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洋:中国经济的韧性
最后更新: 2022-09-30 07:32:15【导读】 2022年9月13日,北大国发院公开课暨中关村创新合伙人-独角兽企业党建与发展论坛举办,邀请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院长、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南南学院执行院长姚洋带来专题分享。本文根据姚洋教授演讲内容整理。观察者网经作者授权转载。
【演讲/姚洋】
今天讲的题目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的看法,也分享我对短期挑战的理解和应对建议。讲这个主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我们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非常大,但我们的企业、尤其是做创新的企业,一定要有长远眼光。
一、中国经济中长期的韧性
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我一直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态势抱有信心。我们的经济虽然短期挑战巨大,但我相信,这些挑战可以克服。根据观察,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十年里呈现出十年为期的周期性变化,所以,经济有起落是正常现象,不要把短期变化当作长期趋势。
1980年代是增长比较快的时期,农村改革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当然,速度快的原因也和当时的基础较薄弱、起点低有关。
1990年代是调整期,我们进行了城市改革,包括那些奠定中国经济基础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分税制、加入世贸组织等,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今天回望过去,北京的变化就很典型。北京的主要变化发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这二十年。例如,我们现在所在的中关村,二十年前很多地方还是稻田。很多人印象中四环建成已经很多年了,其实开通于2002年,并不久远。80、90年代的改革奠定了我们经济增长的基础。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经济实现超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加入WTO和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出口从2001到2008年短短七年增长5倍,速度极快。现在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财富实际上都积累于那十年。
2010年以来的这十年又是一个调整期。但和1990年代的调整不同,1990年代主要是搞改革,过去这十年主要是调经济结构。
我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事情,不能总是旧事重提。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研究中国经济多年,在我看来,我们绝大多数改革在1990年代都已经完成,现在提出的所谓“改革”其实本质是“经济政策”,因为改革是要动制度。
过去十年有个非常大的转变,从外延式的扩张转向创新驱动。本世纪头十年,基本上中国生产什么产品都能卖出去,因为国际市场几乎无限大,国内市场也在增长;但过去十年的情况有变,政府在推动去产能、去杠杆,企业自己也在转变。过去十年成长起来的大企业多为高科技企业,不少传统企业过去十年也转向硬科技。
以前总说我们的企业没有掌握行业标准,因此被外国“欺负”。我们怎么去掌握标准?不是自己想去制定一个国际标准,那个标准就为你所用。只有自己强大,在世界上成为行业“领头羊”才能让其他国家遵循你的标准。
过去十年,隐形冠军企业不断涌现,工信部刚刚公布了54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我看来是有指标意义的,这样的硬科技、实业应该提倡做。当然,并不是一定要做芯片这样最高精尖的科技,只要你在自己的行业里做得最好,就能够成为一个高新企业,并努力在一些领域内领先世界 。
我国已经有一些领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比如AI技术、新能源、电动汽车等。中国的新能源对于全世界拥有碾压式的优势,风电和太阳能的装机容量占世界的一半,而且新装机容量基本上一半也在中国。电动汽车是一个新兴产业,中国也领先世界,稍后我会给大家看更多数据。
很多人担心,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外流,竞争力减弱,“世界工厂”的地位要被东南亚取代。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起码在我有生之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不可能被取代。
如上图,2010年到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例增长11个百分点,2020年的增加值相当于排在我们后面的美国、日本、德国三国总和。从上图也可看出,美国并没有衰落,因为美国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还在进步。
美国只是相对于中国在衰落,因为中国跑得太快,美国仍然比绝大多数国家跑得快。日本、德国在下降,特别是日本衰落得厉害,韩国在上升,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比例不升反降,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在下降,中国台湾还在上升,而越南根本排不进前十。
事实上,我们的产业向越南转移之后对中国有利,我们给越南大规模出口的是中间产品,回头再买东南亚生产的衣服鞋帽,说明我们的产业已经升级。
上图是2020年iPhone的增加值数据,有标志性含义。2010年中国在iPhone增加值的份额里只占3.6%,到2020年我们已经占到1/4,仅次于韩国,假以时日肯定要超过韩国。而其他一些国家厂商的份额在下降。
我国出口产品里的附加值越来越高。起初,出口加工业的附加值为负,现在稳定在百分之三四十以上。也不要小看小型企业,一家拉链厂的附加值也可能达到百分之三四十,也可以很赚钱,我们没有必要说哪些行业绝对差,哪些行业就绝对好。
- 原标题:“投资中国,在中国发力,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税务总局:今年通过查处骗取留抵退税企业挽回损失超130亿
2022-09-29 22:49 -
央行、银保监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2022-09-29 21:44 观网财经-房产 -
南宁住房团购:保价3月,逾期半年未交房可退
2022-09-29 20:28 观网财经-房产 -
丰田又来推氢能源,中国人能买单吗?
2022-09-29 18:20 -
“普京没必要干,但拜登就……”
2022-09-29 15:03 -
预制菜,懒人的春天还是资本的陷阱?
2022-09-29 14:41 -
英特尔时隔20年再推独显,平价显卡稳了吗?
2022-09-29 14:36 观网财经-科创 -
东方甄选6块钱玉米背后,是一场事关中国农业升级的大讨论
2022-09-29 14:2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发改委:2022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进一步扩大鼓励范围
2022-09-29 11:17 观网财经-金融 -
自媒体渲染生猪涨价,发改委指导地方约谈
2022-09-29 10:31 观网财经-消费 -
央行警告:莫赌“单边市”,久赌必输!
2022-09-28 21:47 观网财经-金融 -
海南对“双高”人群开展税务稽查,随机抽取50户全面自查
2022-09-28 18:16 -
含10个领域!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2022-09-28 17:37 观网财经-金融 -
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
2022-09-28 15:48 -
“危机感笼罩韩国半导体业”
2022-09-28 00:31 -
一汽大众回应导航弹窗广告:已停止
2022-09-27 21:18 观网财经-汽车 -
每年1.2万元限额,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优惠来了
2022-09-27 20:56 养老与社保 -
俄气:上半年净利润超过前两年总和
2022-09-27 19:46 俄罗斯之声 -
亏麻的黄牛,赢麻的苹果
2022-09-27 15:45 观网财经-科创 -
发展数字化,我们该有自信吗?
2022-09-27 15:15
相关推荐 -
“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34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03“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84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91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