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长江:人均GDP深圳第一,北京、上海呢?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夏长江】
目前,中国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万美元城市有15个,按多少排序为深圳、东营、鄂尔多斯、无锡、苏州、珠海、广州、南京、常州、杭州、北京、长沙、武汉、上海、宁波。北京排第11位,上海排第14位,深圳名列榜首,按平均汇率换算,2019年,深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2.9万美元。
本文表格均由作者制作
有些朋友或许会感到疑惑:同样是大城市,为何深圳的人均GDP排名能冲到第一?
城市“GDP”即是一座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有两个大因子(7个小因子),即生产总值(及结构)、常住人口(及结构)。同等规模的生产总值,人越少,人均越高;同等规模的人口,生产总值越高,人均越高。地区生产总值=(商品、服务,固定资产、库存,外汇)数量×价格,即,同等的数量,价格越高,地区生产总值越大。
(一)人口问题
一座城市要看人口规模、土地面积、辖区情况。人均超2万美元的城市人口在200-1500万之间,而北京、上海的人口是2000多万,且是省级框架,非主城区,如北京的延庆、密云、怀柔、平谷等呈县域经济的特点,还有农业经济,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北京12%,上海13%),由于农业经济附加值较低,农村人口“被平均,拖了城市的后腿”。
深圳是典型的城市经济,城镇化近100%,一产的比重极小。除珠海外,无锡等市的城镇化率都低于京沪,京沪的农村人口约288万左右,而苏州、广州、武汉、杭州的农村人口也有200多万。
京沪人均排名没有在最前列的重要原因是,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大,意味着创造财富的人口多,有劳动收入的多;而消费人口少。就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深圳远高于很多城市(82%)。
北京(67%)、上海(57%)的比例低的原因之一是外地大学生多,外地大学生既统计为常住人口,又统计为非就业人口。学生和婴幼儿是未来的劳动力,而老年人则是纯消费人口,上海老年化率(户籍34%,常住23%)在中国数一数二,北京(户籍26%,常住17%)也较高,深圳是全国最年轻的大城市,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不到35岁。深圳建市才40多年,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
常住人口的定义是居住6个月以上者为常住人口,少于6个月的不算常住人口。深圳户籍常住人口的比重才35%,非户籍常住人口比重高达65%,明显区别于京沪。制造业(建筑业)的农民工较多,相比通信、银行、教育、医疗和公共管理等,相对不稳定,深圳的人口流动性较大。
近几年,北京关闭了很多市场,并将一些大型市场迁往外地,使外来人口三年负增长、常住人口两连降;上海也疏散人口,外地常住人口几年下降。京沪有户籍和体制内工作的人口较多,人员流动低于深圳。常住人口的现有的统计方法,在流动性大的大城市统计,难免有误差。
(二)产业问题
深圳工业比重约37%,远高于京(16%)、沪(25%)。制造业是密集就业行业,其比重大,意味着发展空间更大。发达国家的经济史多是制造业比重越来越大,达顶点后下降,服务业比重越来越大。北京、上海的经济发展阶段较高,多年前,京沪制造业比重也较大(深圳近年也在下降),后逐步下降,特别是为保证生态环境,北京对工厂关、停、并、转、迁,制造业产值比和就业比都大为下降。
制造业是现代城市经济的核心(农村时代是农业),其他行业是辅助(水电燃等公共行业),商贸、交通、通讯(网络)、金融、房地产、娱乐、餐饮等服务业,首先服务于制造业,同时服务于其他行业,没有制造业就没有服务业坚实的基础,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市就是生动的例子。比重是个相对数,某个行业比重大,另一个行业的比重就低。欧美服务业比重大,其实是制造业境外转移,表现出比重低。中国只有稳定和升级制造业,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才能跨过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深圳发展较快,得益于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海洋经济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七大战略性产业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8%。
深圳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电子设备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设备)。深圳有“电子城”之称,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设备)的营收占工业(市规模以上)总营收的60%,主导产品有卫星导航定位接受机、民用无人机、手机、工业机器人、电视机顶盒等。特别要提的是: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移动通信基站设备营销取得骄人的成绩,比上年增长63.5%!
