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凯桓、维金娜·谢妮:进攻?休战?还是结束?俄乌之间的极限拉扯
最后更新: 2024-05-08 17:41:41首先是扎波罗热的梅利托波尔方向。进攻该地的目的是切断通往克里米亚的陆地走廊,迫使第聂伯河左岸的俄罗斯军队撤退,并为在克里米亚开始军事行动创造先决条件。
此外,乌军对斯瓦托沃和克列门纳亚的攻击可能会继续,以便到达卢甘斯克地区的谢维尔斯基—顿涅茨河的左岸,甚至完全占领卢甘斯克。
也不排除乌军攻击顿涅茨克的计划。一些乌克兰当局的官员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即夺取顿涅茨克州将对俄罗斯的士气和他们继续战争的意愿造成决定性打击。
与此同时,乌克兰明年的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选择的行动方针。
如果俄罗斯军队在年初开始进攻,那么乌克兰武装部队可以继续守势,试图守住前线并给敌人造成重大损失,然后在从西方获得新武器后,继续进攻以击败俄罗斯军队。
1月18日,普京在奥布霍夫军工厂视察现场。(克里姆林宫网站)
然而,所有这些计划也遇到了与俄罗斯相同的资源问题——人力、组织和技术。
乌军指挥部门近期越发频繁地要求西方增加武器供应,就是这些问题的最好体现。然而,在新年前的最后几周,西方官员越来越多地开始表示,由于库存耗尽和生产能力不足,西方将无法满足乌克兰对弹药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方面开始了针对西方武器制造商的游说活动,以说服西方军火生产大国增加扩大生产的预算。但如果这些问题属实,那么,正如西方媒体所写,乌克兰缺少弹药的问题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解决。
供应西方弹药和武器的另一种选择,是在前华约国家的工厂部署苏式弹药的生产。这方面的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捷克、波兰等国宣称已经做好了为乌克兰生产苏式弹药的准备。但即使如此,扩大弹药产能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欧洲工业如今凋零的局面下,生产弹药的时间及其数量、成本都将成为制约前华约国家供应弹药的难题。
西方从击败俄罗斯的需要出发,很可能会继续帮助乌克兰推进战线。扩大武器弹药供应的脚步自然不会停下。而且虽然美国还没有同意乌克兰要求的坦克和远程导弹的供应,但不排除它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一如早些时候美国也不想供应爱国者导弹系统。随着局势的深化,西方突破任何之前的“底线”“原则”,已经完全不是问题。
然而,即使提供此类武器本身也不意味着战争将进入转折,因为俄罗斯也没有停滞不前,如上文所述,俄罗斯也正在从数量和质量上加强其军队。因此,许多西方分析人士认为,与2022年秋季相比,乌克兰武装部队此次攻势取得成功的难度要大得多。
德国政府消息人士称,只要美国同意援助乌军主战坦克,德国愿意跟随
至于人力,与俄军相同,乌军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即使俄军真的仅有15万的动员兵力派往了乌克兰,这也意味着乌克兰军队在前线已经不具备人数优势。随着动员兵力到位,俄军会拥有建立纵深防御的资本,这会使乌军在哈尔科夫地区进攻中成功使用的小团体突破战术无效,利用动员优势打人数差、打“猪突”的做法在之后能收到多少效果,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此,随着形势的变化,乌克兰也有再进行动员的需求。而乌克兰能否继续动员则取决于几个问题能否得到解决。
首先,潜在的新兵缺乏装备和武器,以及培训士兵的能力有限。其次,乌军的动员存在严重的组织和纪律问题。
这些问题都不好解决,因此,乌克兰尚未进行挖空社会潜力的全面动员。战争开始后,乌军人员的主要补充来源是预备役人员(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作战预备队)以及西方“志愿者”,从行动预备队以及民间征兵则相对较少。
随着乌军的人员损失问题日益恶化,以上问题立刻摆在了台面上:军事登记和征兵工作几乎没有可靠的军事登记地点(行动预备队除外)。此外,许多受召的乌克兰人无视了乌当局的征召(与俄罗斯不同,乌克兰当局如今对社会的掌控力令人堪忧,受征召的人乌民众即使逃役当局也难以进行追究,乌克兰当局也没有强大的强制机构去对逃役行为予以惩罚)。
