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军评:俄乌冲突会有第2000天吗?
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当笔者听说“俄罗斯用洲际导弹攻击乌克兰”的时候,心情是复杂的;笔者的领导甚至以“新闻严肃性”为由,拒绝转载乌克兰空军司令部的声明。但客观事实证明,新闻本身是严肃的,不严肃的似乎是这个世界。笔者小时候曾读过刘慈欣老师写的《超新星纪元》,书中俄罗斯小孩在“洲际导弹奥林匹克”游戏里用装红酒巧克力的洲际导弹砸美国小孩的指挥所,只是没想到俄罗斯人在大人还健在时候就干这种事。
对此,笔者只能复述一下艺术史上的一些知识:抽象艺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的俄罗斯。社交媒体
玩笑归玩笑,从视频来分析,俄罗斯毫无疑问地对第聂伯河的南方设计局厂区使用了洲际弹道导弹。乌方发布的监控显示,弹头的着陆弹道几乎垂直于地面,这意味着弹道非常高,符合远程或洲际导弹在走高弹道时再入飞行器(RV)的着陆角度。
考虑到开源视频证实俄罗斯发射导弹的位置是伏尔加格勒以东,距离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飞行距离为800公里,这意味着导弹飞行高度一度达到2000公里高。而这一次落地的分导多弹头速度极快,远快于伊朗在“真实承诺2”中轰炸特拉维夫的高超声速弹头,说明弹头着陆速度在10马赫左右。种种迹象充分说明,这就是某种洲际弹道导弹的高速再入器。
在此情况下,乌克兰空军司令部说自己被“洲际弹道导弹袭击”并非夸大其词,而是一种客观的事实陈述。毕竟地球上目前采用相同技术的导弹,除了东风家族的两款中远程导弹以外都是洲际战略导弹。何况乌克兰人之后还捡到了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所出产的零件,进一步说明此次袭击的战略特征。
但这款袭击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的导弹也有一些奇怪的特征,比如弹头以一排密集的6发弹头着陆,和普通的再入飞行器有截然不同的区别。这有悖于任何一种已知的弹道导弹再入特征。考虑到这些弹头没有核装药,笔者猜测可能是俄罗斯为“亚尔斯”导弹开发的一种类型,能在大气层内保持和弹头同样突防速度的重型诱饵,亦或是一种纯粹的实心动能弹头。
打击效果也说明这发导弹不是寻常的洲际弹道导弹——导弹在命中厂房以后,过了30秒才引发更大的爆炸,说明这发6枚分弹头的导弹中至少有一发可能采用侵彻弹头,亦或厂房本身发生了殉爆。当然,笔者更倾向于相信是后者。因为如果莫斯科热工所和俄罗斯火箭军要在这样一次不严肃的打击中继续追求军事效能,那就更不严肃了。
总之,俄军确实使用了一种“带有洲际弹道导弹技术”的导弹攻击乌克兰,不过俄罗斯和美国并不愿意承认这次打击的“历史第一”地位,而是带有一点默契地宣称本次试射的是“中程导弹”。
当地时间11月21日晚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对此做出回应。他表示,俄军当天对乌克兰军工企业发动了联合打击,作为“战斗试验”的一部分,俄军向乌克兰目标发射了代号为“榛树”的新型中程高超音速导弹,成功击中第聂伯罗市一处军事工业设施。普京警告,这次行动是为了回应“北约成员国对俄罗斯的侵略行动”,如果挑衅行为持续升级,俄方“将以牙还牙施以反击”。
而美国方面也证实这是“中程弹道导弹”。五角大楼副新闻秘书萨布丽娜·辛格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确实发射了一枚实验性中程弹道导弹。这枚中程弹道导弹是基于俄罗斯的RS-26‘边界’洲际弹道导弹为基础开发的”,根据核风险降低渠道,俄罗斯提前通知了美国进行新型中程导弹“榛树”试射的计划。
