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光斌:重新认识“中国政治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的说法
关键字: 印度莫迪改革苏联改革改革开放40周年美国民权运动中国的国家治理理念
从大历史来讲,政治发展逻辑可概括为“问题导向,混合至上”。
过去100年是各种极端化意识形态轮番上演的过程。从1900年开始的100多年,出现几种主要意识形态:1900年-1929年、1930年,主要鼓吹放任自由主义;1930年代,凯恩斯主义兴起,后来崩盘了;1940年代-70年代的40年,有苏联模式斯大林主义;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里根、撒切尔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再好的意识形态如果极端化,最后都要破产、崩盘。为什么?因为不符合人的需要。人有利益上的分化,利益分三六九等,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同阶层有不同需求,这是垂直的;横向的,人的观念有左中右,天然分布没办法。任何单一意识形态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因此,一个国家(可能)有不同价值观,有主流的同时也要包容其它分支。
根据调查,中国人的价值观是以治理为导向的意识形态——中国老百姓谈民主,很大程度是在谈民生需求,它强调意识形态上不能极端化、单一化,强调公共政策的包容性。
怎么包容?中国政治几个层面,最核心是政体,政体宪法规定,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就是我国的政体,在延安就是这样界定的。
民主集中制这个东西,外国人很难理解,因为外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二元对立。中世纪以来,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是:首先教权与皇权对立;教权淡化后,接着是皇权、国家权力和商人、社会权力的对立。社会一直是二元对立,因此形成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二元对立界限分明,不可调和,这是西方历史决定的社会方式。
在延安,西方记者问毛泽东,民主和集中怎么能够融合呢?外国人不懂,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是很天然的,先民主后集中,没有好的民主就没有好的集中。
民主集中制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中央和地方关系,有民主,有集中。
集中,就是中央和地方关系是政治单一制,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地方立法必须跟国家法律相一致。地方的权力有四大班子:党委、政府、政协、人大,四个一把手都是中央组织部直接考察任命的。副部级、副省级都是。这是集权单一制。
经济上,改革开放40年来实行经济联邦主义,权力是下放了,其实中央和地方权力共享,比如税收上有国税、地税,中央地方共享。一般网民不懂中国财政体制,以为财政报表告诉我们,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五六个省市是财政赢余,其它全部亏空。其实,中国财政体制是分税制以后,60%的税收到中央,再转移支付;各个省看起来是赤字,转移支付以后就弥补了亏空。
经济联邦主义是权力分享与共治,在税以外的很多地方,地方政府权力大了去了,如怎么城市规划,中央是不管的。
二是政治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
一方面,国家导航经济发展。比如国家发改委很重要,被称为“小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下牵头的各个政府主管部门,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有所谓的市场派经济学家称,所有政府规划都是失败的,不要政府主导。这些讲法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符合西方国家历史。西方国家走到今天,很多科技工程都是国家规划主导的。确实让民营企业搞这个东西也有成功的,但人家资本主义搞了几百年,如果没有国家力量和人家竞争,怎么可能竞争得过呢?
