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耘:“外意识”爆发给人类带来的挑战
最后更新: 2024-07-03 13:51:30三.虚拟空间带来的人类与真实世界的割裂
意识性的信息技术不仅产生了具有不同功能的各种“外意识”应用,而且创造出了一个容纳“外意识”于其中的虚拟空间。
这个虚拟空间不仅向人讲述着虚拟世界的“故事”,还讲述着真实世界的“故事”。每个人在虚拟空间中耗费的时间比例越来越大。一家人出去吃饭,上菜前各看各的手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场景了。
虚拟空间对人的精力的吸引,带来了两个严重的问题。
首先,我们在不自觉地疏远真实的世界,包括自己的同伴。虚拟空间中的接触永远无法完全等价于在现实空间中的面对面交流与感受。这种疏远带来的一个实质性问题便是我们对真实世界的实在感知会随之减少。而一个人对真实世界的实在感知是他理解能力赖以建立的基础(谢耘,“理解,知识与人工智能”,微信公众号“慧影Cydow”,2023年12月19日)。
虚拟世界 图源:电影《头号玩家》海报
对真世界的实在感知的减少,必然导致对其正确理解的下降。或许有人会说人们将从虚拟空间中获得更多的关于真实世界的认识。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
虚拟空间是人类创造的。这几年的一个热词就是“数字孪生”。这是一个带着虚幻、给人以极大误导的词。“孪生”是指两个完全等同的存在物。而虚拟空间中的存在,并不等同于其在真实世界的对应物。它仅仅是真实世界存在的一个“映像”,是真实存在的一个“虚拟映像”。通过“虚拟映像”去感受真实存在,是会有难以估计的、不自觉的遗漏和偏差的。这种遗漏和偏差不仅仅由“映像”与真实存在之间的差异导致,还来源于构造“映像”的人对真实存在的认识局限。而且如果人类对真实存在的感知越来越多地依赖虚拟空间提供的信息,这种遗漏与偏差还会在不觉中持续积累。
数字孪生工厂 图源:中新网
虚拟空间的这两个作用可能会导致人类与真实世界不断地疏远与割裂。不论我们如何赞美与陶醉于人类创造物的宏伟,这种疏远与割裂都应该不是人类正常发展的方向。如果人类最终蜷缩在自己构造的虚拟空间中而与真实的世界格格不入,发展出“真实世界恐惧症”,那恐怕是一种末日的降临,而非人类文明的升级。
四.“外意识”的管理与智能纪元的启蒙
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借助现代科学与技术在物质性技术与工具的发展上一路高歌猛,甚至可以说肆无忌惮,毫不在意引发的各种不良后果,包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及对自身健康的危害。
1962年引起巨大争议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在美国出版。虽然书中有诸多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但是它终于拉响了人类环保事业与可持续发展启航的汽笛,成为改变人类物质性技术与工具发展轨迹的不朽之作。作者蕾切尔·卡森在书的前言中写道:“这些战斗将最终取得胜利,并将理智和普通常识带回给我们,使我们与环绕着我们的世界和谐相处。”
蕾切尔·卡逊与《寂静的春天》
物质性的破坏作用直观而且易于科学地评估,却还需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性努力才能形成共识;意识性的不良影响就要隐蔽很多,而且难以客观估量,人类对意识性技术与工具的管控将会困难百倍。
今天,当“暴力计算”将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外意识”的发展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的时候,我们需要冷静、理性及睿智地面对它带给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机会与挑战。
首先,我们需要把它明确地当成意识性活动来看待,这是考虑一切相关问题的基点,而不能按照习惯把它归入传统的物质性技术与工具之列。物质具有客观机械特征,对物质性工具可以做到客观评价与整齐划一的要求;意识则天然有主观性与个性,消灭了意识性工具的主观性与个性也就消灭了“外意识”本身。人类社会有许多管理意识活动的经验与做法可以借鉴,当然这里更有巨大的挑战需要我们去应对。“外意识”借助网络对社会具有史无前例的渗透性,ChatGPT用户的爆炸性增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是传统的意识性活动所不具备的。
其次,在人类的物质极大丰富、意识性工具花样翻出的今天,提升人类每一个成员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意识,而不是一味依靠极少数精英设计的外在强制性措施,可能才是人类文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出路所在。其实归根到底,任何的社会约束都要建立在大众共识之上。这一挑战是所有国家与民族都无法回避的。而对于有着几千年大一统经历的国家,面对这个挑战尤其艰难。新的挑战需要新的创造,试图走回头路便是放弃未来。
回望历史,人类每掌握一种新的强大力量之后,必然伴随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意识的提升,否则便会是灾难丛生。20世纪初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物质性科学与技术,随后便陷入空前的混乱与灾难之中。但是人类后来掌握了可以毁灭地球的核武器之后,却至今没有发生全球规模的热战,就是缘于在20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血的教训后,人类建立了新的国际秩序,改变了原来国家民族间一味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变得更加文明。
