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现在劳动收入还太低,建议拿出15-20万亿元改善居民家庭收入
最后更新: 2023-10-11 08:19:33所以,我最近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地方政府一定要放弃用产业思维来指导地方经济发展的做法。过去地方政府考虑经济发展的时候,一直是从发展什么产业入手,但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他们可以搞清楚的,导致很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打水漂。我前不久到江苏一个地方,听说下面很多县都提出要搞汽车产业,要上马整车项目,花了很大一笔投资,占用那么多土地,最后胜算的概率能有多少?还是市场说了算。地方政府老是习惯用产业思维发展经济,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微电子,但人才储备、科技研发和相关产业基础这些都不具备,老是觉得给优惠条件就有人会来,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浪费,最后一地鸡毛。
其实,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起来,多半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没有必然性,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拥有核心技术和人才,如果所有东西都靠引进,成功概率不高,短期可能热火朝天,但没有可持续性,最后大部分背上了沉重债务,形成资源浪费。
问:今年以来,从地方到中央,政府部门都在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民营经济的重视,比如民营经济31条、发改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重新强调民营经济,如何从根子上让民营企业家恢复信心敢于投资?
张军:经济下行,其实受害最大的就是民营经济,因为他们没有什么话语权,也得不到更多支持。另外,民营经济对经济变化最敏感,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他们会有更长远的目标,因为一个项目要不要投,不是看两三年,而是十年二十年,他们最看重稳定性、连续性。现在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干扰,让稳定性、长远性发生了变化,所以民营经济就会更加不安,对他们来说就变成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一段时期,出台了大量可能会被误解、误读的政策,对民营经济造成了一些伤害,很容易理解为对他们的不信任。
经济的长期高质量发展,其实民营经济是主力,如果他们信心不足有动摇,对不确定性有更多担忧,经济恢复就会比较困难。所以,现在就是需要稳住民营经济的预期,确保民营经济有更长远发展的动力,这种强调有一定正面影响。改革开放三四十年,这些事情总是不断地反复,反复太多了以后,民营经济就会变得冷漠了,再出台这些政策,就不怎么当真了。
现在经济发展当中,还是存在着身份论歧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从法律层面彻底消除出身不平等这个问题,“国企,民企、外企的 “身份论”一定要废除。同时,建议中央出台的各种政策,不要区分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法人主体,应该享受同等法律保护,包括产权保护、权益保护,不能因为是民企,想抓人就抓人,想没收财产就没收,法律一定要明确。其实,现在国有企业里有大量非国有成分,投资者也可能来自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已经没有什么特纯的国有,也没有纯粹的私有。一个私人企业,可能有外资成分,也可能国有资本,股权可能是混合交叉的,因为市场经济就是如此。
实际上,我们的金融机构也需要改变,像四大行,现在干嘛还要强调国有,他们都是上市公司、公众公司,其中有国有股权,也有其他股份,甚至外资。强调国有银行是自己人,民间银行、外资银行,他们感觉就不好,分成三六九等,这就是所有制歧视。所以,不需要再去强调这种身份,经济发展中大家都很重要。至于哪些行业,哪些企业,必须国家控股,这有战略上的考虑,无可厚非,但不能因为国家控股造成地位不平等。
这件事情一定要做,另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比如我们的国有企业,或者国有占主导的企业,也可以由一个著名民营企业家担任CEO。投资可以交叉,管理也可以交叉。为什么国有企业必须由组织部门来任命,让官员来做董事长、总经理。既然是企业,就应该要从市场上选拔人才,甚至全球招聘,比如说找一个新加坡人或一个欧洲人来担任公司CEO,这是由公司董事会决定,政府不要干预,这样就能做到真正平等了。像中国移动是一家上市公司,CEO可以来自于全球。阿里可以聘请一个美籍华人来担任CEO,国有企业也可以请市场上著名的企业家来做CEO,理论上说这些都是可以做得到,关键问题就是需要废除所有制的不平等。
国有企业改革高管岗位市场化选聘
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便它是国有企业,也应该是现代公司治理模式,有关部门不要干预,CEO、董事长都来自市场招聘。现在大家讨论怎么支持民营企业,我觉得只要坚持所有企业都走市场化道路,问题就会慢慢解决。任何一家民企,总是希望找到一个有能力的CEO,国有企业为什么不可以这样。我认为,市场化是解决身份平等问题的一个最简单、最重要的手段。
现在国有企业是“半拉子”,一部分领域市场化,大部分市场化不足,特别是高管都是政府任命,将他们当成公务员一样看待,然后进行限薪,怎么弄得好,所以高层腐败一直屡禁不止。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一定还是市场化,新加坡很多国有企业的董事长、CEO就有全球招聘的,按市场原则办,可以做得更好。
- 原标题:建议压缩投资规模,拿出15-20万亿元改善居民家庭收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义正 
-
碧桂园服务总裁李长江辞职
2023-10-11 07:33 观网财经-房产 -
PC市场“终于触底”,联想扩大与惠普优势
2023-10-10 21:32 观网财经-科创 -
TikTok电商遭印尼政府关闭,直播带货该不该禁?
2023-10-10 17:3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背靠泰国首富家族,养猪巨头为何主动撤回千亿IPO?
2023-10-10 17:35 观网财经-金融 -
欧盟又盯上了中国风电
2023-10-10 16:06 -
“RISC-V不受任何单一企业或国家的控制”
2023-10-10 14:21 观网财经-科创 -
“日本处于脱离发达国家行列边缘”
2023-10-10 14:10 日本 -
巴以冲突,美国经济遭遇飞来横祸
2023-10-10 11:52 观网财经-宏观 -
继沧州银行回应“恒大欠款34亿”传闻,当地三部门再发联合公告
2023-10-09 22:40 -
“接盘”花旗在华部分业务,汇丰:加码投入中国
2023-10-09 17:32 观网财经-金融 -
苏大维格涉信披违规被调查,曾因“光刻机概念”股价大涨
2023-10-09 15:22 观网财经-金融 -
上交所再回应浙江国祥争议,专家:注册制不等于不管
2023-10-09 13:15 观网财经-金融 -
美政客鼓噪管制RISC-V,是另一种“闭关锁国”?
2023-10-08 22:57 观网财经-科创 -
2000万新买家涌向1688,品牌平替正在征服年轻人?
2023-10-08 17:2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登陆A股前夜被紧急叫停,浙江国祥为何惹众怒?
2023-10-08 16:34 观网财经-金融 -
美国就业供不应求?全靠临时工!
2023-10-07 18:30 观网财经-宏观 -
小米、vivo、联想,在印度再遇麻烦
2023-10-07 15:46 观网财经-科创 -
史玉柱等被强制执行约18亿元
2023-10-07 14:53 观网财经-金融 -
8位股东集体离场?沙钢:无中生有
2023-10-07 12:34 观网财经-金融 -
iPhone 15热到不能碰?苹果回应
2023-10-02 10:02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
华春莹:你好呀,丁真
-
克宫回应:支持30天停火,但得妥善安排“细节问题”
-
特朗普:鲍威尔不爱我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