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妖魔化竞争对手是个巨大错误,意味着你的头脑并不清楚
在中美关系冰点时刻,约瑟夫·奈接受观察者网专访,谈及俄乌冲突,中美关系,拜登对台军售……[全文]
-
再过20年,中美是否能结束这种大国竞争状态?
目前这个时期,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竞争是存在的,但重要的是竞争需要有限度,确保我们在高层相互之间有持续的沟通,能了解对方的红线是什么,不要让各自陷入危机中。[全文]
-
美国一些人畅谈脱钩?中国不可能像苏联那样被遏制
华盛顿的一些人开始畅谈与中国“脱钩”;但要是认为美国能够在不付出巨大经济代价的前提下与中国完全脱钩,那就大错特错。在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如此深、人员交流如此广的今天,中国不可能像经济疲弱的苏联那样被遏制。[全文]
-
中美生态相互依赖,遵循的不是政治定律
即使破坏经济全球化是可能的或可取的,我们也无法断绝美中两国在全球生态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这种相互依赖遵循的是生物学和物理学定律而不是政治定律。乌克兰战争并没有改变这些事实。一项好的战略是使美国与中国既合作又竞争。[全文]
-
美国的软实力死了吗?
在吸引力指标上,除了非洲以外,美国在所有大陆都领先于中国,在非洲两国差距也不大。中国面临的挑战是要实行一种有效的巧实力战略。如果中国能有效用软实力配合快速增长的硬实力,就有可能避免激起对抗性的同盟。[全文]
-
互联网已成“第五战场”,这是美国输不起的一战
尽管美国人可能最擅长扔石头,但他们自己却住在玻璃房子里。这一现实让美国对制定网络安全规范特别感兴趣,毕竟它们可以减少在网络空间“扔石头”的行为。[全文]
-
“软实力”提出者:事到如今,我对美国依然有信心
即使是在世界各地抗议美国越南政策的示威人群中,抗议者们唱的更多的也是马丁•路德•金的《我们一定会胜利》,而不是共产主义者的《国际歌》。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元软实力”。[全文]
-
中美可以避免“新冷战”
如果美国以冻结中国资产或启用《与敌贸易法》作回应,那世界可能会很快陷入真正的冷战,甚至是热战。拜登需要准备一项宏观战略来应对中国挑战,该战略必须包括回避事故、管控危机和确保高层稳定沟通的程序。否则,对中国、美国和世界而言,后果可能都是灾难性的。[全文]
-
我不认为新冠病毒会改变全球秩序
一些人把疫情看作中国超越美国成为真正全球大国的转折点。疫情当然会带来变化,但我们应该谨慎一点,不要以为大因必有大果。现在就预测中美权力关系将迎来根本性的地缘政治转折点还为时过早。[全文]
-
过多操纵美国的特权地位,可能会弄巧成拙
特朗普支持者认为,他的非传统执政风格将为美国赢得重大收益。 但随着时间推移,权力和相互依赖关系会发生微妙变化。特朗普“粉碎”法所导致的制度建构成本,可能会削弱美国实力,并在国家安全、繁荣及生活方式上付出更高代价。[全文]
-
美国这样做就不会被中国赶出西太平洋
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发动对华贸易战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华盛顿的许多人(无论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都十分担心中国的崛起就意味着美国时代的终结。这种过度的恐惧本身就可能成为两国冲突的起因。[全文]
-
美国就不能平视中国吗?
对美国来说,骄傲自满固然危险,但缺乏自信和夸大恐惧会导致过度反应,这也同样危险。在恐慌情绪的作用下,美国可能硬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美国背弃盟国和国际机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人称赞特朗普政府敢于与中国打贸易战的勇气,但这无法解释为什么美国要对盟国征收关税。[全文]
-
扯出民族自决大旗的各种独立运动,真的占据道德高地吗?
1918年,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将民族自决原则提上国际议程。它通常被定义为一个民族自行建国的权利。最近加泰罗尼亚和库尔德的例子说明,这条原则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全文]
-
美国人能否在避免战争的情况下适应中国崛起?
我认为可以。但唐纳德·特朗普让我产生了怀疑。美国仍将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只是不会通过20世纪70年代的那种方式实现。我仍然对“美国世纪是否终结?”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其实没有,但与始于1945年的美国世纪会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全文]
-
如果马可·波罗能够见证“一带一路”
美国与中国在货币稳定、气候变化、网络规范和反恐等多个问题的合作上有很多共同利益。尽管“一带一路”战略将使中国在承受地缘政治成本的同时享有地缘政治收益,但在大的战略格局中,游戏规则不可能被这一战略轻易更改。[全文]
-
遏制中国?只有中国自己能做到
虽然中国崛起已经引起印度、日本、越南等国严重的焦虑感,但亚洲对地区势力平衡的需求给美国的介入也提供了良好条件。眼下特朗普在外交政策方面首先应该做的是调整其话语方式,让美国的盟友和世界其他国家相信,美国将继续承担维护自由世界秩序的责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