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高:刺激政策的是非之辩
但早在1923年,凯恩斯就在《货币改革论》一书中写下了这么一段针锋相对的话:
“但长期是对当前事务的一种误导。在长期我们都死了。在暴风雨的季节里,经济学家如果只是告诉我们,当暴雨过去海面会恢复平静,那么他们将自己的任务也设定得太容易、太无用了。”【11】
在这里,凯恩斯所讲的“长期”(long run),代表着笃信市场的经济学家(如斯密、李嘉图、哈耶克)对经济运行的一种理想化的假设——即经济会在市场自发的作用下,在长期回归到最有效的状态。而在市场回归有效之前的“短期”(short run)——不管其中包含多少颠簸和苦难——是我们不能干预,必须要耐心等待的过程。
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这种市场自发回复有效状态的假设都已被证伪。即使在西方经济学发源的西方发达国家中,也很少有人完全相信市场的有效。当前经济学家普遍的看法是:市场可能在相当长时间里偏离有效状态;而在市场偏离有效状态之时,宏观政策需要有所作为——经济需求不足的时候,要做政策刺激;需求过剩时,要做政策调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部分人认为凯恩斯是对的,我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市场偏离有效状态的“短期”,必须要有所作为,而不能以理想化的“长期”作为行动的指南。
在我国,哈耶克所设想的那种理想化的“长期”既非现实,也非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追求方向。我国市场运行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理想假设的那种有效状态。这固然是因为我国仍然存在妨碍市场运行的体制性机制性约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力量的发挥。但更重要的则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中国特色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而“中国特色有效市场”与西方经济学理想化假设的那种有效市场有根本差异。【12】
当我们称道我国政府有“集中力量办大事”之优势时,必须要看到这种优势建立在政府对市场的较强引导力之上,以及与这种“政府引导力”相伴随的市场对政府的依赖。如果市场已经如西方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达自足地到了最优,任何对市场的干预都只能带来对最优的偏离,那“有为政府”根本无从谈起。哈耶克所设想的有效市场,绝非我国的现实,更不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要追求的目标。
自然地,用继承于哈耶克的市场原教旨主义之思想,将刺激政策比作“毒酒”而加以反对,既与我国经济现实不符,更不符合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导向。在我国宏观经济实践中,刺激政策既不仅是对市场无效乃至市场失灵的抵补,而且还是中国特色有效市场的组成部分,理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不应被“饮鸩止渴”这样似是而非的说法束缚住手脚。
7. 需求不足时该刺激就刺激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刺激政策的是非评价应该放到特定的宏观环境中来进行。同样的刺激政策,在不同宏观环境中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该不该做政策刺激,需要视宏观经济环境而定,不能一概而论——该刺激的时候不刺激,与不该刺激的时候刺激,都是不对的。
刺激政策的持续性也要视宏观环境而定。刺激政策的真正约束在宏观经济的供给能力。只要供给能力约束没有收紧(经济需求不足、供给能力富余),则刺激政策既能持续产生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正面效果,也能持续获取必要资源来加以推行,持续性没有问题。因此,刺激政策应以反映供给约束是否收紧的通胀和国际收支为目标,在通胀低于目标值,国际收支顺差的时候刺激需求,而在通胀高于目标值,国际收支逆差时退出。
在考虑是否需要采取刺激政策时,一定要从经济的实际状况出发,而不能被“饮鸩止渴”这样似是而非的说法所干扰。用脱离现实的大而化之的语言来讨论刺激政策,一味地说刺激政策好或是不好,都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事实上,扩张性的刺激政策也好,紧缩性的调控政策也罢,都只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技术性手段而已,分别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经济环境。不能武断地将某些手段打入另册、束之高阁,更不能将这些技术性的、需视情况而灵活使用的手段,与我国长期要坚持的大政方针挂钩或对立起来。否则会画地为牢,自我设限,人为加大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难度。
2014年9月,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很高。当时,有一种反对降息的声音,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看成是对改革的不信任。2014年9月17日,人民网发表了《人民财评:降息不是改革的对立面》一文【13】,驳斥了将降息这样的技术性决策,与改革这样的大政方针对立起来的错误看法。
这篇文章中说:“市场期待降息和是否信任改革没有必然关系。中国经济‘新常态’本身就是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在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是普遍共识,是否降息、降准都应该取决于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未来,在不改变货币政策大方向的同时,定向降息或者定向降准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这篇文章还说:“对经济政策解读不要政治化,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政策就应当适时适度调整……降息升息是相机抉择的政策选择,不要‘上纲上线’。‘上纲上线’会绑架政策选择,失去时间窗口会后悔莫及。”
十年过去了,人民网这篇评论的观点仍然成立。我国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确定无疑的。而刺激政策作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工具之一,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没有矛盾。所需的只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适度地动用这一工具。在当前我国经济需求收缩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刺激政策该用就得用。
注释:
【1】克鲁格曼,2014年,《成功的商人不懂宏观经济》,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2014-11/04/content_18865959.htm。