结果,乌克兰的动员按照“能抓到谁就是谁”的原则进行,也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上网吧抓人”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实际上,乌克兰动员兵的主体是农村村民和国有企业职工。显然,这些新兵以前没有被征召过,也基本上没有受到过任何军事训练,如何武装和装备他们成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新兵的素质及装备问题严重限制了乌军发动进攻的愿望。
关于乌克兰军队的攻势,还有一点很重要。乌军自2022年9月攻势以来拿回领土的大部分成功源于俄罗斯的所谓“善意姿态”。除了巴拉克列亚和赫尔松地区北部的局势,其他情况都是俄军自己做出了撤退的决定。此外,在许多情况下,俄军丢地弃土的真正原因不是军事原因,而是政治动机。例如,俄罗斯人从第聂伯河右岸撤退是否有军事需要,或者这是一些幕后协议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不管怎样,在俄罗斯现在控制的那些领土上,显然没有新的“善意姿态”迹象。诚然,近一段时间有传言称俄罗斯军队可能会从卢甘斯克地区北部(斯瓦托沃、斯塔罗别尔斯克和克列门纳亚地区)撤退,以占领沿谢维尔斯基—顿涅茨河的防线。但俄军现已在这一段线部署了大量兵力,似乎并不准备不战而降。相反,有迹象表明,俄罗斯想要将前线推回先前的哈尔科夫一线。
换句话说,在新的攻势过程中,乌克兰军队将不得不克服俄罗斯人的层层防御。此外,乌克兰武装部队在前线没有取得新胜利的时间越长,西方(甚至乌克兰内部)的妥协声音就会越强大,就越将倾向于恢复与俄罗斯的谈判并沿现有前线停火的观点。
因此,2023年乌军将向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继续发起进攻。但进攻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上文列举的军事技术和组织问题的解决程度。
谈判与和平的前景
关于结束乌克兰战争的和平议题,笔者认为应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达成全面和平条约的可能。二是在当前战线达成休战停火的可能。
关于第一点,目前看不到任何可能。一般来说,理论上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有可能缔结和平条约。
第一,一方承认自己是“输家”,并接受“赢家”的条件。以俄乌双方目前互不让步、坚称底线的强硬姿态来看,实现这一点非常困难。
其次,双方达成某种战略妥协。但就当前局势而言,俄乌冲突并不仅仅需要俄乌双方达成妥协,更需要西方和俄罗斯也达成妥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显然希望继续借俄乌局势来消耗、削弱俄罗斯,因此这种情况也难以实现。
但休战是有可能的,而且从可行性上讲会高得多。它不需要任何政治妥协,两国代表在现有前线签署停火协议就足够了(以1953年为例,交战双方在板门店签署的停火协议意味着朝鲜战争结束,而和平条约时至今日仍未缔结)。
在乌克兰和西方,许多人认为普京有一个计划:想要通过巩固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俄占区来迫使乌克兰同意休战。之后普京会趁机蓄势待发,过一段时间再出击乌克兰,夺取更多的领土。
这种情况(即休战作为新战争前的喘息)有可能性吗?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高。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
美方当场改口
2024-05-08 13:32 -
习近平在匈牙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2024-05-08 12:41 -
“美国停运3500枚炸弹,向以色列发出明确反对信号”
2024-05-08 12:25 巴以恩仇录 -
乌克兰抱怨:俄罗斯TikTok玩太溜了,我们也要加把劲
2024-05-08 11:39 -
5名中国游客在泰国遭绑架勒索,多名警察涉案
2024-05-08 11:06 海外华人
相关推荐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863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5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8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4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