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川研究所:中国面板产业规模全球第一,背后的付出值得吗?
【文/刘芮】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如果赫拉克利特观察过日本的面板产业,他很可能会改口。
90年代初,日本面板产能占全球94%,在全行业一手遮天。但由于经济不景气,日本企业投资意愿下滑,韩国趁势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狠砸面板产业,越亏越投。三星和LG的市场份额接近50%,成为面板新霸主,打得日本公司无力招架。
1998年,不死心的日本人卷土重来,将目光瞄准了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台湾地区。有心无力的日本公司放弃了和韩国人拼产能,而是疯狂与台系厂商签订技术转移合同,收取高额专利费,同时利用台湾的廉价产能狙击韩国。
有了日本企业技术扶上马产线送一程,宝岛面板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结果2008年金融危机过境,台系面板厂遭遇暴击,下游需求萎靡,上游有产无销,顺便带崩了日本面板产业。
2009年,NEC关掉了鹿儿岛的液晶面板工厂。两年后,索尼把液晶面板业务打包卖给了三星,三菱电机也退出了面板业务。2016年,日本面板最能打的夏普也扛不住了,被富士康收入囊中。
目前,日本面板产业只剩下JDI(Japan Display Inc)一根独苗,早已被韩国和中国大陆企业远远甩在身后。
经过两次失败的反扑后,日本的面板产业在短短二十年里从巅峰迅速衰落,直到彻底销声匿迹。
在最主流的LCD面板上,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轮番发动进攻,爆发了多场“宁愿亏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的价格战。最终,中国大陆收获了后来者的胜利,但成本则是天文数字的资本开支。
仅京东方一家公司,砸下的投资就近千亿。
作为电子产业的一环,面板的发展史浓缩了电子产业最残忍又最荒诞的特征:在美国诞生,在日本产业化,然后大陆、台湾、日本、韩国,四个人打来打去,大家都花了大把的钱,谁也没把对方打死。
缺芯少屏的历史
2004年,日韩面板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中国面板产业不甘人后,一次性交出了三个教科书级别的失败案例。
一个是TCL高调并购了法国公司汤姆逊的电视和DVD业务,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商;一个是河南安彩集团花了5000万美元,买入美国康宁的9条CRT彩管玻壳生产线,成为全球第一玻壳厂商;还有一个是彩虹电子节衣缩食省出6亿人民币,引进了日本日立的超大屏幕显像管生产线。
三笔并购的结局一个比一个惨:汤姆逊被收购前就已经是亏损状态,TCL接盘后单年净利润亏损近7亿;彩虹电子重金引入的产线还未投产,就已经成了过时技术;安彩集团为了收购耗尽了现金流,没过几年就破产了。
原因很简单,中国公司重金购买的都是已经过时的CRT技术,也就是90年代主流的“大屁股”电视,而日韩企业早已在新的LCD液晶技术上集中攻关一轮了。
当时,所有中国面板厂都出现了严重的误判,最有代表性的是彩虹集团掌门人那句“CRT至少还能辉煌十年”。
索尼经典的特丽珑电视就属于CRT技术序列。资料图
早在2000年,CRT和LCD在市场份额上已经平分秋色,但国内产业界的主流观点依然是,就算CRT在无法击败LCD,但两者也应该打的是持久战。结果却是中国公司集体以身试险求锤得锤,CRT迅速被市场淘汰。
另一个原因则是,即便企业有心上马LCD,也没有相应的技术。
我们常说中国电子产业“缺芯少屏”,“少屏”指的就是LCD面板。直到2012年,中国大陆进口显示面板(LCD为主)依旧高达50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铁矿。
