真的要讲的话,可能是周恩来,那是全民偶像。
那时候总理两个字就指一个人,不用特意指明的总理,那就绝对是周恩来。总理日理万机,他是超负荷的工作,这也是他后来身体垮下来的原因之一。他去世的时候,我当时在上海的工厂,整个工厂,整个街道,乃至于公共汽车上,大家都在哭。当时大家真的觉得,国家大厦将倾,好像真的要出大问题,一下子真担忧国家命运将会怎么样,这是我们切身经历过的。
所以中国人有时候真有一种心灵感应,不管是北京的中南海,还是普通老百姓,突然大家觉得这个国家的命运会怎样?普通工人都会觉得,怎么办?但这个危机后来过去了。所以我觉得真是这样,总理确实有超级的个人魅力。
周总理,他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是个为理想奋不顾身,出生入死的斗士;同时他又具有超级成熟的心智,这我非常敬佩。当年的美国乒乓球队来北京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接见,其中有一个是当时的嬉皮士(Hippies),就问总理怎么看待嬉皮士?
文革期间是非常封闭的,我们都是穿中山装,突然提一个最潮的问题,你怎么看嬉皮士?总理回答很有水平。原话我记不清了,大概是说,作为年轻人,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会尝试各种各样新鲜的东西,这是好事。但是记住一条,总要找到大多数人的共同性,这就可以使人类的大多数得到发展,得到幸福。就这样一个具有哲理的回答,非常令人折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原标题: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十三期:普世价值话语的四重困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s://www.observersnews.com/ZhangWeiWei/2019_04_14_497552_5.shtml
- 责任编辑:徐杨
- 最后更新: 2019-04-14 08:21:34
-
将“海归”和本土学生简历投给260位HR,面试通知…
2019-04-14 08:08 中西教育 -
“全民‘吊打’视觉中国,不是要搞垮一个企业”
2019-04-14 08:04 -
大学生登山发朋友圈“敢问路在何方”,误引消防上山搜救
2019-04-14 08:01 -
上海“怒斥日本男子”辅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9-04-14 07:46 上海观察 -
西安回应奔驰车事件:立案调查,退车退款
2019-04-14 07:36 观察者头条 -
国内1只斑鳖人工受精后死亡,世界仅剩3只
2019-04-14 07:25 -
金立群:亚投行的目的不是颠覆现有体制
2019-04-13 23:24 亚投行 -
独龙族整族脱贫背后的央企力量
2019-04-13 22:14 国企备忘录 -
云南连发两起森林火灾,风向不定扑救困难
2019-04-13 22:03 安全生产 -
国家将动员1000万青年下乡?党报:有人又带节奏
2019-04-13 21:30 网络谣言 -
图解:视觉中国胜诉率为什么高达96%?
2019-04-13 21:22 -
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图片审核“肯定有问题”
2019-04-13 20:26 -
问政节目主持人犀利追问厅长,省委书记点赞
2019-04-13 20:23 基层治理 -
贾静雯一滴眼泪让这部剧再次火了...
2019-04-13 19:38 中国电视剧 -
习近平的2019·三月:在春天里深耕厚植
2019-04-13 18:57 -
习近平回信中的那些暖心话
2019-04-13 18:56 -
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李强会见新加坡副总理张志贤一行
2019-04-13 18:27 上海观察 -
李强会见中外集成电路企业家和专家代表
2019-04-13 18:14 上海观察 -
土房外糊层砖,完成危房改造?
2019-04-13 17:14 -
涉“套路贷”恶势力团伙的律师被控有罪,律师圈哗然
2019-04-13 15:55 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 -
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评论 93“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评论 202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评论 132“特朗普将‘抵制’南非主办的G20峰会” 评论 184最新闻 Hot
-
“彻底失望!进一步退十步,24小时不到就背弃我们”
-
巴外交部:以军在杰宁向外交使团开火
-
俄军宣布收复后,普京首次视察库尔斯克州
-
印度还在宣传“大胜”,外交官却被打成“卖国贼”
-
硬搬新加坡组屋抹黑中国,美使馆大翻车
-
“九成来自中国”,欧盟也要动手
-
“美国和刚果(金)这么谈,会触怒中国”
-
马斯克:中国发电量就像火箭升空,美国却躺平了…
-
黄仁勋:他们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回中国
-
“美式腐败,可比特朗普更早”
-
“没有中国,我们真造不出来”
-
报告:韩国制造业GDP高度依赖美中等海外市场需求
-
“大民”悼念“云芳”
-
C919航线已覆盖中国16城,“海外都在盯着”
-
印媒还在“赢赢赢”,《纽约时报》忍不住了
-
“美国情报显示以色列计划袭击伊朗核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