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幸存下来,只为今天替台湾志士们说一声“无悔”(陈明忠印象记)
关键字: 陈明忠陈明忠无悔新书无悔台湾共产党台湾左统派二二八白色恐怖台湾统一孤独或者热闹的两岸青年
台湾坚定的统派人士不多,上月在台北小店聚餐,一次就见到了好几位。他们倒是蛮清醒。作者王睿认为台湾人自我感觉处于中华文明边缘地区,容易产生这样的心态。
不过在部分大陆人眼里,台湾又是某种中心——在冷战体系里台湾成了美国的前沿阵地,联系西方体系,无怪不少大陆人不自觉地心向往之。可惜现在轮到一些大陆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有人到PPT论坛上献殷勤,却被台湾网民骂回来——谁和你做一种人?
也许用一句围城来解释这种现象太简单化。台北的青年学者邱士杰和黄琪椿都表示台湾人的这种心态很奇怪,在嘴巴上对大陆人有莫名其妙的仇恨,对日本人有莫名其妙地爱,但是都不真实,因为没有基础。同一个民族,同一种语言,且大陆从未对台有过战争侵害,怎么会如此?在我看,这大概就是生活轻盈时代的人才有的zuo吧(请理解zuo这个上海词汇,它是小确幸的一部分,在大陆一样存在)。
近年来大陆小粉红与台湾小确幸互相大撕特撕,在我看来其中产生了不少新元素,不过激烈的争吵却让台湾统派朋友有些担心,尤其担心媒体的夸张放大。他们对喜欢的观察者网也发出了希望:有些事点到为止,不必争一朝一夕,放大矛盾反给台独派送牌。
新人类的世界了。陈老先生不一定了解这些。但老一辈的一句话令人觉得不必多说什么——吕正惠教授自称因中国文学而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他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今天的文学就不一定有此功效了),他有名的一句话是,“在我死之前,让我做一个中国人”(见蔡翔教授文章:《台湾本省吕教授,爱烟爱酒爱北京》),和陈明忠一个意思。
饭桌上,王睿对我说,看到吕正惠这句话,怦然心动。在高中教国文的他感觉太孤单了,不用说就知道同事不认可他对中国的认同。张方远倒是决然地说:“我从来都是中国人。”但一样的孤独——在教初中时候他也被学生质问凭什么说我们是中国人。全怪学生吗?王睿说,台湾新的国防教育课本居然删除了抗战,把金门炮战作为国史最著名战争,悄然摒弃中国记忆。
陈明忠一辈老人终将幸福地离去。而年轻人依然在孤独中努力,或者在浑浑噩噩中确幸。陈明忠大约会教导晚辈,别那么多牢骚。对中国民众的牢骚,他大概也会表示理解,但还是会说别忘了有更重要的事情等你们动手去做。
研讨会上,有讨论者认为要加强对台文化统一工作。但文化统一是个什么东西?失去历史体验,失去对当下现实的随机应变,文化就是一句学院派的空话。研讨嘉宾大多寄望于年轻人。有人吐槽现在的两岸恋情人都沦于自利主义文化。我倒认为没什么好奇怪的,马克思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一场政治经济社会运动产生的后果,总会迅速和自己的起源断绝关系(农民做了皇帝,社会主义的子孙变成了小资等等)。不必痛心疾首,只有直面变化。改变也往往出人意料,十年前谁想到今天打破“世界公民幻想”的居然不是左派,而是小粉红或者自干五呢?(推荐易莲媛论文:“帝吧出征”过后,如何理解年轻一代的“情感结构” )
指望通过阅读来改变青年恐怕也不会顺了心意。阅读会改变人,但远远不够。所有阅读丰富但做事经验狭隘的人都有相同的迂腐气质。不过阅读领域的某些1984王国还是应该打破。我曾和不少知识青年聊过读书,他们说喜欢看奥威尔,但却只看《1984》或者《动物庄园》,听都没听过作为社会主义者的奥威尔作品比如《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巴黎伦敦落魄记》。老大哥死了,一九八四长存。
在大陆90后们翻墙扔表情包的年纪,陈先生正在打游击战、坐牢。热爱穿越小说的人,也许应该穿越一下这段历史。对台湾志士的思考,涉及到我们对传媒世界、对两岸关系、对中国文明的总体思考。
无悔
陈明忠说自己生错了时代,但没有走错路。这大概是生不逢时的意思。那些做了烈士的台湾同志,也险些完全湮没于历史。以至于长期调查白色恐怖受害者的蓝博洲先生在研讨会上说,陈先生就是失败者,因为失败才会谈“无悔”,必须直面失败。不过我们知道,他们也正是那个大写中国的一部分。
据说苏联无名烈士墓的墓碑上篆刻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垂不朽。”而对于那批早已逝去的台湾志士来说,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无处寻觅。今天也只有陈明忠代替诸君出来说了一句:无悔。
最后提一下,陈老先生比王宝强幸福,因为有一个始终不舍不弃的爱人冯守娥相伴。她也曾在白色恐怖时期坐牢十年,哥哥被枪决。陈明忠入狱期间,她一直努力营救和等待。
陈明忠先生和爱人冯守娥
(文/余亮;马雪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这些与陈明忠有关的文章也值得阅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雪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评论 121“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评论 326“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评论 139星辰大海第二站,天问二号为何选它? 评论 69印度人把抵制矛头对准了这两国 评论 264最新闻 Hot
-
“学者回望:特朗普这个时期,是中国赶超美国分水岭”
-
华人“钢铁大王”在菲遭撕票案主谋落网,部分赎金已提走
-
“特朗普次子要去越南,想在胡志明市建特朗普大厦”
-
“我来到这里工作,因为中国是支持环保的超级大国”
-
“中国稀土出口审批速度慢,西方急啊”
-
“日本很小心,不想让特朗普丢脸”
-
“我只能靠中国赚钱:听特朗普这么说,想拿石头砸他”
-
美财长认了:美国消费者买单
-
英国也盯上了...
-
美国发生火车撞人事故:2人死亡,至少1人失踪
-
“苹果给了印度希望,结果中美谈成了……”
-
“中美谈判后,各国对美更硬气了”
-
议会选举落幕总理小胜,极右翼抬头:葡萄牙两党制结束了
-
拜登还能活多久?美专家预测
-
“飞车党”紧追小女孩将其吓哭?当地警方通报:两名初中生认错道歉
-
数学家赢下罗马尼亚大选,曾两次获得国际奥数满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