简单来说,LCD技术是一种用电流控制半导体中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发光的显示技术。相比CRT技术,LCD色彩更标准,能耗也更低。和芯片一样,LCD发端于美国,壮大于日本,最后形成东亚三国打来打去的产业格局。
在电子产业众多细分领域中,面板有些清新脱俗,既有CRT到LCD这种技术路线变化,每种技术路线又有类似28nm/14nm/7nm这样的技术迭代,这就导致早期投资并没有先发优势,后进者可以通过新工艺新设备形成产能优势,先发者折旧成本巨大的旧产线反而成了负担。
90年代,日本公司的LCD产能集中在1、2代线,金融危机期间,韩国人顶住压力猛砸3代线,日本则因为经济衰退无力投资,迅速被韩国超越。
所以面板企业想要赚钱,一方面要时刻跟上技术迭代的步骤,另一方面就是趁着行业低谷期兼并对手扩大份额——毕竟面板这玩意高度标准化,谁便宜买谁的,只能靠扩大份额摊薄生产成本。
DRAM芯片的产能一直在增加,但市场规模没有同步扩大,原因就是惨烈的价格战
这个游戏规则虽然残酷,但对世纪初的大陆面板产业来说,由于技术上一穷二白,连参与游戏的资格都没有。要知道中国大陆花了二十年时间,才实现了CRT产业链95%的国产化,但随着LCD迅速成为主流,一夜之间产业链80%的环节又得依赖进口。
当产业界严重错判CRT,面板产业走入绝境之时,老天又打开了一扇窗户。
2003年前后,韩国的面板大厂现代集团,先是旗下存储业务遭遇产业寒冬,又因为错判政治局势,在朝鲜的投资亏的血本无归。为了回笼资金,现代决定出售旗下的珍贵的LCD资产。接盘侠是一家名叫京东方的中国公司。
- 原标题:惨胜如败:面板战争三十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全年营收6369亿,华为:制裁常态化下已逐步转危为安
2022-12-31 11:58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家药监局批准布洛芬混悬液等12个新冠对症治疗药物上市(附清单)
2022-12-30 18:30 抗疫进行时 -
滴滴出行、美团打车、货拉拉等15家平台公司被提醒式约谈
2022-12-30 17:58 观网财经-消费 -
A股红盘收官:沪指全年下跌15%,创业板指跌近30%
2022-12-30 16:28 观网财经-金融 -
控制145账户操纵股票赚1.4亿,福建一股民被罚没5.7亿
2022-12-30 11:28 股市 -
苏泊尔等申请对国美电器破产清算?国美:470万债权尚未确认
2022-12-30 09:54 大公司 -
阿里管理层变阵:集团CEO张勇兼任阿里云总裁
2022-12-29 15:4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台积电罕见为3nm举行量产典礼,但想说服客户下单并不容易
2022-12-29 15:42 观网财经-科创 -
高盛下个月将裁员,涉4000个岗位
2022-12-29 14:57 -
宁德时代被起诉:滥用专利权恶意维权,不正当竞争
2022-12-29 13:39 -
扛不住了?传苹果有意砍iPhone供应链价格
2022-12-29 13:36 观网财经-科创 -
13部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一次收费不得超过5000元
2022-12-29 12:10 中西教育 -
2023世界经济或陷深度衰退, 中国怎么办?
2022-12-29 08:31 -
武契奇控诉:他们想把塞族人赶出科索沃
2022-12-28 22:17 欧洲乱局 -
印度要拯救全球钢铁行业?需求量仅中国13%
2022-12-28 16:17 观网财经-海外 -
极端寒潮导致电价最高飙涨6500%,美国民众钱包将遭“重击”
2022-12-28 14:49 观网财经-海外 -
海南将于12月30日发放两轮旅游消费券
2022-12-28 14:01 观网财经-消费 -
中银航空租赁:订购40架波音737 MAX 8新飞机
2022-12-28 11:30 观网财经-科创 -
维护流动性,央行连续三天开展2000亿级逆回购
2022-12-28 11:05 观网财经-宏观 -
工信部拟规定:不得“强制捆绑”“静默下载”安装APP
2022-12-28 09:25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