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诊2025中国经济】姚洋:促消费为什么没有起色?这与搞创新不矛盾
最后更新: 2025-01-03 10:32:04观察者网:所以您认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福利社会,其实并不应该像美国式的搞“阳光普照”,比如疫情期间每人每月发1000多美元,直接人人发钱,而是像您说的要针对不平等不平衡的地方,而且要多投资教育。
姚洋:没错,疫情期间发钱只是临时性的措施,而且不能老发。根本性的措施还是要提高大家的能力,投资到教育,投资到培训方面。
当前,我们正处在中美竞争的大背景之下,很多行业尤其是制造业、高科技企业都被动员起来了,大家卯足了劲去赶超美国。这当然很重要,但是我认为一些更加基本的建设,比如提升劳动者能力的事利在千秋,我们不能不重视。我们把支持企业的钱拿来办培训,提高我们劳动大军的素质,收益更大。
比如当前大家很关心青年失业率问题,一些人老抱怨学校,说我们专业设置不对口,学生毕业了都不好用——这是对高等教育的误解,如果说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一到用人单位就可以上手用的人,那就成了技工学校了。我认为,政府是不是可以拿出点钱来培训、指点一下这些暂时失业的年轻人,或者找一些业界的人传授一些技能,或者传递一些重要信息?我觉得这样的收益更大。
更何况好多企业根本不需要政府的钱,比如说我们现在实施的“小巨人”计划。企业都变成“小巨人”了,就更不需要政府的钱了,政府应该做什么?应该帮助企业上市,去从社会融资。
但是,如果把给企业的几千万元奖励投到大学毕业生的身上,那能做很多事情。
我们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现在正奋力追赶。就我的观察,过去十来年,我们已经把德国、日本、韩国全超越了。现在要说创新,第一梯队就是美国,第二梯队就是中国,然后才是日本、韩国、德国等第三梯队。
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发展太快了,再这么干下去人家没饭吃、没工作了;我们这边生产过剩,结果我们自己的老百姓收入也没提上去,这就本末倒置了。
2024年3月9日,第13届中国(天津)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观众参观用于分拣、装箱和整理的并联机器人。新华社
观察者网:您的意思是说,即便是我们还处在赶超阶段,生产和消费也要保持平衡,过分强调生产和忽视老百姓消费,或者说收入的提高,也会出问题。
姚洋:是的,发展制造业、搞科技创新当然非常重要,而且在当前中美博弈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但这里面有一个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定位问题。我觉得是时候稍微往后退一步,政府做一些更加基础性的工作,把绝大多数创新的事都让给市场去做。
比如大家一直说新型举国体制,我认为一些创新路径比较明确的创新攻坚,比如高端芯片,需要集中资金烧钱做实验,把芯片“烧”出来,可以用举国体制。
但是除了这些高精尖的领域,其他一般的创新,是不是应该交给市场去做?而且市场会做得更好。这样政府可以省下很多钱,去做些基础的、提高老百姓能力的事情。而且这跟我们社会主义的宗旨也很匹配,跟我们中国老百姓的价值观也是比较一致的。
观察者网:谈到福利社会,很多人对这个词是既想要,又抵触,说福利社会会养懒汉。您刚刚可能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是在这个社会阶段,我们到底要做大蛋糕呢?还是要分蛋糕呢?
姚洋:我觉得做大蛋糕和分蛋糕实际上是不矛盾的,特别是按照我刚才说的办法。如果我们单纯说福利社会,那就是分蛋糕。现在的问题是,多分点给老百姓,还是多拿出一点来搞建设?结论是明摆着的。
其实比起福利社会,我更愿意用“共同富裕”这个词,如果我们通过投资于民的方式来搞共同富裕,那么大家的能力都增强了,收入能力也都增强了,不就把蛋糕也做大了吗?
至于怎么去分蛋糕?那还是按照市场原则去分,这完全就进入到一个正向的循环了,而不是老去争论拿多少搞建设,拿多少搞福利。
观察者网:您前面提到西方的福利,是政客和百姓的交易。二战之后,美西方在福利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北欧的福利社会。您认为西方福利国家的概念,为什么不适合我们中国?
