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光斌:重新认识“中国政治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的说法
关键字: 印度莫迪改革苏联改革改革开放40周年美国民权运动中国女孩找了男朋友带回去见妈妈,妈妈会告诉小伙子好好听领导的话,好好工作,这是上一辈对下一辈的希望;但是在印度,准丈母娘首先看你这个职位能不能搞腐败,这是选女婿的一个标准。这就是文化上的根烂了。
菲律宾也是这样的。在中国叫“豆腐渣工程”,菲律宾叫“影子工程”。国家预算出来了,国会和政府部门、利益集团三家参与,利益集团说服某个地区的建筑商虚拟一个计划,经国会、政府批准,钱下来以后三家分了,没有工程。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太多,一有问题就是体制问题,而体制问题有一个理想的坐标,就是美国。然而,很多实行美国体制的国家腐败不少。政治权力是结果,经济增长6.5%还是7%,对一个国家没有根本影响;而政治乱了,顷刻间这个国家中人们赖以生存的结构就没了。中国晚清的戊戌变法和苏联改革均认为所有原因是政策原因,从政策下手,结果国家政权很快被搞掉了。
美国的历史更有意思了。立国至今200多年,从农业资本主义(其实就是奴隶制)到工业革命,后来进入工业资本主义,20世纪中期后又搞起金融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美国宪法和政治体制没有变革,想变也变不了——美国开国之父们规定,如果要修宪,第一个条件是获得参众两院三分之二的同意。政治利益哪有那么多公约数?要获得70%的支持率修宪,这很困难。
我们就要问了:美国经济体制变化那么大,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没改,也改不动。
因为改不动,所以枪支泛滥。这些东西都写在宪法中的,没法修宪,枪支泛滥就没法遏制。有民意调查显示,80%~95%的民众强烈要求禁枪、控枪,但如此绝对多数的民意在法律面前仍显得非常软弱,毫无力量。国际恐怖主义对人类生命的危害每年不超1万人,但在美国,每年死伤于枪击的能达3万人左右。有时候真的要问问,谁是恐怖主义国家。
资料图:视觉中国
美国历史告诉我们,政治与经济关系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位中国问题专家黎安友(Andrew Nathan)在2003年的时候认为,从1974年第三拨民主化开始,70多个国家都倒了,而中国倒下是早晚的事儿。但是,中国不但没倒,还越来越强大。黎安友因此提出“韧性”威权主义的概念,认为中国这一威权主义体制的弹性空间很大。
从历史到现实,所谓的政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的说法,可能要重新认识。因为中国社会科学的落后,很多教授人云亦云。
改开40周年为什么能走得不错
中国改革开放40年走到今天,走得还不错,逻辑在哪?中国的政治变迁,总结下来有八个字:“坚持方向,固本革新”。
怎么坚持方向?看《邓小平文选》,1978年12月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上进入理论务虚,从1979年1月份开到3月份,还要继续往下开,中宣部和社科院联合举办。中宣部觉得这个会不能无限制开下去,需要一个总结,找人讲话,找谁谁都不讲,最后没办法找了邓小平。
问邓小平讲不讲,没想到邓小平答应得很爽快。他来讲,就讲了四项基本原则,定了调子,我们要改革。他还强调,社会主义改革真的不知道怎么搞的情况下,要守住共产党领导权问题,这个东西没了,一切都没了。这就是“坚持方向”。
比较而言,世界上有很多成功的革命,但很少有成功的改革。革命理论上很容易,敌人、目标非常清晰,组织动员、反对敌人就可以;而改革,是动自己的奶酪。明治维新算非常成功,但最后在我们看来也走上邪路。我们这里成功的原因,就是邓小平把握住了方向。
戈尔巴乔夫改革,首先动了基本盘,两年之内把共产党斗得稀里哗啦。1987年至1991年,知识分子、工人阶级都在风起云涌地反对苏联共产党。苏联矿工几十万人动不动罢工,而苏联知识分子是改革、反攻的急先锋。结果,苏共没了。这些知识分子到中国人民大学来要喝二锅头,因为在苏联喝不起酒了,伏特加非常难喝。这是知识分子的遭遇,更别说苏联工人的遭遇。
苏联垮台以后两次私有化,一次在1991年,一次在1995年。我拿中石油、中石化做假设。假设中国银行、中石油、中石化国有化,每个人给的股权是理论上的,跟实际所有毫无关系。但是怎么私有化呢?股权可以转让。这些公司的老板故意不发工资,让拥有股权证的工人们迫不得已转让自己的股权,最后财富聚集到红色资本家手中。我拿中石油、中石化举例子假设,大家容易感同身受。
因此,不要听经济学家说得很美,说去国有化跟老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苏联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这就是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的高低之分,一比不是一个量级的。
说邓小平伟大,结果现在大家都按照邓小平比,比如说莫迪是“印度邓小平”。考虑到印度的体制,怎么可能?在印度,公益组织成千上万,莫迪想建厂、开山,各种公益组织让他没法做。最后莫迪一气之下关闭了9000多个NGO的账户,让他们没法运行,否则改革没法弄。即使这样,日本和我们在印度争高速铁路开发权,结果日本赢了,但是两年下来征地还不到两公里。莫迪怎么可能是“印度邓小平”呢?
莫迪与安倍晋三会晤(图/视觉中国)
- 原标题:杨光斌:重新认识“中国政治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的说法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12-14 11:17:53
-
国产“格列卫”再降价 终结比印度药贵历史
2018-12-14 11:01 -
苹果:尊重法院裁定,下周更新软件解决
2018-12-14 09:40 苹果新“品” -
游客称在西藏免票景区遭索费殴打 官方:系误会已和解
2018-12-14 08:49 西藏五年雪域巨变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反腐斗争新信号
2018-12-14 08:43 廉政风暴 -
《必由之路》第三集“伟大跨越”
2018-12-14 08:36 -
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2019年经济工作五大信号
2018-12-14 08:35 中国经济 -
官方汇报新建水渠27.2公里 村民实测仅8.3公里
2018-12-14 07:41 基层治理 -
“404教授”梁莹获7项处分?校方:处理结果近期公布
2018-12-14 07:26 中西教育 -
12岁女孩被尾随性侵 怀孕4月家长才发现报警
2018-12-13 22:53 依法治国 -
76年后 南京人民重修拉贝墓地报恩
2018-12-13 22:42 国家公祭日 -
女子称“都在默哀,买点日货压压惊”,被开除
2018-12-13 21:07 -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听取经济形势意见
2018-12-13 20:05 中国经济 -
还有加拿大人正被调查?陆慷反问:你听说了?
2018-12-13 19:48 中国外交 -
49家优秀民企,没有鸿茅国药
2018-12-13 18:24 -
蔡英文表姐接任“肥缺”,1天闪辞
2018-12-13 17:41 台湾 -
31岁男子坚持三年穿高中校服 原因让人泪目……
2018-12-13 17:04 暖心闻 -
最看不懂的爆款...
2018-12-13 17:02 趣读 -
关键抉择,必由之路——献给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12-13 17:0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他”给时空相望的南京小女孩一个温暖的结局…
2018-12-13 17:00 国家公祭日 -
香港高院:驳回推翻"一地两检"申请
2018-12-13 17:00 香港
相关推荐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82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6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04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19“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