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散逸:饮鸩止渴的“税收洼地”,如何填平?
三、以核定征收为主的税收洼地
这类税收洼地主要针对新成立的小规模企业,特别是那些财务制度尚不健全的企业,实行核定征收而非查账征收,从而降低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
所谓核定征收,一般适用于可以不设立账簿、应设未设账簿或者账目混乱的企业。税务局对该类企业的收入额或者利润率,采取“核定”方式来认定,言下之意就是不采取准确的账务统计,而是根据其行业性质和法律法规,规定“应税所得率”,对这类企业的收入进行折算,最终得出一个应纳税所得额。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也就是说,避税者的应纳税所得额,即计算所得税的税基,是通过“应纳所得税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适用税率”这样的方式,来折算、核定的。
这个公式中“收入总额”是按照企业开票数来确定的,“适用税率”是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生产经营所得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应税所得率”就有空子可钻了。
由于正常小作坊利润率极低,所以“应税所得率”一般也很低。例如,《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关于经营所得核定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公告2019年第3号)中规定“应税所得率”,除娱乐业为20%外,其他行业均为5%。
这样,即使按照最高税率35%,每笔收入对应的税收成本也仅为35%*5%=1.75%,甚至远远低于个税工资薪金项目的最低税率3%。
而一些逃避税通过大额劳务收入、咨询服务、居间费等没有准确成本的项目,将正常经营企业的利润转移到这些可以核定征收的小规模企业,从而逃避了大量税收。
正常来说,对于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纳税主体,已经不应该再采取核定征收的方式了,因为销售额超过500万元就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条件,应该账务健全、能够准确核算了,而账务健全、能够准确核算就不应该适用核定征收了。但是,全国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对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进行核定征收。
“薇娅案”全球首次个人补税超1亿美元的操作中,就是将大量应计入个人综合所得的个人劳务包装进个人独资企业,通过核定征收达成的。
薇娅偷逃税款6.43亿元,被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资料图
税收洼地又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呢?个人觉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税收流失
由于过度的税收优惠或返还政策,可能会导致国家整体税收收入减少,影响政府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能力。大量本来应该是用于地方建设的资金,仅仅是为了当地经济数字上的好看而返还给了企业和个人,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发展。
二、影响国家产业政策调整
本来国家对产业政策调整有严格的规划,即使是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也对每个省发展可以享受优惠的行业有严格的规定。但是过度的税收优惠或返还政策,甚至超过西部大开发的优惠力度,严重干扰了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落实。
三、市场扭曲
税收洼地可能使得企业仅仅为了避税而注册或迁移,而非基于真实的经济活动和市场竞争优势。这会导致资源配置偏离效率最优状态,劣质企业通过税收优势反而可能获得优于优质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伪市场”。
例如,大力开展研发、增加巨量成本的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也许还不如落后产能在税收洼地活动的财政返还多,使得大量企业没有动力去加大研发力度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四、公平性问题
税收最基本的功能除了组织收入,还有通过二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但是通过核定征收、总部经济税收返还等形式使得有钱人负担的个税税负甚至远低于普通的工薪阶级,从而进一步加大收入差距。这严重有悖于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不利于全民共同富裕。
五、合规风险
企业若利用税收洼地进行非法或恶意节税筹划,如虚开发票、虚构交易、关联交易非公允定价等,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一旦被查处,不仅会补缴巨额税款,还会受到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严厉处罚。
六、国际压力与反避税行动
在国际层面,一些税收洼地可能被其他国家和地区视为有害税收实践,并在国际反避税合作框架下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使相关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更大挑战和风险。
特别是目前世界各国正在普遍立法的“支柱二”(编者注:通过设立全球最低税率,确保跨国企业集团在各个辖区承担不低于一定比例的税负,从而遏制各税收管辖区为吸引跨国企业投资而竞相降低税率的“逐底竞争”),如果一个企业在我国获得税收优惠或者财政补贴后,其实际税负达不到规定比例,将会由其母公司或者在别国的兄弟公司纳税,从而导致我国的税收利益流失到国外。
总之,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必须给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公平、规范、透明的税收环境。那么,就必须要严格落实税收法定、税制统一原则,严肃查处“税收洼地”“政策洼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美团调转车头:这个市场比预期的更艰难
2024-03-23 21:2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36.6%,滴滴首次实现年度盈利
2024-03-23 16:4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我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正式开展业务
2024-03-23 10:06 观网财经-金融 -
网传Mate60系列已停产,华为知情人士:没有停产
2024-03-23 09:01 观网财经-科创 -
苹果遭美司法部联合多州反垄断起诉,市值一夜蒸发8000亿元
2024-03-23 08:41 -
中国移动营收首破万亿,“算力网络自主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2024-03-22 22:43 观网财经-金融 -
荣耀CEO赵明谈手机产业:华为发展得好对大家都是动力
2024-03-22 18:54 观网财经-科创 -
前两月,法国西班牙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585.8%、399.3%
2024-03-22 17:17 观网财经-海外 -
成都常住人口增加13.5万,每4个四川人中就有1个成都人
2024-03-21 18:24 -
A股公司为何频遇“诈骗”?
2024-03-21 17:47 观网财经-金融 -
日本2月对华贸易逆差扩大1倍,半导体出口增加80%
2024-03-21 14:36 日本产经 -
扭亏为盈大赚百亿,快手还要继续卷美团
2024-03-21 13:4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破防了!螺蛳粉被曝使用增臭剂?
2024-03-21 11:36 食品安全 -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众,凭什么是吉利?
2024-03-21 11:34 观网财经-科创 -
特朗普看上他当副手?
2024-03-21 10:38 特朗普 -
拼多多赚麻了:2023年营收、利润均增长90%
2024-03-21 09:52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
2024-03-20 21:41 观网财经-宏观 -
他称不希望通过“惹熊”的方式对华发起冲突,外交部驳斥
2024-03-20 20:31 南海局势 -
腾讯2023年净利润大增36%,视频号用户时长翻番
2024-03-20 19:0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第四范式2023年营收增长36.4%,经调整净亏损持续减少
2024-03-20 17:40
相关推荐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3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29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4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1“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93最新闻 Hot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