姚洋:这跟欧洲的历史有关系,因为欧洲自从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它就开始了一个平民化的过程。但是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整个18世纪,它都是一种所谓的自由主义政府,但是是少数有产者,或者说权贵者的自由主义政府。
然而,工业革命打破了社会稳定,产生了很多穷人,像《大卫·科波菲尔》里描述的伦敦,以及《雾都孤儿》里的种种情节,很多人变成了赤贫,这时候整个社会就出现了卡尔·波兰尼说的“社会的反动”。
《雾都孤儿》剧照
欧洲人开始反思:少数人致富,绝大多数人变成赤贫,这是我们要的社会吗?因此西方世界就掀起了一股民主化的浪潮,就是说,穷人也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后来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这都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整个19世纪就是动荡的世纪,尽管国与国之间不打仗,但是国内阶级矛盾都快到井喷的程度了。就在快到井喷的时候,到了20世纪,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就演变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那时候欧洲的贵族跟我们战国时代很像,是要上前线打仗的,所以一战的时候贵族和平民在一个战壕里打仗。他们突然就发现,无论贵族也好,平民也罢,在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面前,大家都是一样的肉身。结果一战之后,各个国家内部阶级矛盾大缓和,妇女也有了选举权。
欧洲的民主化进程是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完成的。二战之后工人的福利也提升了,所以福利可以说是欧洲阶级斗争的产物,福利社会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然而,随着福利制度的完善和升级,福利就越来越变味了,大量利益集团忙于分蛋糕,而不是想着如何做大蛋糕。这就开始了我刚刚说的这种政治交易——我给你福利,你就投我票;你不给我福利,我就反对你,所以老百姓的福利只能增不能减。
我讲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法国有一位年轻人38岁,从来没工作过,但过得很体面。他拿着政府的福利,买了一间在巴黎的小公寓,每天早晨他会骑一辆很好的自行车,背个包就出去,看似是去工作,其实是到公园里去锻炼,晚上才回来。最后他写了本书,叫《怎么靠政府的福利活着》。这样的福利社会就是在养懒人了。
从这个脉络看下来,西方的福利是阶级大缓和的产物。那我们社会主义的福利是什么呢?社会主义就是要从根本的制度上解决资本主义产生的问题——阶级分化。所以我们一开始就不存在所谓阶级缓和的问题,阶级都消灭了,我们当然也不会存在说执政党和老百姓的利益交换问题。
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的福利理论,我觉得这必须得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么社会主义的福利怎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就是我刚刚说的投资于民。这样就有了我们自己的关于社会主义福利的理论,而且跟资本主义国家是不一样的,我们不会成为一个资本主义意义上的福利国家。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美股五连跌,特斯拉跌超6%
2025-01-03 09:09 股市 -
央行启动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金额550亿元
2025-01-03 08:33 观网财经-宏观 -
上市公司15号之前释放全部利空?证监会回应
2025-01-02 20:13 观网财经-金融 -
德国ERP巨头前大中华区总裁加入用友网络
2025-01-02 18:48 观网财经-科创 -
姚洋:福利多大程度上能解释消费不振的问题,是值得怀疑的
2025-01-02 17:57 -
为什么促消费效果不明显?姚洋:问题在美国的打压
2025-01-02 17:57 观网财经-消费 -
大就是强:从蜜雪冰城们的涌现,看中国经济真正的底力
2025-01-02 17:55 观网财经-消费 -
CEO因对华转让技术被迫辞职?英国芯片巨头澄清真相
2025-01-02 17:44 观网财经-科创 -
苹果自研5G基带成了?被曝将先用在低价版iPhone上
2025-01-02 15:21 观网财经-科创 -
沪指失守3300点,创去年11月29日以来新低
2025-01-02 14:04 金融观察 -
热搜第一!苹果官网突然降价
2025-01-02 13:55 观网财经-科创 -
131.38亿港元!阿里清仓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
2025-01-02 10:06 观网财经-消费 -
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发布
2025-01-02 10:02 科技前沿 -
平安人寿举牌工商银行H股,去年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达18家
2025-01-02 08:47 观网财经-金融 -
AI国家队再出手!科大讯飞成功孵化医疗大模型第一股
2025-01-02 08:39 -
蜜雪冰城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2025-01-01 20:27 大公司 -
蓄力2025,vivo的定力、活力与合力
2025-01-01 12:26 观网财经-科创 -
2025,中国外贸要回答这四个问题
2025-01-01 08:50 观网财经-海外 -
2024,这十大中国“奇观”改变未来
2024-12-31 21:01 观察者头条 -
降幅80%!阿里云宣布通义视觉理解模型全线降价
2024-12-31 17:34 阿里帝国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64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46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5“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6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