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扬: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种,那何不一起谈谈欧罗巴人种和日耳曼人种?——70年对话5000年(9)
关键字: 美国国务院斯金纳种族言论中美贸易高加索人种欧洲历史现代人类在大约5万年前开始走出非洲,出发之前是同一个种族,没有什么差别。离开非洲之后首先进入了中东,在这里就开始发生基因突变。然后一支穿过欧亚大草原一直往东,另一支穿过高加索往北往西迁徙。往东迁徙的成了现代亚洲人的祖先,往西迁徙的成了现代欧洲人的祖先。东迁大群还有一支更早离开了非洲沿印度洋沿岸来到了印度尼西亚和澳洲等地,成为大洋洲人的祖先。进入亚洲大陆的一支穿过东北亚经白令海峡进入北美洲和南美洲,成为现代美洲人的祖先。
图2:现代人类迁徙路线诸多假说中的一种
总之,现代人类的迁徙,一路走一路与不同的自然环境之间发生适应关系。由于开始时群体数量很少,据说走出非洲时也就25万人左右,所以每一次发生大群的分裂时,离开的那个小群几乎立刻就陷入“与世隔绝”状态,成为单独面对新的自然环境的一群人。有时还会遇到更早走出非洲的其他类人科人属动物,并相互竞争同一部分有限资源。这种情况显然会刺激基因突变的发生,使得众多不同的遗传基因在各地人群中出现。等到现代人类遍布了除南极洲之外的全球各地之后,原本出于同一个祖先的数千万后代们早已变得面目全非,不仅不再是一家人,而且互为“非我族类”的仇敌。这就是种族的产生。
不同种族的“血统特征”或称遗传特征虽差别很大,但毕竟同属现代人类,因此可以相互婚配,繁衍出大量混血的后代,而且混血后代的生育能力还非常强,很短时间内即可形成一个单独的种族。这又进一步增加了种族变种的数量。例如在南非,当年的荷兰殖民者布尔人与当地科伊科因人婚配产生出一个有色人族群。还有大洋洲波利尼西亚群岛中的皮特凯恩岛,当年英国水手与土著塔希提人婚配留下的后裔,也形成了该岛占多数的混血居民族群。
若着眼于大的种族差异,如最为明显的肤色,也可以把全人类只分为少数几个大的人种。早在古埃及时期,就曾用四种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人种,红色表示埃及人,黄色表示东方人,北方来的人为白色,埃及以南的非洲人以黑色表示。这是最早的人种分类法。[2]
图3:塞提一世墓中壁画,从左至右分别为叙利亚人,努比亚人,利比亚人和埃及人。
人类学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分支。
1684年,法国内科医师伯尔尼埃(Francios Bernier)将全人类分为4个人种,即欧洲人、远东人、黑人和拉普人。
到了18世纪,1735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é)出版了《自然系统》一书,依据肤色和地理分布的不同,将人类划分为四个亚种(Sub-species),俗称“四大人种”:亚洲的黄色人种,欧洲的白色人种,非洲的黑色人种,美洲的红色人种。
1781年德国解剖学家布鲁门巴赫(Johann F.Blumenbach)根据颅骨测量研究结果,作出了更为系统的划分法,将全人类划分为五大人种:白种、高加索人种(Caucasian),黄种、蒙古人种(Mongolian),棕种、马来亚人种(Malayian),黑种、埃塞俄比亚人种(Ethiopian)和红种、阿美利加人种(American)。
到了19世纪,1870年,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提出新的分类法,将人类分为四大人种:尼格罗人种(Negroid)、澳大利亚人种(Austrloid)、蒙古人种(Mongoloid)和高加索人种(Caucasaid或Xan-thochroid)。同一个时期前后,还有法国学者布丰提出的六分法,日本学者横山又次郎提出的八分法,布罗卡、居维叶和哈顿等人提出的三分法等。
到了20世纪,1946年,美国人类学家胡顿(E.A.Hooton)提出一种系统分类法。他认为全人类可以在第一个层次上分成三大人种,尼格罗人种、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每个大人种下面包括几个分支,分支下面又包括几个地区性的人种类型。[3]
图4:关于种族分类的归纳
无论怎么分,“高加索人种(Caucasian)”一词就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其实就是代表白种人。
那么为什么要用“高加索”来命名呢?这是因为通过考古追踪进入欧洲的现代人类迁徙路线发现,从中东地区北上的现代人类首先进入了高加索地区,然后一支向南进入地中海周围成为欧罗巴人种的南支,并分为巴尔干—高加索类型和印度—地中海类型,肤色较深,眼睛和头发多半为黑色。后来,随着冰川的后撤,人类逐渐向北推进,同时在北欧光照较弱、气候寒冷的环境下,肤色变浅,眼睛变为灰色或浅蓝色,头发变为淡黄色或黄色,分化为欧罗巴人种的北支,并分为大西洋—波罗的海类型和白海—波罗的海类型。[4]
这就是“高加索人种”在人类学上的含义。如果按照三分法,“高加索人种”包括除“蒙古人种”和“尼格罗人种”(或称埃塞尔比亚人种、赤道人种)之外的所有人类亚种,虽然主要是肤色较浅的“白种人”,但理论上也包括肤色较深的地中海人和印度人。
在“高加索人种”与“蒙古人种”相交的中间地带,人的肤色、发色和眼色则介于白种人和黄种人两者之间,大体上呈褐色,称作中欧支系,或称乌拉尔类型和中亚类型。与此类似,在“蒙古人种”和“尼格罗人种”之间形成了阿伊努类型和波利尼西亚类型;在“尼格罗人种”和“高加索人种”之间形成了东北非的埃塞俄比亚类型和南印度的达罗毗荼类型。
