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凯桓:美国的海外干预,日渐暴露出三个弱点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薛凯桓】
刚刚断掉美国国际开发署经费的马斯克,很快就把矛头指向了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毫不客气地形容其为“政变机器”,并特别强调了该组织在乌克兰、委内瑞拉以及白俄罗斯等国活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称其为“制造全球混乱的祸源”。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当时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因频繁参与国外政权更迭而遭受国际社会的批评。为了继续所谓的“民主推广”,美国政府于1983年通过《国家民主法案》成立了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
表面上,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是一家独立运作的“非政府组织”,但实际上它几乎完全依赖于美国政府的资金支持。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每年从美国国会获得数亿美元的拨款,并通过四个核心受让机构——国家民主研究所(NDI)、国际共和研究所(IRI)、国际劳工团结中心(ACILS)和国际私营企业中心(CIPE)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活动。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通过资助当地反对派团体、媒体和个人来推动特定的政治议程。这种策略不仅限于资金支持,还包括组织培训、传播信息和塑造舆论等方面。在白俄罗斯,这个组织曾展示过其独具特色的“颜色革命方程式”。因此,分析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在白俄罗斯的具体行动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组织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施展影响力。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
主要特征:出色的隐秘性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在白俄罗斯的行动堪称“隐形颠覆”的范本。其通过三重伪装机制构建起难以追踪的干预网络:资金流动的匿名、组织架构的分散以及意识形态渗透的隐性化特征,这些设计使得其颠覆行动如同“社会病毒”在宿主尚未察觉时已完成潜伏感染。
2020年白俄罗斯大选期间,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精心设计的“无痕干预”策略,在Nexta频道AI换脸事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该组织通过在波兰注册的“东欧媒体创新中心”采购伪造设备,资金经由爱沙尼亚加密货币交易所完成三次链上跳转,最终溯源显示为立陶宛某动物保护组织的“设备捐赠”。这种区块链嵌套洗钱模式,使白俄罗斯司法机关至今无法在技术层面溯源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与AI换脸假新闻视频的直接关联。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虽然每年通过几十个项目输送数百万美元到白俄罗斯,但其在白俄罗斯境内既无注册办事处,也不直接雇用本地员工。所有资金均通过“学术交流”“文化保护”等名义拆解为小微项目,例如将黑客培训伪装成“数字安全研讨会”,由受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控制的拉脱维亚非政府组织跨境召开。这种去中心化式的渗透难以捕捉踪迹,加大了溯源追查的难度。
白俄罗斯人大多对这些暗流不甚了解。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同僚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发现,约三分之二的白俄民众不了解白俄罗斯境内的非政府及其活动,也对非政府组织的危害认知较浅。正是这种系统性的隐秘设计,使得白俄罗斯民众在浑然不觉中成为认知战的目标。
这也正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干涉手法高明的地方:它通过非传统干预模式,将政治颠覆工程渗透至社会的运作机制中。“无痕干预”策略使其既能规避主权国家的法律监管,又能通过长期社会工程培育内生性的颠覆力量,最终形成“外部策划、本土执行、责任切割”的闭环,其隐秘性是其巨大危害的根源之一。
2020年白俄罗斯大选风波爆发时,多数跟风的参与者并未意识到,他们使用的抗议口号模板、组织技巧、社交媒体话题,都源自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等组织的精心设计与传播,其颠覆行动看似自然发酵,实则经过精密编排,这大大加剧了颠覆活动的破坏力。
当白俄罗斯政府2021年立法要求境外NGO公开资金流向时,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早已通过“文化俱乐部”“语言学习小组”等无害化组织化整为零,或隐入地下,或撤至国外。其影响难以彻底清除,且在社会中留下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充满隐秘性的“无痕干预”是典型的混合战争手段:它既规避了传统军事冲突的成本与风险,又能通过对社会的异化实现政权更迭。其危害不在于短期可见的街头冲突,而在于从根本上侵蚀目标国家年轻一代的历史共识与文化认同,为持续性动荡培育温床。
