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论金融强国的理论升级与未来举措
最后更新: 2023-12-21 15:12:57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目标
横向比较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进程与19世纪70年代以来的各国实践,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未爆发大规模金融危机、未陷入长期萧条、未对外发动战争且成功实现高速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也有力证明了源于本土、“干中学”的中国经济与金融治理经验是有效的。中国在借鉴西方经济与金融发展有益经验的同时,也不断汲取西方周期性爆发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国有自信、有底气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高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金融业已不再仅仅是服务经济、配置资源的手段,而是成为国家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金融服务能力越强,经济运行就会越顺畅,国家核心竞争力就会越强。更重要的是,强大的金融服务能力,不是只服务于部分领域、部分人群的财富增长,更是要通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服务于所有领域、全体国民与整个国家的高质量发展。由此看,构建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就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目标。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内涵远不止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还包括多个方面的要素,如金融机构体量的继续增长、金融风险的预防和化解、金融服务的普惠与高效、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以及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强国地位。这些领域目标的实现不仅依赖于金融业的发展,还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效的监管体制、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
从国内看,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意味着中国金融行业需要通过对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安排,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科技的创新发展(科技金融),引导更多信贷、债券等资金流向环境治理与生态理念先进的产业(绿色金融),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且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满足老龄化背景下普通大众随着年龄增长而离开工作岗位后的综合性金融需求(养老金融),还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移动支付、网上金融服务等升级传统金融服务业态(数字金融),进而不断满足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不断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从国际看,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意味着中国金融行业需要着力推进高水平开放,敢于善于配置全球资源,在金融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能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这就要求中国金融业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既要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提升跨境投融资的便利化与高效性,稳步扩大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还要努力推动中国资本与金融服务走向世界,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引领全球金融治理,在国际金融市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扩大中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第一,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金融是具有很强政治性的工作。从革命年代开始,我们党就牢牢把握金融事业的发展方向,指引金融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统一的人民币本位制度,金融体制逐步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转型,从而一次次抵御了外国金融危机冲击与内部通货膨胀带来的风险。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既是中国金融发展的鲜明特色,更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显著优势。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的作用,做好统筹协调把关。发挥好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发挥好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实属地责任。”就是要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金融工作始终沿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道路前进。
2023年7月2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31家省级监管局、5家计划单列市监管局、306家地市监管分局统一挂牌。(图源:视觉中国)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中国金融事业的人民性,既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也是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区别于西方金融体系的根本特征。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是以更高覆盖率、更强获得感,下沉到更广大的消费群体和更丰富的交易场景中的发展。金融为民、金融惠民、金融利民、金融便民、金融富民,才能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前进动力,更能为中国的金融强国建设打造牢固的底座。
第三,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视为金融业立业之本。这是对实体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本钱的深层认知,更是构筑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根本支撑。中国版的金融强国建设之路,不走苏联式计划经济金融压抑之路,也不走西方式金融空转资本套利之路,而是要构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全面增强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培育新发展动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金融环境。
第四,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一切金融工作的前提,也是金融强国持续维系的根本保障。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坚决避免出现如西方发达国家每十年左右就周期性爆发金融危机的问题。这既要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范围,也要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风险处置责任机制,有力维护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深刻吸取历史上一些国家在崛起道路上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导致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和社会财富毁于一旦的教训。
第五,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近年来,中国金融事业在市场化、法治化双轨并行之路上高速推进。从市场化方向看,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产品与服务正在实现创新提质。只有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改革,中国金融事业才能更加壮大。从法治化方向看,强化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持续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金融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只有继续依法治理,才能建成现代金融体系。
第六,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就是要继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继续补短板、优结构,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三农”等领域金融服务,继续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推动金融机构体系在规模、结构、区域布局上更加合理,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强劲动能引擎。
第七,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高水平金融开放,才能吸引各类外资金融机构纷至沓来,提升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的融资投资功能和资源配置效率,才能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进而更好地满足民众生活需求。但金融开放不是“一放了之”,需要以守好安全底线为原则。金融开放越是向纵深推进,越要在防范风险跨区域、跨市场、跨境传递共振上维护国家金融利益、确保国家金融安全。把握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金融开放安全网,更好发挥金融扩内需、促外贸、稳外资的作用,从而推动中国加快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
第八,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金融市场要想做到“稳”并不容易。这更展现出“稳中求进”地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当前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方法。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保证金融事业的方向稳、政策稳、部署稳前提下的经济稳、市场稳、人心稳,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赢得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本文首发于《中国金融》2023年第24期,作者赐稿观察者网发布。)
【注释】
①陈雨露、杨栋:《世界是部金融史》,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年,第1-22页。
②杨慧玲:《金融不稳定性的逻辑: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当代经济研究》,2018年第5期,第14页。
③王文、卞永祖:《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选择》,《财经》,2017年第26期,第71-74页。
④徐明德:《论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历史功绩》,《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期,第68-72页。
⑤王翠荣、王鸿雁:《试析<三言>中“以义取利、义利并举”的价值观》,《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13-15页。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周子怡 
-
中止对台湾地区12类产品关税减让
2023-12-21 10:36 两岸关系 -
昔日“华人首富”,被美国再次重罚!累计罚单已超500亿元
2023-12-21 08:40 -
《原神》归位,《星铁》跌落,米哈游还没走出左右互搏?
2023-12-20 16:3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延吉—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正式通航
2023-12-20 16:36 观网财经-消费 -
刚买房3个月就遇开发商降价20%售房,南京回应
2023-12-20 15:40 观网财经-房产 -
“中国本土最大硅部件生产商”闯关A股IPO,控股股东为日企
2023-12-20 13:18 观网财经-金融 -
重磅:阿里集团CEO吴泳铭兼任淘天集团CEO
2023-12-20 10: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连续4月按兵不动,12月LPR报价出炉
2023-12-20 09:25 观网财经-宏观 -
董宇辉风波,将东方甄选打回原形?
2023-12-19 20:3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万达突发公告!前总裁丁本锡已失联3个月
2023-12-19 17:14 -
钧崴电子闯关IPO:富士康是第一大客户,多名股东突击入股
2023-12-19 14:07 观网财经-金融 -
“啊?”当选B站2023年度弹幕,全年发送超1320万次
2023-12-18 18:0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中远海运、东方海外等已通知暂停红海航线货物接载
2023-12-18 15:45 -
“明年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2023-12-18 08:49 观网财经-宏观 -
开发科技IPO:主营业务收入近9成来自境外,利润深受汇率影响
2023-12-16 14:30 观网财经-金融 -
“中国操作系统的根立住了”
2023-12-16 12:16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家发改委与越南有关部门签署5份合作文件
2023-12-15 17:12 -
开启“移山打牛”项目,盒马要攻向山姆腹地?
2023-12-15 17:0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财政部: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131亿元,同比增长7.9%
2023-12-15 16:21 -
“潜力非常巨大”,米哈游XR产业布局再加码
2023-12-15 16:04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88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