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海战场上的国军主力,为什么败给了猪肉炖粉条
关键字: 蒋公国军猪肉炖粉条【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荀越】
1948年12月16日起,在河南省一个小小的村落陈官庄,上演了世界战争史上极其罕见的一幕:进攻方华野大军摆开了猪肉炖粉条子阵,对被围的国军杜邱李兵团残部开展了送饭攻势。国军闻香而动,非常配合地在20天内携枪起义一万四千多人,平均每天七百多人闻着猪肉炖粉条的香气跑到对面阵地上,把枪一扔就闷头开吃。
虽说此时的国军几大兵团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空军空投的粮食还扔得不怎么准,很多直接成了援共。陈官庄这块三个兵团的国军弟兄,尉官以下可能有很久都没看见荤腥了。
不过,即使是在国军平常补给正常的时候,三斤猪肉的价值,也已经超过了国军一个准尉一个月的军饷。
要领略这锅猪肉炖粉条“大杀器”般的魅力,我们还需细数国军的几大“光荣传统”:
国军传统第一:光靠工资活不长
事情要从国军的工资说起。按理说,从1932年开始,国军弟兄们为了抗战,所有人的薪俸都打了三折,这么多年苦难都熬过来了,怎么也得给涨涨工资不是。
国防部也确实这么做了。无奈,国防部加工资的速度,实在是跟不上蒋公他老婆家印钞票的速度。1931年国军上将薪水800元,到了1947年6月,国军上将的薪水已经提升到了50万元,涨了625倍。
然而物价此时已经涨了一万多倍。折算一下上将手里这点钱能买的东西不如1931年的6%。不同级别的军官缩水比例不一样,但是钱到手里基本等于原来的四折以下。
国军弟兄们的工资具体惨成啥样了呢?
就在淮海战役末期,49年2月有一批伤病员给联勤总部写信反映:
“以6个准尉来说,元月份薪俸800多元(金圆券),到2月份才领到。现在理发一次200元,洗单衣一套100元,每月至少理2次发,洗4次衣,计共需800元……剩下几十元,不够洗一次澡的。虽然一人每次副食费40元,但每天的蔬菜,柴火,食盐3者不可缺一,除开支以外,所余者能购几钱油。猪肉要300多元一斤,哪里还有钱去买呢?我们简直是过着苦中再苦的生活了。”
后来国军南京司令部自己调查也承认:“查目前士兵待遇太低,即最低生活亦不能维持,例如二等兵月饷只能寄一封航空平信。”
1947年6月,国军一个连的办公费规定3.28万元,而在鲁南一斤灯油就9600元。办公费只够买3.4斤豆油,一个连连一两盏油灯都没法点足一个月。
哪怕不算挪用贪污,几个准尉除了洗洗涮涮之外也不剩什么钱了,连贪污办公费都凑不齐打牙祭的钱。
陈官庄有一个好,大家饿肚子一起平等。这一堆国军将领也是扎堆到华野司令部才吃了一顿饱饭。
国军传统第二:米面成仓漂没光吃肉这事基本上是没戏了,别忙,就算是打算吃米吃面,能不能吃饱这事也悬。
按理说抗战之后,国军第一次有了无穷尽的美援粮食,又在美军指点下,有了相对正规的后勤系统,两件快乐的事情重合在一起,可是为什么还能搞得吃不饱饭呢?
抱歉,对于国军来说,有的事情虽已大不一样,但许多传统依然故往。即使国军筹集的军粮绝对超出需求,但是一到分发补给调度过程,就不要指望他们能有什么看上去正常的操作。
原本在1945年9月3日,借着胜利日,国府已经宣布:“曾经陷敌各省,豁免本年度田赋一年,后方各省,明年度亦与豁免。”
到实际情况,接收大员一到,跟着的就是征购军粮,发动献金献粮。后方各省到1946年不但没豁免征粮,“田赋依旧征实征借,且赋额极高……较战前赋额增加四倍以上,且超过战时负担。”
别的事情上大可以质疑国府做得到做不到,但是在横征暴敛这事上绝对不需要对国府有任何质疑。
46-47年国府以军粮征购名义实际征收米麦5500万石,约330万吨。这还不算美援粮食和抗战囤积结余、联合国救济粮食的挪用,和向美国和加拿大的正式购买的粮食。
此时国府部队已整编完成,军警宪特吃军粮的人加在一起515万左右,平均每个人一天能分三斤多粮食,打着滚都吃不完。
且慢,到国军这里你以为征收到的粮食就能分给你吗?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戴苏越
- 最后更新: 2019-01-22 08:07:41
-
在中国,不管官多大学问多好,都不该忘记自己来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改开40周年 -
尘封百年,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在英国重见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三大战役”
2018-12-09 12:14 观天下讲坛 -
即使在最穷的中国面前,英国人也摔了跤,美国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改开40周年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讲改革开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018-11-21 08:18 改开40周年 -
当年我们羡慕别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们造给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开40周年 -
疑似抗日英烈头颅现身日军老照片 日军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爱因斯坦亲笔信3.2万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预言德国未来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发现几十具“木乃猫”,真·喵星人占领评论区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国,我们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开40周年 -
当年中国没钱,但有胆子“杀出一条血路”
2018-10-30 07:28 改开40周年 -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卫英雄 -
发现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国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国家宝藏》第二季要来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综艺政治 -
习近平谈抗战: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2018-09-19 10:25 抗战胜利70周年 -
疑似被盗佛首现身苏富比 龙门石窟研究院回应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龙门石窟佛首被拍卖 苏富比:与物主商讨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
南非洞穴出土迄今最古老画作 距今约7.3万年
2018-09-14 08:10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25“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5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0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我驻古巴大使发文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
“斯洛伐克几分钟前才被通知…现在知道国际政治是啥了吧”
-
“俄罗斯要价太高,但...”
-
乌克兰议会批准美乌矿产协议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