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方远:台湾历史教科书争议,已是死路一条
关键字: 台湾新课纲台湾课纲台独课纲文化台独台湾历史教育【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方远】
近日台湾十二年“国教”社会科领域课纲草案经媒体曝光,其中高中历史科引起“台独”、“去中国化”的质疑。主要原因是草案取消原有课纲台湾史、中国史、世界史的划分,改以三个分域加以取代:“台湾相关分域”、“中国与东亚的历史交会”、“台湾与世界”,并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区域历史讨论。
台湾十二年“国教”要到2019年才正式上路,而这份课纲草案还要经过讨论、公告、审议等漫长环节才会正式施行,但已经引起包括大陆媒体在内普遍的关注与批评。岛内有舆论认为,大陆此次对台湾高中历史课纲高分贝的反弹,主要目的在于对蔡英文当局的两岸政策施压。
反复折腾的课纲 是“独独之争”最高体现
紧接着在“太阳花运动”之后,2015年岛内爆发“反课纲微调运动”(参见拙文《不反课纲的反课纲运动》),一直到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正式执政,宣布原微调课纲停止实施,起用“独派”人士主掌教育部门以及“课程审议委员会”专案研修小组,并遴选受教学生担任审议委员等等。民进党政府看似一连串对于中学历史教育大动干戈,以敏感的历史认同议题在岛内建构“新兴国族”、挑衅两岸关系,但这些变革不过是台湾近20余年来历史教育纷争的冰山一角。
台湾历史教育纷争的起始是1994年李登辉政府推出的《认识台湾》教科书,其后台湾又经过了两次蓝绿政党轮替,虽然关于历史教育变革的争议不断,但必须指出其中的大趋势基本不变。也就是在《认识台湾》教科书“同心圆史观”的基础上加深加广,肯定日本殖民统治在台湾的现代化建设,淡化两岸历史连结,甚至否定台湾“光复”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台湾历史教育与教科书的变革历程,可参考拙文《台独历史教科书是怎样炼成的》)
1994年李登辉政府推出的《认识台湾》教科书(资料图,图片来自台湾“中时电子报”)
回过头来看这20余年来的历史教育争议,与其说是“统独之争”,不如说是“独独之争”,亦即民进党的“台独”对抗国民党的“独台”(更为时髦的用语则是“华独”),基本不脱台湾政治的蓝绿格局。民进党企图利用历史教育将“台湾意识”上升为“台独意识”,而国民党则是将“台湾意识”视作为其统治正当性与“正统”历史论述辩护的工具。教科书的本质就是统治机器垄断意识形态的管道,20余年来台湾历史教育的不断变动、反复折腾,其实就是蓝绿格局“独独之争”的最高体现,这也是马英九执政末期“课纲微调”以失败告终的根本原因。
台湾历史教育争议已然走进死胡同,当前在野的国民党政客文人对于历史课纲的质疑与批评声浪,不过是不甘于其意识形态与历史论述既败于共产党、再败于民进党“双重失败”的心理反应,因此他们仅能发起虚弱、空洞、苍白的反攻号召。
如果打算以复辟国民党史观来反对新课纲,恐怕也是死路一条。当前岛内的深蓝群体以及大陆的“民国粉”,仍然深深相信两蒋时期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是中国认同与中华文化的堡垒。但是两蒋时期的历史教育,以反共为最大前提,以白色恐怖肃清为手段,打造出了极其虚假的中国认同,完全排斥了大陆的土地与人民。甚至连地图也造假,灌输台湾人民早已被国民党丢却的外蒙古仍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军事敌对隔绝的情况下,缺乏接地气的实际体验,再加上历史教育建构出来的中国幻象,国民党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走上“革新保台”之路,旋而在80年代党外勃兴时期不断溃败,其建立的史观信仰以及民族认同当然只能随之瓦解。
台湾高中历史(资料图,图片来自台湾“中时电子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雪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198“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59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19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4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欧洲最后一家关键抗生素原料商@欧盟:让你不打钱,我们去中国了…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