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洋: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25年,我们要做好理论准备
最后更新: 2024-07-15 13:46:01编者按: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这是中国大踏步追赶世界、并屹立于大国之林后总结出来的重要法宝。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将再次掀开新的篇章。
下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又将往何处去?为此,观察者网特别策划《改革进行时》专题,邀请权威专家学者,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国式现代化相关重大议题,追踪和见证党的重大改革决策与实践历程。
过去几年来,中央不断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有何深意?“打工人”、“被算法操控的人”成为民间舆论热词,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焦虑?二十大提出中国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理解?本期《改革进行时》,观察者网邀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姚洋教授展开讨论。
【文/观察者网 高艳平】
立足现实,亟待理论创新
观察者网:中央文件提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要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在经济体制改革领域,比较要害的就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问题。为什么过去几年来中央不断地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背后反映了哪些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问题?
姚洋:中央不断强调两个不动摇,因为这非常重要。中国经济能够走到今天,无论国企还是民营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自己是国营企业子弟,我知道这些年国营企业是怎么走过来的。我自己也曾经在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工作过,这是1950年代就建起来的一家国有企业,现在是央企西电集团。看着这样的国营公司70多年走下来,能够切身体会到国有企业是为国家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在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民营企业突飞猛进,已经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前30年”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有的转制了,有的“瘦身”了,但是国有企业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创造了机遇,培养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而言,民营企业的腾飞正是在国有企业“前30年”创造的知识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到如今,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纯国有的,或者纯私有的。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民营和国有都很重要。民营经济有创新的活力,国有企业可以实施国家战略政策,并且在一些民企不愿意干的、外部性比较强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来理解“两个毫不动摇”。实践层面讲,在中国我们一直说民营企业的贡献“56789”,即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就业,以及90%的企业数量。
不仅如此,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的估算,2010-2019年间,中国居民财富占国家总财富平均占比为75.2%,而政府净资产只占不到30%。很明显,我们的经济既有国有的成分,也有民营的成分,而且从规模上讲,我们民营的成分反而更大。
中国的财富分配(2000-2019) 单位:万亿元(左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
既然这样,该如何去理解我们基本经济制度所说的“公有制为主体”,我觉得这个还需要理论上的澄清,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写入宪法的,必须是准确无误的。
中央为什么反复提“两个毫不动摇”,正是因为其背后的理论不能充分解释现实问题,给市场造成了一些困惑。我跟民营企业家接触的时候,特别是那些水平比较高的民营企业家,他们会问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宪法里写公有制占主体,也即是国有占主体,那么怎么理解国有占主体?
所以说,我们需要推动理论创新,更加清晰地阐释我们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这个阐释要能够反映我们的现实,缓解市场主体的“所有制焦虑”。
“退场论”歪曲了马克思主义
观察者网:您还提到一些理论工作者也说,当前的经济制度,即公私混合所有制是过渡性安排,将来中国必定要回到公有制,这恐怕也是造成非公市场主体困惑的一个原因?
姚洋:是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段论指出,人类社会发展有五个阶段,最后的目标是过渡到共产主义。
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描述,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那么随着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从初级阶段到中级阶段,再到高级阶段,是不是国有的成份要越来越大,如果这样的话,民营企业是不是该退场了?
所以,时不时有一些人就跳出来,说所谓民营企业职责完结了,可以退场了。我跟一些民营企业家交流的时候,他们说,我都准备好了,这全是国家的,我现在只不过是替国家掌管一下这些资产,国家想要我随时拱手相让。如果民营企业家有这种心态,就会影响他们的投资意愿。
观察者网:您认为,这种“当前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过渡性安排”言论,理论上其实是对马克思的歪曲,于改革实践来说,也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推进,可否解释一下?