1945年二战结束后,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作为二战后世界新秩序 图源:中新网
所以人类文明的发展,不仅仅是工具的进步,还必须伴随人类自我约束、即文明程度的相应提升。今天,“外意识”的出现带来的不再是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而是我们如何关照自己作为一个人而拥有的灵魂的问题;“外意识”不仅仅是国家间的实力差异问题,更是涉及每一个人如何为人、如何发展的问题。所以每一个人类的成员的更进一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负责便成为了直接关系人类文明未来走向与命运的问题。而由此形成的社会性共识便决定着人类的文明水平与走向。文明必然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并非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事实上,地球上出现的一些文明就彻底地消失在了地球历史的尘烟之中。人类文明的未来是光明还是黑暗取决于人类的理性智慧所能达到的高度。
这或许是人类进入到智能纪元后的一次关键的自我启蒙。它不是人的欲望的觉醒与释放,而是人的理性智慧的再一次跃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史岱君 
-
聚焦金融科技前沿,交通银行再度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战略合作伙伴
2024-07-02 16:26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天兵科技就火箭坠落致歉,针对周边受损房屋勘查、鉴定与赔付
2024-07-02 15:45 航空航天 -
中国科协发布2024重大科学问题难题
2024-07-02 11:54 科技前沿 -
华为这些国内头部企业,对产业链贡献不够好?
2024-07-02 08:30 -
嫦娥六号总师:这点成为美中不足
2024-07-01 10:23 航空航天 -
天龙三号火箭试车发生事故:学费必须交得值
2024-06-30 22:35 航空航天 -
长七改火箭成功发射中星3A卫星
2024-06-29 20:55 航空航天 -
今天,中国的大模型底座能力到底怎么样?
2024-06-28 15:17 人工智能 -
专稿|任正非说的“盐碱地”,中国光伏的希望田野
2024-06-28 09:50 -
OpenAI终止对中国提供API服务,周鸿祎发声
2024-06-26 13:53 人工智能 -
首次!我国科学家实现猕猴全脑尺度神经活动监测
2024-06-25 18:20 科技前沿 -
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致电祝贺
2024-06-25 14:50 航空航天 -
专稿|不顾一切的脱钩:美国国会为何瞄准这家中国企业
2024-06-25 09:54 -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
2024-06-24 17:46 -
“NASA和波音早就知道这个问题,但仍发射了火箭”
2024-06-24 16:23 -
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国家最高科技奖
2024-06-24 10:32 科技前沿 -
我国科研人员在月壤样本中首次发现天然石墨烯
2024-06-24 09:19 嫦娥奔月 -
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成功
2024-06-23 14:58 航空航天 -
纯度达99.9%!中国团队实现海上风电驱动海水制氢
2024-06-23 08:07 观察者头条 -
全球首台!这一重要装备研制成功
2024-06-22 13:09 中国精造
相关推荐 -
沃尔玛准备以关税为由涨价,特朗普威胁 评论 85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评论 53“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评论 106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评论 144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评论 140最新闻 Hot
-
台“邦交”危机再起?“不意外,转向或已近尾声”
-
“船、箱双双告急!两个月后更糟了”
-
克宫:“普泽会”有可能,只要…
-
小米汽车回应“部分SU7前保险杠形变”
-
恶意传播涉刘国梁不实信息,杜某川、汤某被处罚
-
韩船企利润大增,中国被撼动?
-
美军高官急眼:中国在拉美居然整了10个,没人管…
-
无法一一谈判,特朗普放话:将被单方面加税
-
湖南怀化舞水河近期出现大量死鱼,当地回应
-
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白宫急了:这是政治决定
-
俄乌刚谈完,这五人又凑一块急call特朗普
-
美国开始筹备阅兵了:预算3.24亿,6600名士兵参加
-
孙杨、潘展乐将同台竞技争冠
-
英伟达:下季度,给中国最新特供版
-
美企“哭诉”:中方审批严格,我们没库存了
-
特朗普:想访问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