至于“蒙古人种”和“尼格罗人种”各自的形成过程和内部的类型划分,限于篇幅暂不加以论述。在此仅针对“高加索人种”自形成之后的文明演变历史做一个纵览。
- 原标题:70年对话5000年(9):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种,那何不一起谈谈欧罗巴人种和日耳曼人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泠
- 最后更新: 2019-05-08 11:36:04
-
青春的颜色,叫奋斗!
2019-05-03 11:54 新时代之声 -
西藏考古大发现:发现青藏高原首个史前人类洞穴
2019-04-20 15:04 考古 -
在菲律宾发现新的古人类物种
2019-04-12 16:42 考古 -
侵华日军细菌战又添新罪证!
2019-03-25 19:19 -
选举产生官员是反民主的,在过去两千多年里曾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2019-03-25 17:38 观学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场战争中的英雄和烈士们敬礼!”
2019-02-17 22:47 -
长城城砖被撬坏60余延长米,谁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国,不管官多大学问多好,都不该忘记自己来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时代之声 -
尘封百年,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设计图在英国重见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三大战役”
2018-12-09 12:14 观学院 -
即使在最穷的中国面前,英国人也摔了跤,美国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时代之声 -
唐代公主谁也没见过,怎么知道复原得准不准确?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讲改革开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
2018-11-21 08:18 新时代之声 -
当年我们羡慕别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们造给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时代之声 -
疑似抗日英烈头颅现身日军老照片 日军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爱因斯坦亲笔信3.2万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预言德国未来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发现几十具“木乃猫”,真·喵星人占领评论区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国,我们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时代之声 -
当年中国没钱,但有胆子“杀出一条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时代之声 -
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卫英雄
相关推荐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62“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71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0“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5“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7最新闻 Hot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
怕谈崩了,欧盟准备“留后手”
-
“特朗普收手吧!中国又要领先了”
-
靠中国,加拿大发上“美国财”
-
美股再跌,特朗普: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
-
农文旅项目投资1700万后被告知是禁养区?南京浦口通报
-
“中国学生对赴美留学迟疑,英国成了热门地”
-
为获提拔,他送给中管干部张福生25万
-
7天内连发3起事故,主力机队飞行训练暂停?台军方回应
-
广西吃了自然保护地划得过多的亏?自治区党委书记要求廓清模糊认识
-
“美国GDP的水分在不断增加,他们慌了”
-
“对于欧洲,中国要做两手准备”
-
IMF:美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重启”将拖累增长
-
煤矿疑污水渗漏致数十亩耕地被淹,陕西榆阳区:成立调查组调查
-
“特朗普认为欧盟在占美国便宜,别指望梅洛尼能谈成”
-
“为防止被美国偷窥,连英国也支棱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