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一鸣:特丽莎·梅怎么清扫乌烟瘴气的脱欧公投实验室?
关键字: 特丽莎•梅脱欧英国脱欧国内各方面的意见也非常清晰,英国工商业联合会起草的写给梅女士的信中明确说明, “无论如何都应将所有不维持与欧洲共同市场特殊联系的退欧方式排除在外”,英国最终应当至少达成一项涵盖商品、或许还包括部分服务的自由贸易安排,更多的人们希望还能达成自由旅行安排。
工党领袖科尔宾先是在较早的一次采访中公开暗示,除非特丽莎·梅采纳了他的退欧底线,否则工党将投票反对。对工党而言,这条底线指的是包括全面保持单一市场准入和保护工人权利。
而了解保守党强硬立场的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主张,英国应该寻求保留至少一部分关税联盟身份,目的是让商品贸易继续不受边境检查和关税的影响。
在特丽莎•梅看来,英国的红线是国家控制边境以及终结欧洲法院的司法管辖权。在保守党大会之后,她的态度变得逐渐明晰且日益坚定,她明确提出,“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的话,那你就不属于任何国家”,她没有兴趣“保留一些欧盟成员国身份”。
在达沃斯论坛前的公开讲话中,她进一步明确了“硬退欧”的路线图,她说英国不会“半退半不退”,不寻求其他国家已采纳的模式,退欧中必须得有妥协,她希望“英国与欧盟达成一个大胆且雄心勃勃的自由贸易协定”,并希望保留关税联盟部分成员国身份,继续实施零关税报已,为企业在退欧谈判中尽可能提供确定性,并安排一个实施阶段以避免退欧跌落悬崖。
问题在于,欧盟方面未必会配合。公投后第一时间,我们很难从各国领导人的表态中听出丝毫同情,特别是长时间以来对于英国在共同安全问题上设置的重重障碍早已厌倦不堪的布鲁塞尔,几乎摆出一幅敦促英国快点儿履行完这场闹剧,带着你们自认为高贵的不满赶紧离开这里的姿态。
相对而言,默克尔的表态还较有人情味,“欧盟应该给梅时间想清楚她想要什么,并勾勒出她如何看待英国与欧盟的未来关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拥有一个良好的谈判过程,开展一场明智和建设性的谈判,符合我们所有人的利益”。
然而即便如此,默克尔也多次强调,在里斯本条约第50条触发前,不会与英国进行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谈判,她同时表明,这份耐心是有限的,让英国在欧盟的身份悬而不决并非英国公民或欧洲成员国想要的局面。而在英国“硬脱欧”的消息传出后,默克尔明确表示,如果梅坚持结束欧盟公民自由进入英国的安排,她将不会允许英国“选择性地”进入欧洲单一市场。
不断爆出的八卦新闻进一步体现了欧盟与英国的严重分歧。先是有消息称这份极其复杂的谈判将有可能以法语作为官方语言进行,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最多只能解释为欧盟在这一次公投中的自尊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必须要寻找到某种途径来将心里的落差赎回,就好像是在说“你们不喜欢我们?很好,我们从来也没喜欢过你们”。
而后,尽管我们习惯于假定世界政坛的少数女性领导人必定团结互助、彼此倾慕,然而最终人们惊讶地发现特丽莎•梅与默克尔竟然没有任何私交,这一点在12月期间的一场峰会部分得到了证明,视频显示,特丽莎•梅遭遇到了极大的冷遇,在其他成员国领袖相互寒暄时,无人上前理会这位刚刚当选的英国首相。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提到,当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被问及跟梅相处得如何时,他也只是颇有不屑地回复了一句“啐”。
迈向孤立之途
达沃斯论坛前的公开讲话后,欧洲单一市场的最后希望被彻底堵死,“硬退欧”梦魇成真。这以后,一切进展的十分顺利。
在最近的一周内,特丽莎•梅完好地履行了她的个人承诺,下议院否决了议会对英国脱欧协议拥有最终发言权的提案,并且同时否决了上议院的脱欧法案修正案。然后便是今天上午,女王从唐宁街递来的小红箱中取出这几张即将决定英国命运的A4纸,轻轻签上自己的名字,在3月底之前,英国如愿重新回到了18、19世纪的那种渴望已久的自由。
历史有一种动能,一旦事情开始沿着某一个方向发生,便一定会延伸下去,直至前行的能量耗尽。比如战争,一旦国际主体间的利益龃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物质性摩擦,我们大体可以期待在可预知的未来,如果特定的国际机制没有能够化解这些潜在的矛盾积怨,注定会转化为大干一场的战争动能,直至精力耗尽。
欧洲的离散也是如此。不管聚合起来如何艰难,只要迈出第一步,其带来的折冲是根基性的,伤痛是永恒的,注定无法挽回。
英国脱欧放飞了一个全新而陌生时代的第一只黑天鹅,并在短时间内产生了意想不到且性质极其恶劣的连锁反应,一连串的民主国家出现了阶级分化和民粹造反,在持续了半年之久的喧嚣声中,朴瑾惠在顽抗中被弹劾,特朗普走上山颠之城,欧盟的两大支柱法国和德国都在极右势力的虎视眈眈下战栗。
特丽莎•梅在脱欧派与留欧派声嘶力竭的互斥中走上前台,她被先验地安排好了所有任务,这是大英帝国的选民作出的历史承诺。这项承诺决意把英国从欧洲繁复的制度体系中撕扯出来,重新回到充满英式自洽的自然状态。
没有退路、没有曲线、没有中间选项、没有选择余地,她只能不断做出强硬的姿态,冲在这条陌生道路的最前面,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极大复杂和永恒未知。
这注定是一场无尽之途,大英帝国又一次由于畏惧彼岸的荒蛮选择了独立,以敏感的嗅觉第一个撕扯掉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虚假幻象,同时奉上的还有代议制民主的优良传统和整个欧洲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即便有任何不测,历史将永远不会允许他们将这一切赎回。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苏堤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253“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13“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191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