白俄罗斯抗议集会
主要战略:意识形态领域渗透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核心战略是意识形态渗透。在取得冷战胜利后,美国战略界总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胜利经验”,发现通过解构历史叙事、分化文化认同、煽动“政权民主更迭”的非暴力颠覆效率远超军事手段,控制青年群体的认知,等于掌握一个国家未来30年的政治生态,这比单纯的军事政治攻势要更加具有实际效用。
在意识形态领域,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及其同僚在白俄罗斯的“战略”可以总结如下:历史虚无主义;语言身份解构和代际认知隔离。这三大战略,表面上以“民主”“文化传承”为包装,实际上是在人为制造社会撕裂,其操作手法中充斥着政治操弄的把戏。
首先是历史虚无主义: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资助白俄罗斯流亡学者出版《被遗忘的战争记忆》系列丛书,将1944年白俄罗斯战役重新定义为“苏联侵略战争”。书中刻意强调苏军军事行动造成的平民伤亡,却对纳粹占领期间210万白俄罗斯平民伤亡(占当时总人口25%)的史实轻描淡写。该丛书将纳粹扶持的“白俄罗斯中央拉达”伪政权组织美化为“民族独立先驱”,后面有人扒出,该丛书主编瓦列里·卡尔波维奇被揭露其祖父曾在其中担任要职。
在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资助的“口述史项目”通过剪辑拼接方式,将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兵回忆录中关于苏联红军的正面叙述全部删除,仅保留对战争残酷性的描述。这种选择性史料编纂导致错误认知频出:白俄罗斯某学校的历史竞赛获奖文章竟称“卫国战争本质是斯大林与希特勒争夺东欧控制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再者是语言身份解构,从而制造人为的文化割裂。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通过“白俄罗斯语振兴基金会”推动激进语言改革,要求剔除所有俄语影响。
2023年,已经转移至立陶宛的白俄罗斯区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发布《双语制危害白俄罗斯国家安全》报告,声称俄语是“混合战争工具”。该报告引用的“学术支持者”中,有很多是从未系统学习过斯拉夫语言学的美国研究员。其资助的语言学家发明出生造词“сонечныапарат”(太阳装置)替代通用词汇“камера”(相机),连白俄本土语言学家都难以理解其含义。
这种“语言纯化运动”在白俄罗斯民间遭遇反弹:社交媒体VK上一度出现过“假装说纯白俄罗斯语”的话题,白俄网友故意用极端的生僻词或生造词编写笑话,讽刺“语言纯化”的荒谬之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唐晓甫 
-
特朗普预告25%汽车关税,日韩德加墨“火烧眉毛”
2025-02-19 11:5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
袭击岸田文雄的嫌疑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2025-02-19 10:57 日本 -
鲁比奥安抚欧洲:达成协议前,不会解除对俄制裁
2025-02-19 10:56 乌克兰之殇 -
老街—河内—海防铁路,越南国会批了
2025-02-19 10:33 -
“乌克兰大选时间定了…”
2025-02-19 09:56 乌克兰之殇 -
王毅:这个世界上不只有乌克兰问题
2025-02-19 09:52 巴以恩仇录 -
中方在WTO直说了:根本原因是美国
2025-02-19 09:4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梵蒂冈:方济各患有双侧肺炎,病情复杂
2025-02-19 09:35 -
泽连斯基不去了:不想给美俄谈判提供“合法性”
2025-02-19 09:26 乌克兰之殇 -
马斯克称赞俄外长:这就是称职领导的样子
2025-02-19 08:46 -
“泽连斯基不想要和平”,马斯克点赞:满分
2025-02-19 08:45 乌克兰之殇 -
美俄谈完后,特朗普最新表态
2025-02-19 08:37 乌克兰之殇 -
三天两次,这次加拿大也要来
2025-02-19 07:59 乌克兰之殇 -
王毅: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不是政治交易的筹码
2025-02-19 07:23 中国外交 -
境外间谍以问路为由搭讪,看似无法接触涉密文件的他成为窃密者
2025-02-19 07:02 国家安全 -
特朗普: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
2025-02-19 06:53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特朗普称或于月底前同普京会面,俄方:不太可能
2025-02-19 06:37 -
鲁比奥与欧洲多国外长通话:各方同意共同努力结束俄乌冲突
2025-02-19 06:37 乌克兰之殇 -
“10万公务员受影响”,越南批准数十年来最大改革计划
2025-02-18 23:26
相关推荐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2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7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