另一方面,存在利益集团政治。企业靠什么证明自己享有民主权利?决策过程中有权,通过组织利益集团影响决策。
讲到这个地方,有一个特别让人心痛的案例,有利益集团让全国人民都成了受害者,但那时我们茫然不知。
2003年央行出台了关于限制房地产发展的规定,规定地皮自有资金不能低于50%。这规定如果实行下去,全国三分之二房地产都得倒,今天老百姓可能就好受多了。但是规定6月份出来,8月份就被推翻了,原因是房地产人士联合经济学政治学学者、媒体,造势游说政府,说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让央行放宽给房地产企业的贷款限制。这就是利益集团。
三是国家与社会的官民关系。
这里的集中体现为对四类社团严格规制,不能随便成立:法律类、政治类、民族类、宗教类,而经济组织、文化组织需要登记——现在在国家民政系统登记的不下150万家。
而民主,我称之为协商共识型民主。政治是分层次的,不要一个概念解释所有层次:
公共政策,如《物权法》涉及到每个老百姓的东西,出台过程中上千万网民参与讨论,是制度法协商。
部门决策,称之为市场压力型协商。例如软件打车,今天觉得很便利,但也带来了安全问题。软件打车在很多国家、地区(如香港)不能合法化,因为冲击了即有的利益集团、行业工会,而在我们这里,很快市场化。政府管理部门、学者、从业者(柳青)、运营的代表等人开会开到凌晨达成合法化的共识。
不客气地说,中高级政府官员都是市场经济中成长起来的,有问题找市场已经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在我看来,经济关系市场化是应有之义,而社会关系、政治关系要都市场化,这个国家就可怕了。生老病死这些社会性问题若都市场化,很多老百姓是承担不起的。政府部门太亲市场的思维定式,这个东西走到今天得反思了。
地方决策,是抗争型或对谈型协商。
地方官员若有决策侵犯老百姓利益,老百姓起来抗争,政府不得不靠协商,让双方都能满意、接受。
七八年前我到深圳一个区,区委书记带我们看一个公园,说下边是粤港高速公路,每天20万以上车流量。原来高速公路是要敞开平地修,但这样会侵害附近居民的产权,房屋贬值。老百姓不干了,组织上访,每周末组织车队到省政府。
区政府有钱请好律师,老百姓也有钱请好律师,双方谈判一年半。第一个方案是平地过,第二是下沉式,第三个方案全封闭。双方最终确定一种,政府预算比原来多了13亿,工期也多了近两年。最后老百姓把高速公路上边的公园叫作和谐公园。这种案例在地方决策中特别多。
基层治理是民主恳谈,有民主恳谈会。
但是,真给你民主权利了,又不一定行使。我们小区电梯人货不分,损耗大,老化要换。两年下来换不了,因为没有业主委员会,而没有业委会同意,重大资金没法花。一方面理论上要民主、要自由,但社区是实实在在行使民主的场所,又不行使,冒着生命危险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利。我真是着急。
- 原标题:杨光斌:重新认识“中国政治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的说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12-14 11:17:53
-
国产“格列卫”再降价 终结比印度药贵历史
2018-12-14 11:01 -
苹果:尊重法院裁定,下周更新软件解决
2018-12-14 09:40 苹果新“品” -
游客称在西藏免票景区遭索费殴打 官方:系误会已和解
2018-12-14 08:49 西藏五年雪域巨变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反腐斗争新信号
2018-12-14 08:43 廉政风暴 -
《必由之路》第三集“伟大跨越”
2018-12-14 08:36 -
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2019年经济工作五大信号
2018-12-14 08:35 中国经济 -
官方汇报新建水渠27.2公里 村民实测仅8.3公里
2018-12-14 07:41 基层治理 -
“404教授”梁莹获7项处分?校方:处理结果近期公布
2018-12-14 07:26 中西教育 -
12岁女孩被尾随性侵 怀孕4月家长才发现报警
2018-12-13 22:53 依法治国 -
76年后 南京人民重修拉贝墓地报恩
2018-12-13 22:42 国家公祭日 -
女子称“都在默哀,买点日货压压惊”,被开除
2018-12-13 21:07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听取经济形势意见
2018-12-13 20:05 中国经济 -
还有加拿大人正被调查?陆慷反问:你听说了?
2018-12-13 19:48 中国外交 -
49家优秀民企,没有鸿茅国药
2018-12-13 18:24 -
蔡英文表姐接任“肥缺”,1天闪辞
2018-12-13 17:41 台湾 -
31岁男子坚持三年穿高中校服 原因让人泪目……
2018-12-13 17:04 暖心闻 -
最看不懂的爆款...
2018-12-13 17:02 趣读 -
关键抉择,必由之路——献给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12-13 17:0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他”给时空相望的南京小女孩一个温暖的结局…
2018-12-13 17:00 国家公祭日 -
香港高院:驳回推翻"一地两检"申请
2018-12-13 17:00 香港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260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37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66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93“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4最新闻 Hot
-
“讲真,印巴打仗我们管不着”
-
普京:welcome,卢卡申科:现在都用英语了?
-
X平台:印度要求封禁8000多个当地账户,否则重罚
-
4月中国对东盟出口激增20.8%,美媒惊了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