伴随经济的发展,深圳出现了一批高科技企业,著名的有华为、腾讯、中兴通信、大疆无人机、华大基因、科大讯飞、大族激光、传音控投、神州数码、立讯精密,等等。深圳是科技企业培育的沃土、快速成长的摇篮,深圳高科技高成长企业20强的增长率在148-5869%。未来,深圳将有更多、更强的高科技企业。
北京、上海也是极具特色的城市!北京四大行业具有优势,即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含计算机、通信设备)、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属三产)。北京是个创新的城市,是互联网、软件业的领头羊,著名的有百度、京东、奇虎360、字节跳动、滴滴出行、爱奇艺、58同城等。
上海是个传统的工业城市,三大行业具有优势,即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上海汽车制造业在中国举足轻重,“上汽集团”是世界500强,排名第39位,营收是本田汽车的95.2%,相信不久将实现历史性超越!
(三)价格问题
由于国内是统一的“大市场”,价格差异相对国家之间较小。用支出法核算地区生产总值,有居民消费价格、固定资产价格等。购买力平价专家余芳东(国家统计局)研究过省、市、自治区的居民消费价格,将其结论引申如下:在价格最高档省市的有深圳、广州、珠海、北京、上海;在价格中等偏上档的省市有无锡、苏州、常州、南京、杭州、宁波、长沙;在价格中等偏下的省市的有武汉。(东营、鄂尔多斯是资源性城市不讨论)。一般情况下,在同档的城市,价格影响较小。在不同档的城市,价格影响较大,要考虑价格因素。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等,价格偏低的城市,居民生活更实惠。在同档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经济越发达。
衡量居民相对收入的指标有: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上海为44.2%、北京为41.3%、深圳仅为30.8%。劳动报酬占地区生产总值比,北京为52.7%、深圳为49%、上海为44.4%。参考生产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构成等指标,说明,北京的工资最高;上海居民收入最高;深圳居民工资性收入比重大(83%),但由于外地人较多(向老家汇钱),转移收入是负值,降低了居民可支配收入。
由于不同地区价格的影响,不能精准地比较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居民生活,要科学地比较不同的城市,还要用购买力平价法。
国家之间比较GDP,其实也有人口规模及结构问题,发达国家的人口多是几百万、几千万,上亿的极少(美国、日本),也有30多万的(冰岛);而中国则有14亿之多,农村人口比为39.4%。民间经济爱好者常用中国的省市与发达国家比较。中国超2万美元的城市人口约1.5亿,占中国总人口的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名义)的平均增长率为5-11%,翻一番不超过10年,2030年左右,这些城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多超4万美元(汇率不变条件下),深圳等城市有望达6万美元……届时,中国最发达城市群将与世界发达国家共台竞技!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地评线】大江时评:做好“结合文章”,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
2020-02-28 20:46 中国经济 -
抓好春耕各项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平稳发展
2020-02-28 20:46 聚焦三农 -
中国日报网评:抢抓春耕 力保抗疫决战决胜
2020-02-28 20:40 聚焦三农 -
【图说中国经济】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人均GDP首次突破1万美元,这些数据很提气!
2020-02-28 20:40 -
复工复产中的央企:稳全球产业链、畅国际供应链
2020-02-28 20:36 中国经济 -
专家:产业升级孕育更大潜力 经济向好基本面不变
2020-02-28 14:46 -
关键时期!中央企业砥柱中流稳经济!
2020-02-28 14:4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建行深圳分行辟谣: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没放松
2020-02-28 10:44 金融圈 -
深夜巨震:欧美股市狂泻 苹果市值一度蒸发5600亿
2020-02-28 08:03 美国经济 -
美股道指再低开500点
2020-02-27 22:57 经济晴雨表 -
央行明确 3000亿元低成本专项再贷款这样用
2020-02-27 21:18 中国经济 -
【中国那些事儿】全球疫情蔓延,中国展大国担当 外国网友感恩
2020-02-27 21:09 -
宣布52亿回购计划不到1周,美的又将举债200亿
2020-02-27 15:03 上市公司 -
视频|陈友明和他的三个护士“儿子”
2020-02-26 21:24 -
上海将向影院拨付疫情停业支持资金
2020-02-26 15: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赴港IPO申请失效,旷视科技:正常推进,需更新材料
2020-02-26 12:34 产业万象 -
英零售巨头乐购退出中国:将合资公司20%股权转让华润
2020-02-26 10:12 大公司 -
道指两天狂泄1900点
2020-02-26 09:25 股市 -
低、中、高风险地区疫情防控有何区别?国家发改委详解
2020-02-25 20:50 -
中国探索提供重要启示: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
2020-02-25 17: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