姚洋: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揭示了资本主义很多规律,但没有人是圣人,不可能预测未来。
事实上人类社会的“五阶段论”不是马克思的首创,是苏格兰一位启蒙运动思想家、大法官凯姆斯勋爵(Lord Kames)提出来的。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四阶段理论。这四个阶段是:狩猎阶段、游牧阶段、农业阶段和商业阶段。第四个商业社会阶段,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马克思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共产主义阶段。
在我看来,人类社会四阶段、五阶段论和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本质上是一回事儿。马克思也是西方人,西方人生活在一神教的国家里,他们容易相信世界有终极真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我们不相信有终极真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两个结合”的创新来指导中国的发展,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用中国的文化吸纳甚至改造了西方的文化,别忘了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化之一,它带有西方的烙印。
因此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否定了苏联式社会主义的“正统”制度安排,创造性地肯定了私营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作用,我们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塑像
党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的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一些理论工作者因此倾向于认为,当代的经济制度是过渡性的,最终中国还是要全面实现公有制。这种观点其实就是一种线性历史观,它不但没有得到历史证明,也不是马克思的原意。
回到当下,我们还需要继续理论创新,寻求新的解释对于当前团结国企和民企很重要,因为渲染国企和民企的对立,不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我们要通过理论创新来解决根本性的问题。
社会主义就是要消除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观察者网:这些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网络上所谓“资本家”“压榨”“打工人”的网络用语挺普遍的。您如何理解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关系?
姚洋: 这就是要理解马克思的伟大之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就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市场经济会出现人的异化。
《资本论》 的思想源头可以回归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时候,那时候他还很年轻,他就意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和劳动者之间紧张的雇佣关系。
在资本主义初期,雇佣者数量庞大,而资本是很少的。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雇员处于市场的长边,长边没有什么权力,一位雇员如果不想干,有一大堆人等着进来;而资本家位于市场的短边,因而拥有了权力,可以去挑劳动者,干得不好,还可以开除员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收入被压到最低,这就出现了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就是劳动者相对于资本的异化。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0%
2024-07-15 10:05 中国经济 -
“萝卜快跑”有驾驶员干预?按规定远程安全员人车比不低于1:3
2024-07-13 14:34 -
阵痛与希望:中国经济的“破茧”时刻
2024-07-13 11:07 观察者头条 -
高通在印度、欧洲、中国起诉传音
2024-07-13 09:43 观网财经-科创 -
审核通过!“歼-20”有望“入A股”
2024-07-12 19:44 金融观察 -
萝卜快跑取代人类驾驶员,经济账怎么算?
2024-07-12 18:16 -
AI耗电剧增,科技巨头的气候承诺正在失约
2024-07-12 18:11 观网财经-科创 -
央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存款增加11.46万亿
2024-07-12 17:16 金融观察 -
美团又双叒找到了新战场
2024-07-12 16:2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改革要解决老百姓真正关心的问题,让多数人获益”
2024-07-12 14:58 改革进行时 -
央行两省分行行长落定
2024-07-11 22:24 金融观察 -
央企重组整合,或有新突破
2024-07-11 21:38 -
中国银联迎来新任党委副书记,将出任总裁
2024-07-11 19:55 金融观察 -
台积电下周提前试产2nm芯片,韩美日步步紧追
2024-07-11 18:11 观网财经-科创 -
“十八金刚”大阅兵,中国机器人走到哪一步了?
2024-07-11 16:57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苹果想把iPhone16出货量提升10%,能做到吗?
2024-07-11 14:22 观网财经-科创 -
“国会山股神”们的财路要被“堵”了
2024-07-11 14:14 观网财经-海外 -
“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
2024-07-11 09:12 -
多地出台收费新办法,物业费要降了?
2024-07-11 08:49 观网财经-房产 -
事关转融券、量化交易,证监会重磅发布
2024-07-10 18:38 观察者头条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丹麦首相警告:特朗普没被吓倒
-
“打中国牌讨好美国,还有用吗?”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欧盟:备战备灾,存好72小时物资
-
石破内阁预计将不发表战后80年谈话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美财长放风,“金融核弹”要撤回?
-
特朗普还没死心,竟称:用TikTok换减税,中国不亏
-
美教授直说:看到中国领头,美国嫉妒了
-
砸了30亿欧元造的最现代化发电厂,德国炸了,还炸呲了…
-
特朗普声称“政治迫害”,白宫攻击:他是反特朗普黑子
-
下载量激增!“快加入吧,有机会被副总统拉进群哦”
-
加总理耍狠:这个价值观,无法与中国共享
-
北约秘书长:别单干,美国人还能信
-
加拿大、欧盟火速“谴责”
-
美媒好愁:说了这是送中国的大礼,你不听,现在咋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