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洋:中国经济超预期之际,更要警惕“温州模式”卷土重来
最后更新: 2020-07-28 07:26:06观察者网:前段时间,国务院要求银行系统对实体经济让利,规模达到1.5万亿。这些银行让利出来的资金,真的能够充分流入到实体经济吗?最近股市和部分城市的楼市上涨都比较快,会不会也存在资金重新流入股市和楼市的情况呢?
姚洋:这个问题肯定已经发生了,因为我们的货币还在以10%-11%的速度增长,但经济增长速度满打满算也就是3.2%,显然不需要这么多货币。这些货币到哪去了?肯定是在金融系统里面进行体内循环。这次叠加国外资金进入中国,股市一下子就涨上去了,很多国内资金就也跟着进入股市了,个别地方的楼市也在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想象我们绝大多数资金并没有到达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其实也不是那么需要这些资金。
我们张晓波老师团队5月份的调查显示,现在企业最大的难题是没有订单,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排到很后面去了。没有订单,企业要这么多资金干什么呢?所以说现在经济恢复的瓶颈还是在需求侧,生产看起来很旺盛,但需求不旺盛,就是不可持续的,不能让企业一直去增库存,而出口的前景也不明朗。
观察者网:7月份以来,央行的逆回购操作似乎已经显示出一些收紧货币的迹象,有些学者也在讨论,现在货币政策是不是可以适当收紧一点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姚洋:我觉得在目前这种状态下,收紧货币政策也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它会给大家传递一个消极的信号。中央层面收紧资金,尽管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许不是那么大,但是它有个心理作用,导致全社会的投资欲望下降。现在经济还在底部运行,收紧银根肯定不是一个好办法。即使知道很多钱是在金融体系里面体内循环,我们也不能收紧银根。
观察者网:那么应该怎么解决金融资金体内循环的问题呢?
姚洋:这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在目前这种状态下,首先得把消费提振起来,让经济运转起来,资金自然就流到实体经济里去了。如果经济运转不起来,大家都很谨慎,就算把钱给了实体经济,大概率也会亏掉。
所以说,我们不应该逼迫银行体系去给实体经济放贷。有时候,大家的记忆还是太短暂了,今天谁还记得,2010年温州是出现过一次金融危机的?
2008-2009年,当时支持实体经济的办法,就是让大家都去贷款。哪怕企业家说我不要钱,银行也一定要贷给他,说你多少贷一点,我们有任务。这些企业家贷了款,却没有订单,他会拿钱干什么呢?都去炒房了,结果亏得一塌糊涂,好多人跑路、跳楼,事实上就是一个地区性金融危机。
温州的经济在那年之后就一下垮下来了,之前大家还谈”温州模式”,在这之后的10年,有谁还提”温州模式”?温州经济已经被打回原形了。所以我们要汲取教训,不能用行政手段去命令银行给企业贷款,这是很危险的。现在房地产不能瞎炒了,资金可能又会跑去股市。最近这一个月,场外配资又起来了,我们是不是又要重复2015年?
图:东方IC
我们总说,一个人不能在同一地点摔倒两次,我们的经济也不能再陷入过去的循环了。我们一定要找到问题真正的源头,比如说消费。其实大家都明白,我们现在是缺消费,只不过在消费端使劲,见效速度就不如投资端,或者说生产端。
我觉得,我们政府的观念还是没有彻底转变,还是我10多年前就开始说的生产型政府,重生产轻消费,一听到要给老百姓发钱就哆嗦,觉得这是浪费。但如果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那浪费更大,因为你还浪费了资源。要是像温州那样,瞎炒一气,最后崩盘了,结局就更惨了。所以说,我们的政府官员必须要转变观念。
这个背后还有一个关于凯恩斯主义的误解。有些经济学家动不动就批评凯恩斯主义,好像凯恩斯主义就完全是错的,但我要提醒一点,凯恩斯没有错,是后人把它弄错了。凯恩斯经济学是一个危机时期的经济学,凯恩斯写《通论》的年代,是大萧条,所以他说要刺激消费,要搞需求管理。后人在经济很好的时候,也非要去使用凯恩斯的措施,那是不对的,是后人把它用错了。但是我们现在的经济形势,就是萧条,那么凯恩斯的理论就是对的了。有些人因为反凯恩斯,在危机时期也不敢去用他的理论了,这也是现存的一个问题。
总结下来,第一我们政府本身就是一个生产型政府,从计划经济过来,重生产轻消费,第二再加上批凯恩斯,一看人家西方都在批凯恩斯,就觉得我们也不能这么干。这两个因素一结合,就造成了我们在消费端干预不够的状况。
观察者网:接下来想请您谈一下外贸的问题。可以说,上半年我国的进出口情况是好于预期的,6月份出口增速已经转正,达到2.8%。之前很多人担心疫情会导致世界贸易脱钩,但是现在看来,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反而是提高了?
