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越:沙皇俄国出售阿拉斯加是卖国吗
关键字: 克里米亚克里米亚战争卢布美元外东北阿拉斯加的逐步发展
而阿拉斯加的初步开发还要等到十几年后的淘金潮,1880年在朱诺发现了黄金,20年来18万淘金者奔赴阿拉斯加,其中大多数空手而归。不过,在整个19世纪下半叶太平洋沿岸各州都发现了金矿,阿拉斯加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比起同期大规模的加利福尼亚掘金潮无论是收入还是实际建设都要小得多。因此直到20世纪初,阿拉斯加还是籍籍无名,1912年,直到美国购买阿拉斯加45年后,阿拉斯加才正式设立行政机构,成为了美国国土。直到二战后1959年,阿拉斯加才正式成为美国一个州。
就算如此,长期以来阿拉斯加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军事方面。在美国海军向太平洋发展的时候,阿拉斯加对于北太平洋航线的影响作用才体现出来。原本是捕鱼港口的荷兰港在大力建设下变成了重要的海空基地。在1942年,日本发动阿留申群岛作战时,阿拉斯加范围内驻扎的美军兵力多达14万,日军只敢对荷兰港虚晃一枪,然后占据了两个无足轻重的小岛撤退。
这个时候的阿拉斯加一共才有50万人口,才刚修好一条通向加拿大的近2000公里的砂石公路。这是阿拉斯加第一条陆上交通枢纽,此前根本陆路不通。这时候的阿拉斯加还谈不上什么建设。
冷战时期,在核战争双方数千枚核导弹互指的时代,苏联洲际导弹穿越北极上空打到美国只有7000公里,不到半小时时间就能飞临美国上空。阿拉斯加作为冷战最前沿,其布置的预警雷达能够在第一时间监控到苏联的导弹发射,为美军的拦截和核反击争取时间。也因此,美国持续在阿拉斯加加强远程预警雷达的部署和地基拦截弹的设计。
美军还优先将最先进的战斗机部署到阿拉斯加。最先装备F-15、最先装备F-22的都是在阿拉斯加的联队。
部署在阿拉斯加的地基GBI拦截弹
而阿拉斯加令人津津乐道的石油资源要等到1969年了。1923年起对阿拉斯加的石油勘探就已经开始,但是在阿拉斯加这种冰天雪地的地方勘探和采取石油显然不是当年的技术能搞定的。1944~1953年开展系统勘探,探井打了36口,一无所获。1962年恢复勘探,打了9口钻井还是一无所获,直到1969年,全美当时最大的油田普拉德霍湾油田发现,距离沙皇俄国出售阿拉斯加已经过了102年。沙俄都没了,阿拉斯加的石油资源才真正得见天日。
不过即使发展到现在,阿拉斯加人口不过才72万。第一大城市安克雷奇才30万人口。
150年时间,150万平方公里
150年后的3月30日,俄美签署《转让阿拉斯加条约》150周年的纪念日,美国当天举行了多场庆祝活动。然而,部分俄罗斯网民发出了“归还阿拉斯加”的说法。
实际上就算是在当年,也不是所有俄国官员都赞成出卖阿拉斯加的。直接管理太平洋地区这几个殖民地点的远东官员和俄美公司的股东当然不赞成。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比不了沙俄的战略改变了。而且即使沙俄反悔,也实在抢不回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俄国战略上一直专注于欧洲地区,与奥斯曼帝国争夺黑海出海口,东方几乎完全依靠武装移民自行抢掠。19世纪中期,沙俄在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基本只有武装侨民和探险队的存在。从黑龙江北到阿拉斯加全都是大片无人区,里面点缀着几个居住移民点。
即使是二次鸦片战争沙俄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抢夺了中国大片地区,但是这些地方可以说完全是无人区,完全是清政府没有任何反应,才坐视了这些地方丢失。
俄国人掠夺外东北的开始,是在1850年一支沙俄探险队乘坐汽船,沿着黑龙江探险,最后建立了几个商站、贸易点。这件事情直到1852年俄国贸易团到北京贸易,才被清政府知道。
而沙俄帝国真正重视远东,也是在克里米亚英军攻击勘察加半岛之后,俄国人闯过黑龙江,向勘察加运输补给。
1854年4月,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以克里米亚战争为借口,向北京提出要求借道通过黑龙江去太平洋沿岸防备英国攻击。7月照会到达北京。清政府批复允许借道,后来接到吉林奏折,首次报告在黑龙江下游俄国设立了屯据点,有“大铜炮二位,小铜炮二位,枪炮弓箭俱全”,但清廷对此并无反应。
穆拉维约夫可谓是沙俄对外侵略的急先锋,对俄国扩张的功劳之大让他堂而皇之地登上了5000卢布的钞票
1855年初穆拉维约夫再次提出借道。带领一支包括七千屯民,内含两千五百名武装男丁的船队顺江直下,并占领了阔吞屯(今俄马林斯克)。而吉林将军报告库伦地方兵力不过四百,一切粮饷装备都需借垫,对俄人无能为力。然后穆拉维约夫向清廷提出要求割让黑龙江以北,当地居民一律南迁,但立即被拒绝。在两边扯皮过程中七千俄国移民就在黑龙江不走了。
第二年吉林将军上报,因为路途遥远并不清楚俄英战争,并且黑龙江下游“旷邈无涯”,渺无人烟,根本不清楚到底丢了什么地方。吉林全省兵力不足三千根本不敢与俄国武装侨民交战,向北京求取援兵。而清廷当时忙于围剿太平天国,没有回复。当年六月,俄方又派出一支有1660名武装人员的船队,基本上可以说到当年年底,俄国对黑龙江江北已经形成了实际占领。
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俄国在远东地区就这么万把人,几千武装,靠清朝的反应迟钝和畏敌如虎强赖了外东北。甲午战争之前,从西伯利亚过黑龙江到远东一直是这个样子。俄国人只拥有零零散散的居住点。
1891年西伯利亚大铁路建立以前,俄国如果真的想派兵去驻守阿拉斯加跟英军或者浩浩荡荡的美国牛仔们开战,要从莫斯科出发翻越乌拉尔山,经过几千公里的无人区,坐船在英法舰队的威胁下横渡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在冰天雪地里面修堡垒作战。当然后续的弹药粮食补给也要走相同的一条道路。这基本等同于自杀。
与其如此,对于俄国而言显然争夺气候条件更好、更适宜居住的中国东北才是“上策”。于是在1900年,已经在远东拥有足够人口的俄国人悍然制造海兰泡惨案,制造真空区,着手开始了他们的黄俄罗斯计划。
在历史上俄罗斯占据阿拉斯加,既无能力,也无需要;而今天,阿拉斯加已经变成了美军重要的前沿基地,俄罗斯人面对的也不是清政府,在这个时候的叫嚣无非是发泄一下民族情绪。与其想着对面的阿拉斯加,不如想想每年流失2万人口的远东地区怎么解决。
历史上最便宜的这一笔大规模土地转让。对俄国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亏本,反而是止损的上策。一个并没有实际控制,完全没有开发能力,上百年都不见得能回本的远方殖民地地区,把它称之为领土,跟现代国家声称对月球拥有主权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喊口号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如果真要细究的话,阿拉斯加是应该归还给俄国人,还是归还给被俄美公司奴役到死的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的亡灵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原标题:沙皇俄国出售阿拉斯加是卖国吗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荀越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45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1“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0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52“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26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
“特朗普发现美国不再不可或缺”
-
特朗普再提“第51州”?加拿大总理:的确说了,但他称我为总理
-
法国高中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致1死3伤,嫌疑人为15岁学生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朗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