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洋:对待西方,一定要有平视的态度
下一步中国的电动汽车对于世界的影响会非常大。就像日本在80年代出口大量的汽车,其他国家发现路上跑的怎么全是日本车。今后一段时间,可能大家一看路上跑的全是中国车,他们又会察觉到这里也存在“隐患”。
中国兴起之后,毫无疑问会对美国会形成挑战。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从美国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个挑战。国与国之间的这种竞争、决策,很难说是理性的,都带有情感的成分在里面。在这种情况下,地缘政治和经济完全是相关的,我们很难把它拉开。不可能出现地缘政治方面紧张,经济方面还能非常热闹,所以必然伴随着调整。
中美关系从1972年,对美国来说Rapprochement(再接触),到了80年代进入一个所谓的“蜜月期”,后面又进入了二十多年的理性交往期。而在理性交往期里,美国认为只要继续和中国接触,中国会变得越来越像美国。但是,到了2010年之后美国突然发现,好像不是这样。对于某些美国人来说,他会认为中国非但没有变成我们的朋友,而且变成我们的敌人。这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从2010年左右就开始了。
2010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希拉里提出的亚太再平衡,这是一个很大变化。当时比较温和一些,但是到了特朗普时代就明确下来,要与中国竞争。所以,我个人认为中美关系不太可能回到过去,中美之间竞争的关系,我估计未来二三十年都不可能改变。双方几乎在所有方面进行竞争:经济、地缘政治……
但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我们去管理竞争,不让它变成一种对抗,说不定就是有利的竞争。至少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因为它逼着中国做一些之前我们不做的事情,比如高端芯片,它现在逼着我们做,我们就做起来了,反倒可能让美国失去很多机会。
2023年11月8日,上海进博会,芯片晶圆展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经济势头已经起来,且不可阻挡,美国在这种情况下,要和一个新崛起的大国来竞争,我觉得它力不从心。美国产业空心化太严重,相当于一个空的东西,跟我们实的东西在竞争,它怎么可能竞争过呢?美国显然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
美国逼着盟国选边站,盟国未必会跟着它。事实上盟国告诉美国,他们在经济上不想选边,这也迫使美国理性下来。最近这一年来的中美关系,就走向了比较理性交往的时期。
第一,两个国家都应该在理性交往的基础上想象未来。尽管大家不可能完全抛弃情感,但是回归理性才能使两国关系稳定下来,否则大家都带着情绪,就不可能稳定下来,相互指责就是吵架。
第二,要建立新的规则。美国认为WTO自己吃亏了,它要重谈。其实这对于中国来说就有了一个制定下一轮规则的机会。在多边机构里,中国要发挥作用难度非常大。现在美国给我们送上一个机会,是双边的,美国必须先跟中国谈,我们应该努力把握住这次机遇。
针对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的战略方面,首先美国对中国的出口管制的政策,短期内不太可能发生变化,我甚至也不期待它会取消那些关税。但是中美之间已经建立了一个新的平衡,比如它征收高的关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是下降了,直接出口下降,但不等于说中国不会绕道出口。比如我们的很多企业转移到东南亚、转移到墨西哥,它们还在出口美国。把这些算上,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未必下降。
因为世界分工是有道理的,这背后有自己的经济逻辑在。美国人是不可能做那些事情的,让他们去生产服装鞋帽,这是不可能的事。美国自己不也试图搞个5G联盟吗?他宣布了,结果啥也没做出来。因为5G技术就离不开华为的技术,离不开中兴的技术。没有华为和中兴贡献很多的标准,它是做不成的。在此情形下,美国要想跟中国完全脱钩是不可能的。
第一,要有全球眼光。全球眼光并不是简单地给人家去卖点东西,给人家一点援助,全球眼光的意思是中国要想象着自己在为整个世界负责任,包括规则,可能规则更重要。
第二,对待西方,一定要有平视的态度。平视意味着不要总是抱怨和指责对方;也不是俯视,抨击对方什么都不行。平视就是对等的,在某些情况下也要学会去理解对方。比如,美国说自己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吃亏了,但中国则认为,你怎么能吃亏了呢?你看我们卖了这么多东西,我们帮助你消费等等。你反过来说一下行不行?你说我理解你,全球化给美国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收入分配的问题,移民的问题等等。如果按这么一说,不就是站在了更高的道德高地上吗?而不是简单地说,你这样做就是坏的。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一定要学会理解不同的国家。
中国发展到今天,必须做大国,必须站在世界的聚光灯之下。
(根据访谈速记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 原标题:姚洋:对待西方,一定要有平视的态度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荣耀卫星通信对标华为,赵明回应“二者有哪些不同”
2024-01-14 08:31 观网财经-科创 -
对话刘作虎:OPPO自己不做芯片,和高通联发科深度定制
2024-01-13 12:55 观网财经-科创 -
万亿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IPO:3年亏损超20亿,合资公司拖后腿
2024-01-12 22:27 观网财经-金融 -
2023年社融增量累计35.59万亿元,比上年多3.41万亿元
2024-01-12 21:12 观网财经-金融 -
东方财富、同花顺发布金融大模型
2024-01-12 18:01 观网财经-金融 -
上市公司天价离婚再现!前妻分走40亿元,当天缩水2.5亿
2024-01-12 17:52 观网财经-金融 -
证监会:机构普遍认为A股估值处历史低位,长期看已具备较高投资价值
2024-01-12 17:43 -
“中国人工智能赶超美国的难度在加大,但AI应用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2024-01-12 17:2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血液净化龙头IPO:主力产品毛利率超65%,最大客户为控股股东
2024-01-12 12:49 观网财经-金融 -
大厂扎堆入局,原生鸿蒙迎关键一年
2024-01-12 10:14 观网财经-科创 -
时隔8年重回社交赛道?支付宝回应:灰度测试中
2024-01-11 17:4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华尔街密集发声:美国即将迎来经济衰退
2024-01-11 17:00 观网财经-宏观 -
自主高端品牌的黄金时代来临,谁在引领?
2024-01-11 16:50 观网财经-科创 -
退货退款时长下降17小时,淘宝天猫要把服务“卷”到底
2024-01-11 16:1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现货比特币ETF获批,加密市场将成美金融市场后花园?
2024-01-11 15:50 观网财经-海外 -
AI落地,一场中国式的务实成功
2024-01-10 21:5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显示主控芯片商硅数股份IPO:全球市占率第六,营收滑坡
2024-01-10 13:40 观网财经-金融 -
台企也可认证“中华老字号”!今天这份涉台文件有何亮点
2024-01-09 22:11 台湾 -
钉钉用户达7亿,AI应用再“上新”
2024-01-09 17:1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牵手微软,钉钉正式发布Office套件
2024-01-09 17:15
相关推荐 -
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77“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87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7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7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