美国人:这就是中导
美俄是签署了条约的核大国,因此核威慑的事情还得美俄说了才算数。无论乌克兰空军如何宣称“乌克兰成为第一个被洲际弹道导弹攻击的国家”,美俄方面定性了这是“中程导弹”。
似乎普京也觉得乌克兰“不配”成为世界第一个被洲际弹道导弹实战过的国家。但美国人为什么要否认俄罗斯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一事呢?笔者有一种不慎严肃的猜测:因为2018年美俄就中导条约吵架时,尽管俄国人坚称RS-26导弹不是中导,是“射程超过5500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但美国人坚称RS-26“边界”导弹是“中程弹道导弹”,所以俄罗斯人破坏了中导条约。在特朗普退出中导条约时,RS-26导弹是美国人的借口之一。所以今天俄罗斯人拿RS26类似物攻击乌克兰,美国人必须在不双标的情况下,承认这“就是中程弹道导弹”。
之后就是各说各话,“我吓你”,“你吓不到我”的时间。笔者认为寻找这次“榛树”中程导弹攻击南方设计局的意义,本身是一件很没有意义的事情。毕竟从实际军事目的上来看,用这样一种中远程导弹发射常规弹头攻击非高价值军事目标,是一件不存在军事意义的事。尽管南方设计局厂区是苏联工业的骄傲,也曾是人类最伟大的洲际导弹制造工厂,但当下这个节骨眼上,南方设计局厂区主要作用是提供能够用来维修豹2坦克的厂房。恐怕这些豹2坦克这辈子也想不到,它们维修地点会吃上一发洲际弹道导弹。
对于此次导弹事件,笔者认为泽连斯基的定性是最明确的,他告诉北约,俄罗斯“正在将乌克兰当作武器的试验场”。如果非要为俄罗斯这次导弹打击赋予什么意义,那就是俄罗斯用一种纵观人类历史也实属罕见的不严肃方式宣告了自己将重启对欧中导核威慑。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回到RS-26这款导弹的性质上来。根据俄塔斯社的说法,RS-26导弹是在RS-24“亚尔斯”基础上研制的一种二级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原理上,是一种更加廉价的“亚尔斯”导弹。但在去掉一级火箭发动机以后,RS-26导弹可能无法再满足打击效能的同时实现技战术指标。因此改型导弹仅仅进行过4次试射,就转入技术储备状态。
2018年,俄罗斯媒体承认,由于资金无法同时支持萨尔玛特的“先锋”(Vangard)导弹和RS-26“边界”(Rubezh)两种导弹的研发,“边界”导弹不再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不列入2018-2027年俄军发展纲要中计划同时服役的两种导弹当中。简而言之,无论美国退不退中导条约,“边界”导弹也无法作为俄罗斯核威慑的“新三件套”。
笔者认为,俄军在2018年取消RS-26这款导弹,更多原因还是不希望唤醒西欧国家的“中导记忆”,和西欧国家翻脸。
就在50年前的1974年9月21日,由苏联纳季拉泽设计局(今天的莫斯科热力工程研究所)研发的RSD-10“先锋”(北约代号:SS-20“军刀”)陆基机动战略中程弹道导弹首次在卡普斯京亚尔靶场试飞成功,这是苏联第一种固体燃料、机动部署带有3个分导式核弹头(MIRV)的中程弹道导弹。
1977年开始,“先锋”导弹开始装备苏联战略火箭军,至1984年一共装备了450枚。而这种主要用于移除西欧文明的导弹,在随后的《中导条约》谈判中再次定义了什么才是中程弹道导弹——RSD-10的射程为5500公里,那么小于5500公里的就是中程导弹,大于5500公里的就是洲际导弹。
我们为什么不把西欧大陆化为一片焦土呢?