【2】事实上,即使经济处在产能充分利用的状态,财政刺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令总需求扩张。因为满负荷工作的工人还可以加班加点生产更多产出。但这时必然需要给工人付出更高的工资,持续推升通胀,令经济处在通胀失控的路径上。在正文的分析中,我们忽略了这种短期效应,因为考虑了这种效应也不会改变正文中的结论,即需求过剩的宏观环境中,财政刺激弊大于利。
【3】徐高,2023年8月29日,《内需不足是个收入分配问题》,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40026134790339。
【4】凯恩斯,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https://weread-qq-com.observersnews.com/web/bookDetail/d6632d705cf769d6646fc55。
【5】美国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可以用其本币(美元)来借外债。所以美国是唯一的可以长时间大规模有贸易逆差而不爆发国际收支危机的国家——因为它总是可以通过印钞票来偿还外债。2000年至2023年的24年间,美国累计的经常账户逆差达到了惊人的13万亿美元。这是美元给美国带来的“过度特权”(Exorbitant privilege)。但这种特权并不会被美国之外的国家享受。
【6】徐高,2021年9月15日,《货币超发的谬论可以休矣》,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81781054931735。
【7】现代法币体系下,名义货币虽然可以由央行和商业银行无中生有地凭空创造,名义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却由实体经济赋予。分析货币金融现象时,必须要穿透货币的面纱,看到货币背后的实体经济运行。但是,将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之联系阐述清楚的任务,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此处只能从略。未来笔者将撰写专文来分析这个重要问题。
【8】徐高,2023年6月28日,《需要全面纠偏对我国债务的认知》,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17557374353431&mark_id=999_reallog_mark_ad%3A999%7CWeiboADNatural。
【9】徐高,2024年3月28日,《中国经济的上中下三策,要避免滑入下策的不利局面》,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16912579919919。
【10】哈耶克,1935年,《价格与生产(第二版)》,第3讲,9-10节,https://delong.typepad.com/files/prices-and-production.pdf。
【11】凯恩斯,1923年,《货币改革论》,第三章,第一节,第80页,https://www.gutenberg.org/files/65278/65278-h/65278-h.htm。
【12】在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党中央明确要求“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13】人民网,2014年9月17日,《人民财评:降息不是改革的对立面》,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4/0917/c1004-25679744.html。
- 原标题:徐高:刺激政策的是非之辩(万字长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朱敏洁 
-
缔造“黑神话”的一个关键因素,别被忽略了!
2024-08-20 08:02 观察者头条 -
德国芯片雄心遇阻:英特尔工厂要黄了?
2024-08-19 16:37 -
印度已婚女性不能组装iPhone?富士康董事长回应
2024-08-19 16:24 观网财经-科创 -
刷新历史纪录!《黑神话:悟空》预载导致Steam下载带宽飙升
2024-08-19 16:12 -
网易云音乐崩了?官方回应:基础设施故障,在加紧修复
2024-08-19 16:09 -
涉国资流失被追责失联?共享充电宝巨头创始人朋友圈发声
2024-08-19 14:12 观网财经-消费 -
上海“巨无霸”项目再次流拍,李嘉诚在等一个更好的价钱?
2024-08-19 14:10 -
鞍山钢铁:当前钢铁行业形势较2008年、2015年更严峻
2024-08-19 13:41 -
中方成功当选亚太经合组织能源工作组主席
2024-08-17 21:34 能源战略 -
“中奖2.2亿不交个税”成历史!新规来了!
2024-08-17 20:07 金融观察 -
高温多雨致菜价“环比上涨9.6%”,各地多措保障
2024-08-17 19:00 观网财经-消费 -
三部门:将向民间资本加大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推介力度
2024-08-17 18:47 金融观察 -
四十岁以上就不能租合租房?中介回应
2024-08-17 15:48 观网财经-房产 -
淡出ChinaJoy,大办FES:米哈游的线下野心有多大?
2024-08-17 07: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又一民企加入反腐行列,合盛硅业原总经理方红承被判4年6个月
2024-08-16 22:27 -
“内卷式”恶性竞争,绝不是中国消费的“终局之战”
2024-08-16 17:36 大公司 -
联想高增长、戴尔大裁员,中国市场双重意义凸显
2024-08-16 17:36 观网财经-科创 -
当这些中企进入几内亚,“地质奇迹”不再是资源诅咒
2024-08-16 16:54 观察者头条 -
卡倍亿:拟投资5000万进军高速铜缆新赛道
2024-08-16 16:37 观网财经-科创 -
“完蛋!我们收到了知网28页的侵权告知函”
2024-08-16 15:25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49“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66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3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714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59最新闻 Hot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
美国又炒作“中国在古巴进行间谍活动”,我大使驳斥
-
美英谈成了,“英国让步”
-
冲突愈演愈烈,莫迪首发声
-
“美国在欧洲的广泛军事存在并不是必然的"
-
印度两座水电站已重新开闸
-
“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
夸大对华关税效果,她被打假了
-
突发!巴称击毙约50名印士兵,印称摧毁巴第二大城市防空系统
-
弹射座椅大厂泄露了印巴空战战损“天机”?
-
巴总理:关键时刻,感谢“亲爱的兄弟”埃尔多安
-
日本地铁出现随机杀人事件,男子挥20厘米菜刀砍伤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