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木:认定明清“闭关锁国”的人,你们才是“闭观锁国”
最后更新: 2023-01-16 10:04:29波士顿商船拿着珍贵的海獭皮,不远万里来广州是找对了地方。但是那些海獭不是美国人发现的,最先在那一带倒手海獭皮的,其实是俄国人。俄国在北边占着那么大一块地,背后有一条经济因素。
那里是高寒地带,人烟稀疏,农业出产很低,工业化之前开发矿产也很不容易。但是从高寒地带的哺乳动物身上扒下来的皮,也就是所谓的皮草,不但披着很保暖,看着色泽光润,摸着也很柔软,在欧洲、中东、中国都很抢手,算是北方丝绸之路周边的交流上一件很珍贵的商品。
蒙古帝国崩溃之后,俄国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主要的动机就是搞皮草。只是高寒地带的动物数量有限,而且捕少见少,俄国人的搜索范围因此越来越大,到十七世纪中期来到中国边境,开始与清朝发生冲突与交往。而后他们又进一步走过冰天雪地,摸到太平洋的东头,到十八世纪中期在阿拉斯加建立落脚点,其后继续向南,一直摸到旧金山。从白令海峡到加州的范围,他们发现大量的海獭,开始在那一带捕捉,海獭皮可是比貂皮贵好几倍。
海獭
这一发现的消息后来走漏出去,在加拿大的英国人、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还有刚独立不久的美国人,也就跟着过来掺和一把。这才有了波士顿商船那条绕着地球兜一圈的“黄金航线”,但是皮草货源的大头却还是掌握在俄国人手里。走的是冰天雪地之中的马帮商队,主要的贸易点在蒙古的恰克图,当时在大清与俄交界的地方;大量属于奢侈品的皮草从那里流入中国,换取我们的茶叶、丝绸等货品。
所以不管是南边、北边还是东边,都跑来跟中国贸易。
但是在历史叙述之中占位置最重的,还是西边来的帆船,特别是荷兰、英国那两家东印度公司。虽然总体来说,欧亚的贸易量远比不过亚洲地区之间的贸易量,但欧洲人与中国的贸易有两处特别。
第一是他们基本上无法出产任何在亚洲畅销的产品。不但对中国是这样,对印度、日本、东南亚也是一样。他们能与亚洲贸易,主要靠的是从美洲流入欧洲的白银。
第二是到十八世纪,他们进口的货品也有些特别,对中国茶叶的需求量节节高升。在十七世纪,被东印公司带回欧洲的茶叶,本来只是给贵族尝一尝鲜。到康熙开海之后,购买茶叶变得容易,喝茶竟然在欧洲普及开来,从王公贵族到中产阶层再到一般百姓,都有了这样的需求。
只是在当时茶叶是中国的特产,只能在中国买到。欧洲新生的消费需求,得用大量白银的输出来满足。到接近十九世纪的时候,英国人看着买茶叶的白银越花越多,觉得要维持不下去了,开始向中国输运毒品,最后导致鸦片战争。
十八世纪画作之中,拿着中国进口的瓷器喝中国茶的英国贵族
当然,朝廷对外国商人、水手的确有许多限制。
比如,帆船进入广州,必须得到官府的批准;通常每年在夏末欧洲帆船乘南风到达广州,入冬刮北风的时候离开,其后不许任何外国人留在广州。这样的规定在现在来说看着奇怪,但是欧洲人来到中国沿海,带来过不少冲突、骚扰,官府有防备之心是自然的事。
到达广州之后,欧洲人只能待在黄埔,不许随意进城,随船不许带女子,据说是为了让他们无法在广州久留。在黄埔期间,他们也不许逛窑子、上花船,违者会被送进大牢。还有,他们也不许学中文,显然是防备他们套取情报。这几项规定其实与日本长畸港将洋人限制在出岛上的做法相似,只是日本准许当地烟花女子进入隔离区为外来水手服务。
在贸易淡季离开广州的欧洲人,一般是去澳门歇脚。葡萄牙人仍然以租用的形式管理澳门,但是已经没有跑贸易的资本,当地的经济失去了十六世纪下半叶的繁荣。不过,它却一直是欧洲人进入广州之前等待允许的停靠点。
朝廷也利用澳门,对外来的帆船进行过滤。欧洲帆船要在澳门找向导、翻译,欧洲水手若是行为不轨,朝廷也会找澳门问责,到澳门拉人。在法律上,澳门仍然归香山县管辖。闹出什么人命案子,特别是有中国人牵涉其中的时候,必须交给香山县衙门审理。
十九世纪欧洲人画笔下的澳门
康熙开海给了澳门又一次机会,几家东印度公司都要在当地向葡萄牙人租房子。生意做大之后,这些房客可是要比房东富裕得多。与没落时期相比,澳门有了不小的起色。它这个落脚点的角色要一直扮演到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割走香港,另立门户。在那以后,葡萄牙人才借着欧洲列强炮舰的威风,压迫清政府,将澳门变成了葡萄牙的殖民地。
从洋人的角度来说,广州的贸易安排自然很不如意。除了那些限制规定之外,负责贸易的户部官员不直接跟洋人打交道。有什么事情,从买卖、上税到纠纷,都要通过公行来代理。其中最有名的是广州十三行,即十三家专门当买办的公行。到十八世纪下半叶,清政府规定只有广州作为开放口岸,十三行实际上是垄断了相关的贸易。公行买办在外商之中的口碑很好,做事有信用,有效率,不耍那些短斤少两的小滑头[5],但是澳门、广州黄埔之外的广大地区对欧洲人禁足,十三行的垄断让欧洲人觉得很不满意。
但是总体来说[6],这些限制并没有阻碍中国与各地的海上贸易往来。就贸易量来看,广州的地位尤其特别,在当时的世界上找不到第二个。在现代国外历史学者的笔下,清代的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7]。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秦始皇帝陵发布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刘统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审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相关推荐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4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1“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81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403最新闻 Hot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