姚洋:其实我在大家一开始说脱钩的时候就提出,疫情说不定最后对中国是件好事,因为中国是第一个走出疫情的国家。世界其它国家虽然生产都停顿了,但是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没有下降那么多。老有人说,别的国家需求下来了,我们的产品出口会有困难,但是现在看来,没出现这种情况。
我觉得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我们的防疫物资出口很多,第二就是其它国家“直升机撒钱”,老百姓的基本消费还是维持住了。中国出口的很多产品都是基本生活用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出口反倒是恢复起来了。
至于说脱钩,我觉得这个完全是一个心理作用。实际发现并没有脱钩,不仅货物贸易没有脱钩,金融领域也没有脱钩。过去这半年,我们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有十几家,这个速度可是不低的,只不过大家没怎么宣传。别看美国说要把中国上市公司全撤下来,它实际做的反倒还是在增加上市。另一方面,流入中国的资金也在增加,这个世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特朗普政府再坏,他还是明白一点,中美经济相互依赖,没那么容易就能打破。
真正的脱钩,是中国和美国在技术领域的脱钩,这是已经发生了的。但是技术领域它可以单独拎出来,中国和美国在经济领域相互补充,竞争主要发生在技术领域。特朗普看得很明白,他在技术领域限制我们,恨不得把我们掐死。但在其他领域,他基本上是不太敢动的,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
特朗普想通过对中国施压要到一些东西,但也明白,加税是惩罚了中国,但同时也惩罚了美国老百姓。现在他马上要选举了,所以不会去干这件事了。他会在哪些方面唱高调?在技术领域,在政治方面,包括香港问题,他调子会唱得越来越高。但是经贸关系上,我觉得不会恶化。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广凯 
-
托台积电造芯,英特尔遭分析师怒呛“再不可信”
2020-07-27 11:48 上市公司 -
涉侵害用户权益!4家头部公募APP遭工信部点名
2020-07-24 21:52 金融圈 -
上市前夜,中芯国际答谢宴高朋满座
2020-07-24 17:14 上市公司 -
科创板9股减持近百亿,中微公司“尝鲜”询价转让
2020-07-24 16:15 上市公司 -
疫情推高服务器芯片需求,SK海力士二季度净利润翻番
2020-07-23 15:27 上市公司 -
曾爱搭不理,伦交所市值如今被港交所远远甩开
2020-07-22 17:44 上市公司 -
美国再将11家中企列入实体清单
2020-07-21 11:37 上市公司 -
全球最大独角兽IPO:蚂蚁集团计划上市
2020-07-20 17:16 股市 -
大陆首家iPhone代工厂即将诞生,“震惊”郭台铭
2020-07-20 17:01 上市公司 -
LG夺走全球第一,宁德时代获本田、高瓴等200亿增资
2020-07-20 13:40 上市公司 -
中芯国际14nm厂获国家大基金二期百亿注资
2020-07-17 16:09 上市公司 -
A股大跌之后,四大证券报头版集中评论股市
2020-07-17 10:33 股市 -
中芯国际A股上市之际,台积电发布二季度业绩
2020-07-16 14:48 上市公司 -
上半年CPI同比涨3.8%,猪肉涨104.3%
2020-07-16 10:22 -
3.2%!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2020-07-16 10:14 观察者头条 -
中芯国际正式登陆科创板,开盘市值6800亿元
2020-07-16 09:37 上市公司 -
巧了!三星宣布6G商用年,正值英国拆光华为设备
2020-07-15 18:08 上市公司 -
“空调老大”地位不保,格力净利润腰斩
2020-07-15 14:16 上市公司 -
集成电路基金减持兆易创新实施完毕,仍持股7.33%
2020-07-14 17:04 上市公司 -
国开行发放21.8亿应急贷款支持防汛救灾
2020-07-14 14:56 金融圈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6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7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5“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2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