苏联和欧洲之间的恢复互信,起源于戈尔巴乔夫全面退役了RSD-10“先锋”导弹;对于2018年的俄罗斯来讲,核威慑西欧并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项。但到了欧洲和俄罗斯已彻底失去互信的今天,俄罗斯人用第聂伯河畔划破天际的闪光再次证明,俄罗斯需要一款新时代的“SS-20”,而欧洲大陆似乎要回到那个核阴云笼罩的80年代。
事到如今,俄罗斯当然有在安全纵深上发展对欧可靠核威慑的军事需求,在此情况下重启RS-26这款导弹也是技术路线上的必然选择。毕竟在萨尔玛特疑似出现过“炸井”事故的今天,多达170发“亚尔斯”弹道导弹依然是俄罗斯核威慑的基石。在此基础上,俄军研发一款二级固体的“亚尔斯”导弹,当成某种“东风-26A”的类似物。也几乎是必然选择了。
笔者想起在前段时间俄军例行试射“亚尔斯”和“布拉瓦”时,有电报频道的俄国人抱怨,为什么不把这些导弹“扔到乌克兰头顶上,哪怕不装药都是好的”。事实证明,只有俄罗斯人懂俄罗斯,说这句话的俄国人不完全是在抱怨,而是在提出建议。
在媒体狂欢过后,我们发现俄乌局势的恶化程度更多体现在象征意义上:乌克兰或许可以利用手头的美制导弹轰炸俄罗斯本土,但其ATACMS数量已不足50枚。俄方尽管修改了核政策,但其示威射击也更多是对欧进行核威慑。至少到目前为止,俄乌战场的核实战依然仅停留在舆论场上。俄乌在轰炸本土这件事上一起过家家,担惊受怕的只有无辜群众。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俄罗斯可能会在乌克兰领土上进行更多次这种中导试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作为一个有核大国,俄罗斯政府竟挥舞着达摩克利斯之剑跳舞。而在世界如此动荡的今天,任何降低核门槛的行为都是不负责任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王世怡 
-
印度一渔船撞上印海军潜艇,2渔民失踪
2024-11-23 19:22 -
“华盛顿”号抵达横须贺,时隔9年半再次部署日本
2024-11-22 15:51 -
海南舰编队抵港,预计将有万余人次登舰参观
2024-11-22 08:03 香港 -
英国海军再削减5艘舰艇,保守党警告称将重现“马岛危机”
2024-11-21 18:20 -
美军布什号航母完成大修后试航
2024-11-20 18:42 -
土耳其宣布TB3无人机在“阿纳多卢”上成功起降
2024-11-20 18:35 -
特朗普上任前争分夺秒,拜登政府再援乌2.75亿美元军火
2024-11-20 18:31 -
乌军用于攻击俄领土的导弹还剩多少?“不到50枚”
2024-11-20 18:27 -
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将抵达日本 结束亚太航母真空期
2024-11-20 10:25 -
“靠工资和抚恤金 俄贫困地区正受益于战争而发展”
2024-11-20 09:11 -
五角大楼拟派“最后撤离的驻阿美军”掌管驻欧陆军
2024-11-19 16:39 -
“朝鲜向俄罗斯提供了50多门主体炮”
2024-11-19 13:39 -
一周军评:中国航展,比战场现实领先一步
2024-11-17 10:25 一周军事观察 -
中航供应链与直升机所签署AR-500系列无人直升机意向订单
2024-11-15 09:09 -
珠海航展轻兵器展台:不仅帅,还能打北约弹
2024-11-13 14:16 -
“数智赋能军贸合成旅”和十大新品来了!
2024-11-13 13:57 -
南部战区位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战备警巡
2024-11-13 13:24 南海局势 -
我国发布8款最新地面装备
2024-11-13 12:14 -
歼-35A装备国产发动机
2024-11-13 10:05 长空铸剑 -
现场视频!歼35A正式亮相中国航展
2024-11-12 13:30 长空铸剑
相关推荐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45“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7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2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5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