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野:美国政府又要关门?特朗普也许“真不想干”了
关键字: 特朗普美国政府关门美国政府停摆总统与国会共和党分裂特朗普到底有多绝望
各类媒体对特朗普执政百日成绩连篇累牍的总结制造了一种错觉,让人以为这些混乱和衰败已经过去,撕裂了的美国社会似乎已经被治愈,美国政界和社会真的把恩怨抛诸脑后、在新总统领导下团结一致,翻开新的一页了。甚至美国股市都表现出类似的情绪:自去年11月大选以来,美股涨势强劲,被称为“特朗普涨势”,投资者们相信过去6年困扰美国社会的政治混乱将告一段落。
现在,美国人意识到自己太乐观了。医改法案受阻以及政府险些关门使人们痛苦地认识到:否决型体制和极化的政党政治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政府治理失灵、政治机能紊乱的状况也有增无减。“虽然特朗普赢得了大选,但华盛顿还是那个华盛顿”。
当然,这并不是说特朗普已经完全无能为力了。事实上就在5月4日,众议院的共和党就终于凑足了所需要的票数,准备第三次冲击医改法案。问题在于,特朗普争取国会支持、推销自己的政策所需的交易成本可能将急剧升高,哪怕是为了说服共和党议员,特朗普都将被迫以牺牲自己原先的主张为代价。
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特朗普将很快面临两种局面:要么陷入瘫痪、动弹不得,要么丧失设置政治议程的能力,被建制派的大佬们牵着鼻子走,后者将在国会中自行其是,无视白宫的声音与需求。
第一种局面非常现实,这正是奥巴马在任期最后阶段所遭遇的。尽管目前特朗普政府暂时渡过了关门危机,但在9月讨论下一财年预算法案时还将与提高债务上限问题撞车,政府关门的危险因之大幅上升,美国历史上的18次停摆中,有7次就是发生在9月30日,包括2013年那次长达16天的停摆。
3月16日,特朗普已经公布了自己的2018财年预算草案,其中将科技、教育等领域诸多项目的经费“腰斩”甚至彻底取消,例如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预算被削减30%,农业部和劳工部削减21%,连教育部预算都削减了13%。这些无一不直指民主党的痛处,可以想见将在国会引起怎样的血雨腥风,连麦凯恩都认为“很显然,这个预算案不可能在参议院通过”。
特朗普公布的2018预算纲要各部门预算增减示意图/图片来源cnbc
到9月时,新总统的“蜜月期”早已过去,医改和税改等议题也将积累足够的戾气,特朗普将面临怎样的政治气氛,实在不堪设想。如果财政预算被否决,受到刚性约束的特朗普政府在接下来的整个财年里很可能都将一事无成,比奥巴马更加跛脚鸭。当然了,特朗普自己也发推表示政府应该“好好”停摆一次了。
第二种情况则是美国历史上几乎前所未见的,即使是格兰特总统和卡特总统也没有遇到过如此窘境,但现在的确已经出现了这种征兆。特朗普抱怨不已的临时预算案通过后,参议院民主党领袖(Chuck Schumer)就乐呵呵地表示,该法案“达成了很好的协议,反映了民主党的原则”,好像他们才是白宫的主人。拨款委员会委员、民主党参议员帕蒂·默里(Patty Murray)则补刀说,“但愿国会中的共和党人在下个预算议案中,也能做他们为这个议案所做的事:忽略特朗普的要求,与民主党人一起将它通过。”
不仅是民主党,共和党自由党团也显示出他们能够、而且乐于无视白宫。很有可能,这也是共和党主流派的隐秘愿望。有人甚至开玩笑说,自从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已经从总统制变成了议会共和制。
这显然是一种夸张,但建制派架空白宫的前景已经近在眼前。特朗普在国会完全没有根基,因此不得不面对空前强势的国会领袖,不论其属于哪个党;决策过程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割据特征,深耕某一领域的资深议员和游说集团们将各自占山为王,政党团结名存实亡,政治衰败还使不同利益集团诉求的重叠区域大大缩小。想通过任何政策,特朗普都不得不同这些大大小小的团体逐个博弈,整个过程必将极为痛苦而漫长,纵是身经百战的特朗普恐怕也难以忍受。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我还以为当总统会简单些”,想必是对此已经深有体会。不知他是否已经对竞选总统心生悔意,又是否还想继续争取第二任期。
转向外交或是唯一选择
总而言之,在与建制派精英的博弈和斗争中,特朗普目前完全落于下风,而且看不到短期内明显改善的希望。他所能在国会实现的政策,只不过碰巧也是某些集团想要的,仅此而已;而他想推动的,又恰恰与建制派主流意见格格不入。今后,国会依然可以不断通过法案,甚至可能会有更多党际合作,但这一切都和特朗普没关系了,他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妥协让步,直到他在“葛底斯堡演讲”中承诺的一切全都面目全非。
随着本就难堪大任的私人幕僚团队内讧不断,特朗普所能依靠的智力和组织资源还可能进一步削弱,甚至可能再也提不出新的议题了。“禁穆令”由于不谙游戏规则而惨遭法院封杀、万亿税改计划竟然只有一张A4纸,这样的笑柄还可能越来越多。
目前,特朗普已经承诺、但还未实现的政策,尤其是医改、税改和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牵涉极广、极富争议,不与国会合作绝无可能实施。特朗普接受不了其中任何一个变成政治交易的牺牲品,可他手中的牌已经接近打光;在这种情况下,转向外交领域制造事端、博取筹码,就成为再自然不过的选择了。
这样做也符合美国一贯的政治传统。美国的政治斗争一向是国内重于国际,外交绝非政治舞台的主导议题,同英法等以外交为生命线的“老欧洲”国家完全无法相比。这一点,从美国民众、乃至政客对国际政治的无知中就可以一窥端倪。
既然特朗普毫不掩饰自己的孤立主义色彩、反复高唱“美国优先”,那么对他来说,为了国内政治利益而牺牲外交承诺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事实上,特朗普自己的行事风格也助长了这种倾向:无论是出于商人习惯还是实用主义风格,特朗普政府的外交路线都偏好区域性的具体策略,本能地厌恶不利于讨价还价的多边框架。相比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性战略,这种头痛医头式的局部政策更容易成为讨好国内的表演。
在突然袭击叙利亚的行动中,特朗普的这种风格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预见,今后这种投机式的行动还会更多。对中国来说,这绝非一个好消息。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日本这回要对美国咬紧牙关不松口了 评论 26“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评论 114“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评论 144“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评论 228“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评论 224最新闻 Hot
-
“机智!中方出新招,进一步堵住漏洞”
-
“美国7年级学生相当于中国3年级,中国在嘲笑我们”
-
鲁比奥:美国想和平欧洲却谈战争,“世界颠倒了”
-
跟风美国?日本也要下手
-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愿与杜特尔特家族和解
-
“谁都不想挂电话” ,美俄元首两小时都聊了啥?
-
雷蒙多焦虑:美国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国”的紧迫感
-
“中国提出需求,俄方愿保障:就差技术方案了”
-
讲个笑话,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
-
“G6要告诉美国:要对华施压,还要被你胁迫,臣妾做不到”
-
“比美国先进20年,但中国稀土业要居安思危”
-
黄仁勋:全球一半AI人才都是中国人,根本阻挡不了
-
特朗普要查哈里斯
-
英法加谴责以色列:震惊!再不收手就制裁!
-
特朗普还是忍不住,暗示拜登“隐瞒癌症病情”
-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张永宁,任宁德市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